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這四種「禮」沒必要隨,純粹是破費

2019-07-23     初霓說情感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隨禮文化。在大家看來,隨禮可以烘托氛圍,讓宴會變得更喜慶熱鬧,或者具有特別的意義。

在我們一生中,總離不開送禮這事。朋友結婚,同事過生日,親戚的兒子滿月,我們總會根據關係的深淺,以及不同的目的來定禮金。不管怎樣,送禮是禮尚往來的事,拿出去的,改天又會回到自己手上。

有人會覺得這種禮儀顯得麻煩,但退一步想想,如果大家去參加宴會都不隨禮,那樣的宴會是不是就顯得清冷了許多。並且,這也會帶來另外一些麻煩。

隨禮很正常,只不過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有些禮是沒有必要隨的,完全是浪費錢。

第一種:經常辦酒席斂財的禮

有些人總是動不動就辦宴席,但他們辦宴席的目的不在於喜慶和熱鬧,而是趁著這個機會收一大筆禮金。這些人很會算計,知道禮金在扣除成本後有結餘,每次都是賺的,於是利用各種人情關係來謀利。

在我們身邊總會遇到這樣的人,結婚和壽誕就算了,孫兒滿月也能接受,可是接下來還有孫兒一百天,半歲和周歲等等,簡直沒完沒了。這種人的目的很明顯,辦宴席慶祝是假,收禮金才是真。

這樣的人雖然憑著小聰明暫時賺了一筆錢,但同時破壞了自己的名聲,身邊的親戚和朋友會漸漸遠離。而我們遇到這樣的人,完全可以睜隻眼閉隻眼,不要把他的各種宴席和慶典當回事,不然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第二種:只進不出的禮

可能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在他舉辦宴席的時候,你不但到場慶賀,還送了一筆禮金。而在你辦酒席的時候,他總是藉口太忙走不開,不到場就算了,連禮金也不送,想就這樣矇混過去。

人和人交往是禮尚往來的,不要只想著索取,而吝嗇付出,這樣的友誼是不牢固的。一個人在禮金方面只進不出的人,最後總會因小失大,失去一個又一個親近的朋友。到時,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你遇到的朋友是這樣的人,就沒有必要繼續往他身上貼錢了,因為你的心意永遠得不到他的感謝和回報。

第三種:不親自邀請你的禮

人們辦酒席的時候,邀請的都是感情深厚,關係熟絡的親戚朋友,他們希望重大的事情與親朋一起見證。

如果親戚和朋友辦酒席時沒有親自邀請,而是共同認識的朋友或者親人邀你一起過去,說明主人家根本沒把你放在重要的位置。這個時候,你就沒必要放低姿態主動上門了。

第四種:交情不深的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會認識各種各樣的人,和越來越多的人建立聯繫。有些人只有過幾面之緣,有些人分開後就成了陌生人。如果這些不怎麼聯繫,或者交情不深的人某天突然發來信息,邀請你參加他的婚禮或者壽宴,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送上祝福,不用親自到場慶賀,更不用浪費錢送禮。

在我們一生中,從我們身邊路過的人那麼多,沒必要每一個都上心,也不用費力討好。事實證明,有些人只是在自己風光的時候想到你,事後立馬就將你遺忘了。所以遇到這種交情不深的人,千萬不要隨禮,送上一聲祝福就夠了。

朋友們,你們覺得還有哪些「禮」是不用隨的?可以留言分享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nLn2wBvvf6VcSZ6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