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推著《青春有你》和《創造營》走向「死亡」

2021-05-08   腹黑狗子說八卦

原標題:是誰在推著《青春有你》和《創造營》走向「死亡」

上回書說道——

從選手余景天東窗事發到《青春有你3》被半夜叫停,從頭到尾不過不到七天的時間。其中又夾雜了很多看似巧合的事件,但事實上,從萬眾矚目的開始到最後不得不潦草收場,絕非陰差陽錯造就出的結果,而是從101模式選秀被複製粘貼到國內運行那一刻開始就無法改變的既定結局。

之所以下這樣的結論,原因其實都擺在明面上。

最基本的是選手儲備問題。

這是《偶像練習生》剛剛將《produce101》幾乎原封不動的移植到內娛時我們就提到的一點。

不同於101模式選秀的原產地,國內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練習生產業鏈。從每年送選選手參賽的娛樂公司也能看出這一點,許多公司在送選選手參加一屆比賽之後,便銷聲匿跡,糊的比選手本人還快。

有這樣的公司存在,參賽的選手實力也就理所當然得參差不齊,最終結局就是每年選秀開盤時,大家總會覺得自己看的是《青春喜劇人》。

當然,這樣運作下去也並不是不可以,畢竟白紙式的選手更能看出進步,但一年兩年還好說,連續幾年撈下來,本就淡薄的選手儲備必定會愈發枯竭。

而為了彌補這些空缺,節目組就勢必會找尋一些原本不在選擇範圍內的選手參賽,亦或者更多的白紙式選手進行填補。比如今年《青春有你3》和《創造營2021》就分別請到了韓美娟、艾克里里等自帶粉絲網紅參賽,前者還針對白紙式選手特別設立了基礎薄弱的N班。

這樣做雖然彌補了選手數量上的空缺,但實力和觀感上的空缺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填補——這是請多少大牌導師也無法平衡的,因為選秀到頭來還是看選手。選手的實力不出彩,即便有導師為愛奉獻,有選手甘當綠葉喜劇人,節目還是會越來越糊,並在一塌「糊」塗之後不得不走向完結篇。

其二,是節目運作模式的畸形。

這裡面大概要分上兩點,首先是101模式選秀對於選手的選取從早先的平台對個人變成了平台對公司(這並非由它開始,但卻是它讓其成為了能夠擺在檯面上的明確規則)。

而這些娛樂公司又在選擇什麼樣的人呢?

曾經有娛樂公司的CEO公開表示「不願簽窮人的孩子」。而於此,他給出的理由是:規避缺錢帶來的道德風險。

雖然事實證明,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家境殷實的富家子弟經常不爆則已,爆就爆個大的,但目前101模式選秀下選手們呈現出的貧富狀態恐怕短期內還是無法改變的。

換句話講,無論《青春有你》或是《創造營》雖然不排除有草根能突出重圍的可能,但也無法改變其目前的本質是「資本閉環遊戲」的事實,而更有意思的是運作這場資本遊戲燒的竟然還是你我一樣普通人的錢。

至於如何燒大家的錢,這裡又涉及到了運作模式里另外一個問題——助力打投。

為了能讓心儀的選手出道,粉絲需要進行投票助力。

101模式選秀下,投票方式一般分為兩種,網絡平台投票助力+購買贊助商的奶品,掃取瓶身二維碼進行投票。

相比前者需要帳號,人員手動投票,且後台數據不夠明確,粉絲應援會大多數會選擇直接購買奶卡,待臨近決賽還會催促選手所在公司大量買奶,之後拍照曬奶牆以示支持,而這也最終造成了引發眾怒的倒奶行為。

估計很多網友看到了倒奶事件第一時間都想罵粉圈,但這個鍋我看還是奶品廠商(值得一提的是兩檔101模式選秀的奶品贊助都是一家呢~)和節目的製作平台來背更好一點

奶品廠商花費高額費用贊助節目,自然是想通過粉絲買奶打投的方式回本。粉絲最終也買奶了沒錯,但他們購入並完成投票後往往會將奶品再次低價轉賣(也有不少後援會進行過捐贈),而這樣低價產品的出現,自然會擠壓該產品的原有市場。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廠商就想出了把投票碼印在瓶蓋里的操作。開啟的奶品飲料無法長時間保鮮、也沒辦法保質,購買者又無法自行消化,自然只有被倒掉的結局。

除去以上種種,再加上這些打投相關的奶品飲料日常被粉絲吐槽難喝……我常感覺整個打投過程都像網店在刷單,為了給店鋪刷高信譽、熱度,商家會給買家發出一些毫無價值的物品、甚至空包(也有電子奶卡這種東西,只有投票券沒有奶),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配合「刷單」的粉絲即拿不到酬勞,還要賠本賺吆喝罷了。

而這樣的打投方式也造成了我們要說的最後一個大問題,即粉圈集資的亂象。

除去出道的最終目標,在101模式選秀過程中,平台往往還會設置多個「資源獎勵」,而這些都是靠粉絲砸錢出來的。單一粉絲往往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只能靠著應援會組織集資「團購」式操作。

只是,這種看似更加省錢的方式,其中卻充滿了陷阱。

為了能夠籌集更多的費用,粉絲後援會除去日常集資,還會定期組織團建,和實力相當的選手組織PK,刺激小粉絲上供錢包。

而在這一過程中,第一環會涉及到提供給粉絲集資場地的網站,他們看似數據透明,即集即取,只從中抽取1%的管理費用,但粉絲之間動輒十萬百萬的集資數額和幾乎全年無休的集資頻率,流入平台的金額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可觀;

待這一環過了,就該輪到應援會了。

這個看起來一切為了選手而生的組織,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幹凈。歷年都會有選手應援會被爆「意外」投錯票,錯失晉級亦或者後援會喜提海景房的新聞出現。

這一現象雖然並不僅僅出現在101模式選秀之下,但我想它也無法否認自己是近幾年導致該類事件爆發的最常見導火索。

以上,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即便沒有餘景天,沒有倒奶事件的曝光,幾乎原封不動的、被搬過來的101模式選秀也早晚會在內娛走到盡頭。

當然,一個模式的成功說明它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只是運行至今,運作他們的平台好像忘了什麼——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拿出2004年、2005年超級女聲的海選視頻笑一笑,笑選手造型土裡土氣,笑選手唱歌跑調離譜,但笑的同時連帶大家也忘記了,那好像才是選秀的意義與真諦:

是只要你想就可以開口唱,是只要你想就就可以站上舞台

而不是現在這樣,變成資本精心布下的局,變成普通人做都不敢做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