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2020-08-22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康金勝十年公益人生精彩瞬間——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三、康金勝校長傳授教育方法

01

撫順傳統文化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教育目的是什麼?

康校長:我們本著什麼信心把人教好的?就是《三字經》中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本善,不善的習氣、毛病是後天的污染造成的,也是《三字經》中所講「苟不教,性乃遷」。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恢復人的本善。

02

撫順傳統文化學校通過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恢復人的本善?

康校長:傳統文化教育沒有別的,就是「愛」的教育。不管習氣多麼惡劣的人,無論是打罵父母的人,還是網癮少年......我們都用真誠的愛心去幫助他、理解他、包容他、感化他,喚醒他人性中本有的善。

百善孝為先,啟發一個人的孝心是根本入手處。孝心恢復了,人就會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就會有是非之心和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就會恥於做壞事,並會積極的認錯改錯。

這就是孟子講的「四心」教育,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用人與生俱來的品質循循善誘,潤化心靈。

03

撫順傳統文化學校的教學內容是什麼?

康校長:學習所用教材全部是儒家經典《弟子規》、《常禮舉要》、《孝經》、《論語》、《群書治要》等。教學內容是依據儒家經典講倫理、講道德。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道德準則。

人與人之間有五種關係,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人們常用忠、孝、悌、義、信來規範五倫關係。

04

這麼多年撫順傳統文化學校獨特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康校長:現身說法。這是我們依據「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育原理,把孟子的「四心」教育,運用到辦班活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說我自己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做過什麼?我的價值觀錯誤,不知道善惡美醜的標準,乾了很多壞事兒。

學員是通過學習經典明白了道理,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做的那些壞事兒,讓父母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給祖宗蒙羞,內心自然而然地生起了無比的慚愧和羞恥之心。人一旦知錯認錯了,就會改錯,不願意像以前那樣活著,於是決心重新做人。要孝敬父母,要利益社會......

人有了這樣的善心善願,言語行為就會利益人,就成為善人、好人了。多年來,我們就是依據經典,用我們的愛心喚醒對方的善心,結合「現身說法」的方法把人教好的,幫助了很多的家庭和孩子,還有各個階層的男女老少,讓他們得到了改變,為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康會長簡介

康金勝,現任遼寧省撫順市傳統文化研究會會長、撫順陶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撫順市文聯理事、遼寧省雷鋒研究會理事。

康會長於2003年開始學習傳統文化,2009年放下自己全部的企業和事業,加入中華傳統文化彙報團,開始專心從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播,並跟隨彙報團在全國進行了近百場的巡迴彙報,影響和改變了很多的社會大眾和家庭。

2010年,康會長在撫順開辦面向全國招生的公益課堂,迄今已開辦《弟子規》、《了凡四訓》、《群書治要》等多門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百餘期。每年寒暑假,還為全國的未成年專門開辦四期(男女生)冬夏令營,參加的孩子和家長,也已逾千人。

通過十多年的教育,改變了很多的孩子、夫妻和家庭:忤逆的孩子變得孝順、矛盾的夫妻開始和睦、即將破碎的家庭重歸於好。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而懂倫常、知禮義,從而改變了命運。

康會長用自己的生命,實踐著聖賢的教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響應黨和國家之倡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全身心奉獻、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