各項數據創新高,堪稱其爆發季,英格拉姆有如今地位實乃水到渠成

2019-11-06     獅王


場均25.9分7.1籃板4.3助攻,外加55.2%的投籃命中率和48.6%的三分球命中率,七場比賽下來交出這樣一紙優秀成績單的不是杜蘭特也不是萊昂納德、比爾等一流球星,而是處在自己新秀合同年的布蘭登·英格拉姆。若不是在11月3日對陣雷霆的比賽中打了13分鐘因傷下場,他的數據可能還會更好看。離開了給過自己歡喜、失落、希望與憂愁的洛杉磯,在遙遠的路易斯安那州,英格拉姆終於用自己的出色發揮贏回了球迷對他的期望和厚愛。

如果把時針調回2016年選秀時,以當時人們的眼光看,因其名字而被冠以「鶯歌」愛稱的英格拉姆在生涯第四個賽季打出如此數據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和「符合預期」。可在當時恐怕沒有人能料到鶯歌在這期間經歷了多少磨難與苦楚。

新秀賽季給足了機會卻只有9.4分4籃板,40.2%和29.4%的兩項命中率。第二、第三個賽季數據來到了差強人意的16.1分和18.3分,但卻因為場上那幾乎與全隊脫節的單打而遭到詬病。不得不說,鶯歌好像確實與洛杉磯這座城市沒有緣分。

而到了新賽季,在失去安東尼·戴維斯的鵜鶘群龍無首,鶯歌擔任起了前場主攻手的角色,換句話說就是進攻核心。有了球權與戰術地位的鶯歌如魚得水,經歷了三年的蟄伏,三年的磨礪,如今他終於在風雨之後見到了陽光,可謂是實至名歸、眾望所歸。

哪怕到如今這個時間段,依然還有不少人在談論是否是詹姆斯間接阻礙了英格拉姆的發展。其實平心而論,他們兩位只是單純的打法不兼容而已。在鶯歌和老詹一起合作的那個賽季,老詹大放球權,哪怕在某些場次一錘定音的第四節,他也無私地將球交給年輕人來處理,鶯歌也是受益者之一。況且,老詹這種自帶體系和buff的球員來到球隊,整支球隊需契合他的打法。在嘗試過讓鶯歌單打但效率不高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其更多的時候是站在外線接球投籃,而這顯然不是鶯歌的長處。

所以,保持耐心,是對新秀培養的最基本也是最難堅持的方式。如果就像一些平台上的球迷所言,年輕球員經歷了一場糟糕的比賽,鋪天蓋地的都是諸如「下去吧」、「早知道不要他」、「CBA都不要」這樣的口誅筆伐。那試問球員還打個什麼勁呢?管理層還培養個什麼勁呢?

就像命途多舛的富爾茨,就像今年陷入低迷的雷迪什,就像這位2016年的榜眼秀,布蘭登·英格拉姆,就像很多美國大片的開場白一樣,奇蹟的開端往往是灰色的,而闖過這片大霧,才能看到觸手可得的彩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4VXm4BMH2_cNUgwd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