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稻花魚

2019-10-22     安康新聞網

李永明

在養殖領域,稻花魚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養殖模式,它魚鮮味美,是菜肴中的水鮮上品。

漢濱多溝多溪,水資源充沛,氣候溫和,水系密布,庫塘相連,水產養殖得天獨厚,水產養殖有大水面養殖、大小河流養殖、水庫堰塘養殖、高寒山區冷水養殖、特種水產養殖等,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但稻花魚養殖起步較慢,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初期,在月河川道流域、關廟、吉河、張灘、流水一帶有少量養殖稻花魚的。起初,由於養殖觀念落後,養殖技術欠缺,產量低,從事養殖稻花魚的鳳毛麟角,稻花魚養殖斷斷續續,處於零敲碎打階段。

近幾年來,稻花魚養殖又在漢濱區蓬勃發展起來,漁業主管部門把稻花魚養殖作為水產養殖的重點來抓,大力實施稻蝦混養技術,一些有條件的養殖戶便在自己成片的稻田裡養起稻花魚來。每年在6月份過後,提前在稻田裡挖成十字形的壕溝,也有在四周挖有溝槽的,插秧時留寬水稻的行距,等到秧苗長到一個月過後,便向稻田裡投放半斤左右的鯉魚苗,還有少量的草魚鯽魚等魚苗。稻花魚養殖期間水源要有充沛的保障,田坎邊要夯實在,不能滲水跑水,魚苗投放後稻田裡不能打農藥,更不能斷水,每天要細心照料,還得防止水蛇、田鼠等偷食,魚苗在稻田裡四處遊動,在陽光的照射下,稻田裡的浮游生物長得快,成為魚苗的天然餌料,這些稻田裡的魚兒在炎炎烈日下,「悠」的一聲一群群魚跑到田邊,又「悠」的一聲箭一般跑到稻田中央,到了中午時分,魚兒的覓食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稻田裡成為一幅多姿多彩的養殖畫面,一時風景這邊獨好。特別是稻穀揚花的時節,也是鯉魚催肥的時節,隨著悠悠的夏風,金燦燦的稻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在水田裡,水面有綠色的浮萍、金黃的稻花,組成了一幅波動的畫卷,這時候,魚浮出水面,大口大口吞食著稻花,享受著稻花的美味,這就是稻花魚味美的緣由。

魚苗在稻田裡生長到四個多月後,就可以捕撈、食用了。來了客人和朋友,主人便留在家裡吃飯,男主人一會功夫,就在稻田裡抓來幾條活蹦亂跳的一斤多重的稻花魚招待客人。稻花魚的做法有紅燒、麻辣、酸菜、還有清蒸等烹調品種,魚是新鮮的,巧手做出來後的味道水鮮味美,在唇齒里悠悠飄香,客人們讚不絕口,農村裡過了紅白喜事,稻花魚就派上了大用場,稻花魚規格標準一致,肉質細嫩勁道,成為八熱八涼的壓軸菜,一些垂釣愛好者吃慣了庫塘裡面的魚,覺得庫唐里的魚土腥味濃,味道不純正,嚼在嘴裡如同爛豆渣,有的村民為了吃上可口的稻花魚,不顧山高路遠上門購買稻花魚,農村的一些山野家居,打的招牌菜就是稻花魚,門前的鐵桶里放著許多條稻花魚,誘發人的味蕾,稻花魚在農村很受歡迎。

每年在水稻收割的前後,稻花魚也迎來了收穫季節,每條都長到七八兩以上,畝均產量150斤,產值1500餘元,效益也是很可觀的,稻田也沾了稻花魚的光,產下的糞便為水稻提供了天然的肥料,因此稻穀的品質優良。稻穀長得黃谷亮杆,營養豐富,稻米十分暢銷,在鄉村生活的大舞台里,稻花魚必將成為餐桌上的美味珍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g8H24BMH2_cNUg6W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