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大概可以解釋「最好的因,結成最壞的果」這句話

2019-08-18     吃土少女風格紀




文/連城城


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

這句話,作為《寄生蟲》這部電影的一句話影評,也不為過。

基宇有了一個家教的好工作,這是一個好的因。之後,他的家庭步步為營地寄生於朴社長一家,成了壞的果。

作為一個沒法在第一時間追熱點的號來說,《寄生蟲》這部電影我們還是需要來寫一下。




這部韓國電影,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被大家關注。豆瓣評分8.8分,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9分。網友們就電影所展現的話題,以及韓國當下的社會矛盾,進行了許多探討。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說,日韓關係走向緊張,韓國人旅遊也改去了抗日遺址扎堆的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成為許多遊客「朝聖」的首選之地。

在朝鮮半島光復74周年之際,韓國團體遊客在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前合影留念喊口號:「大韓民國加油!」

這件事很有意思。在很長時間內,日本是韓國人非常喜歡去的旅遊地。

在《寄生蟲》中,豪宅的第一任主人,也是個日本人。

基宇想成為豪宅的主人,並展開了一系列想像,但只是想像而已。最終他有沒有賺到錢,買到豪宅?

基宇的爸爸說,人生不能按照計劃進行。

豪宅的下一任主人會是誰呢?

我們不得而知。


人性、階級、貧富差距,是這部電影所直白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窮人為了取得寄生的資源,不惜通過齷齪手段,將原管家、原司機全部趕走。富人則看上去天真浪漫,面對窮人波濤洶湧的爭鬥,毫無察覺。

窮人住在半地下室,一下大雨,全房都淹。富人住豪宅,巨大的草坪比宅子都還要寬闊。

有人看了這部電影,總結出來:都說為富不仁,窮人也有個詞語——窮凶極惡。

雷雨之夜,宋康昊一家發現了深藏在這座豪宅中的地下室,以及地下室中寄生於社長一家的中年男人,開始了爭奪「寄生權」的廝殺。

說來也神奇,一群底層人民,為了生存,想到的不是推翻原有剝削階級,而是與同等階級的人互相殘殺。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全部麼?

前陣子有住在兩千萬豪宅中的女作家自稱能聞出別人身上的地鐵味,結果被網友發現原來是靠抄襲別人的文章成名,簡直就是大型的魔幻現場——聲稱別人是寄生蟲的上層人,原來是寄生在別人的才華里的寄生蟲。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韓國的階級現狀。

韓國是一個財閥大國。有句話說,「韓國人的一生無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足見三星在韓國社會的影響力。

韓國學者林炳潤所說:「財閥就是韓國經濟體系中的最大玩家,沒有對財團經濟的深刻理解,就不能理解韓國經濟。」

這樣的階級現狀,最沒有盼頭的是韓國的年輕人。

他們的一生,從出生的一刻就與幾大財團牢牢綁定了。

舉例來說,三星集團在全球的員工高達50多萬。在韓國本土,每100個韓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三星的員工。

2016年沸沸揚揚的三星爆炸事件,直接影響到了韓國的GDP。可見其威力。

而韓國年輕人找工作,則更是艱難。

有個在中國工作生活的韓國姑娘說:

「在韓國生活太艱難,比霧霾更壓抑。像我這樣韓國二流大學畢業的,要找個好工作就像上天摘星星。握著SKY(韓國排名最前的三所大學,分別是SEOUL-首爾國立大學,KOREAN-高麗大學,YONSEI-延世大學,三所大學的首字母正好是SKY)和美國大學畢業證,會說英語、日語、漢語的人都在拚命投簡歷。」

因為就業崗位的稀缺,結婚生子的平均年齡也不斷上升,甚至有很多人放棄了戀愛結婚生子的人生計劃,被稱為「三拋棄一代」,甚至還有「五拋棄一代」(「五拋棄」指放棄戀愛、結婚、生子、交友和自尊心。)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中)舉辦早餐會時,第一大財閥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健熙(左)和第二大財閥現代汽車董事長鄭夢九(右)坐在其左右

在《寄生蟲》中,宋康昊的兒子基宇和女兒基婷都沒有戀愛。

誰有資格戀愛呢?

朴社長家的女兒有戀愛的資格。

她愛上了她的家教,而作為家教的基宇因為被朴社長女兒所愛,他的反應,並不是回報同樣的愛,或者拒絕愛,而是開始盤算怎樣才能成為朴社長家的女婿。

一切以生存為本。

這部電影是表現了窮人的惡。

而這個惡,是因為資源匱乏所造成的。宋康昊所扮演的父親,也並非一個不上進的人,他投資過,但都失敗了。當過司機,開車技術很穩。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曾經上進的普通人,最終的道路是選擇做寄生蟲。

在導演的另一部作品《雪國列車》中,用更極端的階級對立給觀眾講了一個寓言。

在列車上,底層吃的是蟑螂做成的蛋白質,甚至還發生過人吃人的慘狀。而上層生活的車廂,鶯歌燕舞,吃的是新鮮蔬菜,甚至還有海產,與地球變冷之前無異。

列車上,兒童被分成了三種。一種是底層倔強生存下來的兒童;一種是上層被深度洗腦的兒童;還有一種,被當做列車零件,機械化地維護階級社會秩序。

這輛列車,象徵的是正是階級社會,永動的引擎機象徵永遠存在的剝削制度。為什麼會發生暴亂?其實早就被制度設計好了——它需要通過屠殺人民以實現「生態平衡」。


那麼,是選擇繼續利維坦,做維護這種制度的工具?還是破壞列車,終結階級社會,但很有可能會遇到雪崩車毀人亡?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無解。

《寄生蟲》從另一個側面,其實是一部韓國發展史。

那座豪宅的第一任主人,叫南宮賢子,看名字,猜測是個日本人。

為什麼是日本人?我們來解答一下文章前面引那則新聞的原因。


朝鮮半島有很長一段時間,被日本占領。這段時間,被稱為日帝強占期、日帝暗黑期、倭政時代,時間跨度從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

在朴社長一家搬進來之前,住在地下室的男人就已經在了。他之前開過一家台灣古早味蛋糕店,後來倒閉了,他就在這裡了。

台灣,也正是在1945年結束了日據時期。


這段時期是韓國人的痛。

直到今天,日韓矛盾的激發點之一,仍然是這50年前的痛苦。

豪宅的第二任主人,是朴社長一家。

在豪宅的牆上,掛著朴社長的各種新聞——「南韓企業攻占紐約」,社長的公司名字叫Another Brick,做電子設備。


社長家的一兒一女,女兒要學英語,兒子夢想成為印第安人。

這是親美的一家。

他們的成功與富有,是因為美國。

三八線戰爭之後,美國控制南韓,蘇聯控制北韓。可以說,韓國是二戰之後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國家。美蘇冷戰期間,韓國是對抗蘇聯的亞洲前線。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在韓國大規模駐軍,經濟援助韓國70億美元,助力了韓國經濟發展。

越戰爆發之後,韓國政府為了拿到美國的軍需訂單,向越南派軍5萬人,參戰人數僅次於美國。與此同時,美國將10億元軍需訂單直接給了韓國企業。

可以說,韓國的發展,離不開這一段歷史。

豪宅的第三任主人,是德國人。

為什麼是德國人?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要發展經濟,時值冷戰加劇,東西德中斷。這時,西德與韓國達成協議,西德提供經濟援助給韓國,韓國向西德輸出大量勞工,主要從事採礦和醫療護理工作。

據韓國國家記錄院統計,1963-1977年,韓國共向西德派出7936名礦工,1960-1976年派出11057名護士。1965-1967年勞務外匯收入分別占韓國外貿額的1.6%、1.9%和1.8%。

這也成為韓國創匯和緩解國內就業的特殊措施。而這類勞務輸出也被認為是韓國實現「漢江經濟奇蹟」的一大貢獻因素。

豪宅的三代主人,差不多連起了韓國一個世紀的歷史。

兒子基宇在知道父親住在地下室之後,他的計劃是將來賺了錢之後買下這座豪宅,然後一家團圓。

他能實現嗎?

在《寄生蟲》的海報上,所有人的眼睛被遮住,什麼都看不到。兩任住在地下室的「寄生蟲」,都是青壯年男性,這又是為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7ApWwBvvf6VcSZe-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