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跌五周後,國際原油本周一進一步走低,跌幅超過7%,再度刷新了上上周遭遇暴跌後所創的本世紀初低位,創下18年來低點。
原油價格跌破20美元/桶
周一,美國WTI原油期貨在亞市開盤就跌破20美元/桶,創下19.023美元/桶的2002年來新低,到了歐股早盤又再度盤中跌破20美元/桶,日內跌幅超過7%。
目前美國原油價格已經回到20美元上方,截止周二早上收盤,美國WTI原油期貨收跌1.42美元,跌幅6.60%,報20.09美元/桶,創逾18年來新低。
同日,布倫特5月原油期貨收跌2.17美元,跌幅8.70%,報22.76美元/桶,為2002年以來低點。
美國原油期貨(圖源:FX168)
沙特能源部一位官員周一表示,該國計劃從5月起將石油出口量提高至每日1060萬桶,因為該國用於發電的石油消耗正在減少,國內消費也在下降。
本月早些時候,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其他產油國就延長一項為期三年的減產協議並進一步增產的磋商破裂,此後,沙特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制定了大幅增加原油供應和出口的計劃。並表示,從5月起出口逾1000萬/日桶。
這位官員表示,原油出口增長將「從5月開始,每天增加約60萬桶」。他還說,由於採取了預防措施限制冠狀病毒的傳播,導致交通運輸活動減少,致使國內對石油產品的需求下降。
對原油需求減少的不只有沙特。此前,為遏制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印度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措施,導致燃料需求大幅下降,周五,印度兩家煉油廠宣布從中東採購原油遭遇不可抗力。
高盛分析師周一表示,約占全球需求中的1600萬桶/日的通勤者和航空公司的需求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到過去的水平。
據路透社報道,由於全球控制冠狀病毒疫情的措施導致需求銳減,石油公司一直在降低煉油廠的加工量,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減少1500萬-2000萬桶/日,較去年低20%。
鑒於供求雙雙受到打擊,分析師預計,儘管3月份WTI原油價格已經跌去了54%,但未來仍有更多下行空間。
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弗里曼(John Freeman)說:「隨著新冠肺炎的影響繼續對全球需求造成壓力,全球原油庫存壓力很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極限,這將帶來噩夢般的景象,並且原油可能進一步試探10美元/桶的門檻。」
隨著原油前景變得黯淡,美國銀行周一再次下調了油價預測,並預計油價將在未來數周降至10美元的低位,而二季度的石油消費量也會出現創紀錄的下降。
美國或失去第一產油國位置
隨國際油價周一繼續承壓下行,分析師稱,油價暴跌已導致美國大量頁岩油公司停產,美國或失去全球第一產油國的位置。
得益於頁岩油繁榮,美國在2018年超過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近期由於新冠疫情打擊需求,再加上3月初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爆發的石油價格戰,今年迄今原油價格已經下跌了約60%。現在美國疫情的迅速蔓延,更讓形勢雪上加霜。
「如果油價繼續維持在如此低的位置,我們會看到美國原油產量大幅下降,美國將不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國,」IHS Markit的能源專家丹·耶金(Dan Yergin)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
(圖源:《財經》雜誌)
目前油價的急速下跌已經導致能源公司大幅削減資本支出計劃,美國原油勘探和生產公司受到的打擊最大。油價每多跌一點,油企實現收支平衡的難度就越高,有分析師表示,油企之間的合併破產浪潮可能即將到來。
據彭博社報道,石油開採企業上周在全美關閉了40座鑽機,是2015年4月以來幅度最大的收縮。根據貝克休斯上周五發布的數據,美國原油鑽機減少40台至624台,天然氣鑽機減少4台至102台,鑽機總數減少44台至728台。
為控制疫情快速擴散,美國維吉尼亞州州長拉夫爾·諾瑟姆(Ralph Northam)周一下午頒布「居家隔離令」,要求民眾儘可能待在家中。據《紐約時報》報道,截至周一,美國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發布了類似的「居家隔離令」。
Rystad Energy石油市場負責人東安耿(Bjornar Tonhaugen)表示:「石油市場供應鏈因巨大的石油需求下滑而破裂,油品存儲激增、全球煉油廠減產、以及上游供應商的倒閉,迫使原油供應商要儘快想出所有可用替代方案。預計4月份的原油需求每天將下降超過1600萬桶。」
耶金的預測更為悲觀,他認為,4月石油需求可能減少2000萬桶/日。「這種情況前所未有,相比金融危機期間的最大降幅還要多六倍。」他表示,儘管美國政府不滿沙特的石油政策,但基本無能為力。
3月29日,石油分析師Irina Slav撰文稱,目前不及25美元的價格低於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點39美元-48美元。石油生產商此前通過降低運營成本度過2014-2016年的危機,但這次因疫情面對史上最大的需求暴跌,而進一步降低盈虧平衡價格的空間更加有限。因此,美國頁岩油生產商這次的挑戰更大!
MUFG銀行中東和北非研究部主任Ehsan Khoman說,「相比之下,以目前的價格,像美國頁岩油田這樣的高成本生產商在運營上已經效率低下,而且痛苦只會越來越嚴重。」
美國頁岩行業方面,預算被大幅削減,資本投資被擱置,工人被大量解僱。根據阿聯國民銀行的數據,僅在過去的兩周中,就有59個鑽井平台停止了生產,其中大多數在德克薩斯州頁岩豐富的二疊紀盆地。(二疊紀盆地是美國平均保本價格第二低的油田,保本價格為40美元。)
IHS Markit能源專家兼副主席Dan Yergin周一表示 ,從目前的價格來看,我們將看到美國產量的大幅下降。它已經從一個經濟問題成為一個國家安全與能源安全問題, 4月對於頁岩油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月份。
此外,美國石油產量降低可能導致「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難以履行,根據協議,今年中國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從美國增加進口185億美元的能源產品。
截圖自: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文版)
根據《國別貿易報告》數據,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86億美元能源產品,加上協議中的185億美元,即271億美元。
但今年美國原油價格已經跌到了20美元/桶,如果美國頁岩油企業照著合約賠本生產賣石油給中國,以平均40美元/桶的成本算,賣掉出去271億美元還得倒貼271億美元。
面對「虧本」的生意,美國能否順利完成原油交付份額也成為了變數之一。因新冠疫情的爆發,此前市場也已經出現關於中國能否正常履行部分購買義務的討論。面對疫情帶來的連鎖反應,中美雙方好不容易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實際執行的程度和時間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截圖自: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中文版)
根據「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第6.2條規定,美國應確保採取適當舉措,以便有足夠的美國商品和服務供中國採購和進口。且雙方承認,將基於市場價格和商業考慮開展採購活動。
特朗普和普京長談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一進行了電話交談。他們對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規模表示嚴重關切,並同意就石油市場狀況進行聯合磋商。
據悉,普京與特朗普此次電話交談是在美方倡議下舉行的,通話時間有所「延長」, 但克里姆林宮沒有透露具體延長了多久。
根據克里姆林宮的說法,這通電話「很長」,兩國元首「對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規模表示嚴重關切,並相互通報了俄羅斯和美國為應對這一威脅所採取的措施。雙方就兩國之間在這方面進行更密切互動的可能性進行了討論。」
克里姆林宮的聲明還稱,兩位領導人同意繼續進行接觸,並努力加強在對抗疫情方面的響應協調。此外,雙方「就全球石油市場的現狀交換了看法」,並同意在部長級級別上就此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俄美磋商。最後,他們還討論了其他幾個「雙邊問題」。
而白宮的聲明有點不一樣。據法新社,白宮稱,特朗普和普京「同意在20國集團中緊密合作,共同控制疫情,以戰勝病毒並重振全球經濟」。與克里姆林宮的聲明一樣,白宮也說雙方討論了油市動盪,但白宮版本稱雙方都認同「穩定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性」,而克里姆林宮版本只提到雙方就石油問題「交換了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雙方的表述中,克里姆林宮的表述更偏向於抗擊新冠病毒。而白宮的表述則更多地偏向了原油市場。而且,在此次會談之後,特朗普並未在第一時間通過推特發布相關信息。
特朗普和普京通電話(圖源:法新社)
從通話後的聲明看,雙方都沒有提及制裁問題。俄羅斯塔斯社援引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的話說,普京並未在電話中要求特朗普解除制裁。
特朗普在通話前發表評論稱,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在油價戰中「都瘋了」,他將利用這次通話的機會反對沙特和俄羅斯的油價戰,稱油價戰導致全球油價下跌,「真正傷害了」美國能源產業。
與普京通電話前,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說:「這是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他們都瘋了......我從沒想過我會說『也許我們必須提高石油(價格)......因為現在油價實在太低了,他們正在為了分配問題以及需要生產多少桶石油而大打出手。」
特朗普還在採訪中稱,他預期普京會在通話中要求美國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他可能會要求這個,他已經要求了兩年。」不過從通話後的聲明看,雙方都沒有提及制裁問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的話說,普京並未在電話中要求特朗普解除制裁。
通話結束後,美俄雙方同意就全球石油市場的情況舉行能源部長級磋商。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聲明,美國能源部長布魯耶特(Dan Brouillette)將與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就全球油價暴跌展開討論。兩位部長將探討「在當前史無前例的動盪時期,全球最大的生產國能以何種方式解決油市波動性問題」。
受此消息影響,周二(3月31日)亞市早盤,WTI原油一度重回21美元/桶上方漲幅擴大至6%,不過很快回落,現報20.8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漲幅1.78%,現報26.89美元/桶。
美國原油價格(圖源:FX168)
一些專家認為,俄羅斯的動機遠不止於石油,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對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反對,可能令俄羅斯人比沙特更願意懲罰美國。就算同意部長級磋商,投資者也要小心這是否只是俄羅斯的緩兵之計。
高盛分析師周一表示,由於主要經濟體仍處於封鎖狀態,汽油和航空燃料需求持續下滑,面對巨大的需求破壞,沙特、俄羅斯的油價戰已變得「無關緊要」。
高盛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及其導致的原油價格暴跌,將使石油行業變得更精簡、更強大,但也增加了未來出現供應短缺的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dDMHEBnkjnB-0zU2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