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熊孩子沒轍?做好這3點,不打不罵,讓熊孩子秒變乖娃娃

2019-11-16   兜媽愛叨叨

今年8月份,貴陽有個23歲的男子因生氣,把小區的指紋鎖給拆了下來,直接從26樓扔了下去。

男子在拆鎖扔鎖的時候,他的媽媽一直就在旁邊看著,完全沒有阻止他。

當物業找到男子和他的媽媽索要賠償的時候,他媽媽拒絕賠償,竟然只說了一句:他還是個孩子。

23的成年人了,還把他當做孩子,讓大家都包容他,母親這樣「寬容」自己的孩子,反而會害了他,他永遠都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原本成年人就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有些人卻像個孩子一樣,以自我為中心,到處撒氣。

「他是個孩子」,一句話就把所有責任都推掉了,這就是一個調皮搗蛋做錯事的人想要逃避責任的一個藉口。

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只要犯了錯誤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應該去承擔行為導致的後果。

父母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相當於是在溺愛孩子,就算是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

父母這樣做不僅無法保護孩子,還會害了他。因為長期以往,孩子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孩子會推卸責任。

但是人犯了法或者做的事情侵害了別人的利益,就應該要承擔責任,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負責。

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

很多父母都意識不到,一味地寵溺孩子只會把熊孩子變的更「熊」,父母不教育,總會有人教育他。

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早教機構做管理工作,機構的旁邊是一家大的幼兒園,當時正是酷暑時期,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來考察幼兒園。

那天是一批家長和幼兒園約了時間,來的有點早,幼兒園還沒有人來接待,八九個家長帶著孩子在幼兒園旁邊躲太陽。

酷暑時期,又曬又熱,看著家長和孩子在外面遭罪非常不忍心,就招呼大家來大廳坐。

大家都進來了,對於我的好意,有些家長表達了謝意,有些家長一句話都沒說,不過這還不算啥,一些孩子的做法讓我十分後悔自己的決定。

其中一個小女孩進來就好像進了自己家,在大廳跑來跑去。吵吵鬧鬧,家長不阻止也不管,我也沒說話。

小女孩看到大廳的魚缸,好像很感興趣,使勁的拍著魚缸,她的媽媽就在一邊看著她拍魚缸,一句話也不說,我皺皺眉還是沒說什麼。

接下來,小女孩的行為讓我不得不說了,她想抓魚缸里的魚,但是魚缸太高了,她夠不著,看到了魚缸旁邊乳白色的沙發,二話不說就穿著鞋一腳踩了上去,直奔魚缸走去。

眼看著孩子的手要伸進魚缸里了,我正猶豫要不要說一下,孩子媽媽終於說話了,但說的話真是讓我驚呆了:「寶貝呀,你慢點,別摔著自己了」。

不阻止她踩沙發,不阻止她從魚缸抓魚,竟然只是讓她小心別摔著?

我頓時就火冒三丈,實在是忍不住了,對著小女孩厲聲吼了一句:「把手放下,給我下來!」。

這一嗓子把正在抓魚的小女孩嚇了一跳,她愣愣的望著我,「看什麼,說的就是你,給我下來!」

我一臉怒意,小女孩突然哇哇大哭起來。女孩的媽媽趕緊過去抱住孩子,對我說道:「你有病吧,幹嘛要嚇唬我女兒。」

「你女兒在幹什麼你沒看見?」

「她還是個孩子,不懂事,你跟一小孩計較什麼!」

「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你也是個小孩?你媽從小教育你到別人家裡可以吵吵鬧鬧還能穿著鞋踩沙發?我不是她爸她媽,你慣著她我沒理由也慣著。」

「你這人怎麼這樣,你們店長呢?把他叫出來,我要跟他說。」

「我就是店長,要是能老實待著就在這,不能就出去,好心讓你進來休息納涼,不要你感謝,但是最基本的禮貌是不是要做到?都當媽了你這素質咋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聽了我的這些話不說話了,把女兒抱過來老實的坐著,其他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看我這樣也不敢亂叫亂動了。

自己的孩子不好好教育,走入社會,到時候總會有人替你教育他的,熊孩子之所以為熊孩子,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教育好,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希望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千萬不要說他只是個孩子,然後就把他應該承擔的責任給推掉,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責任感。

父母該怎麼做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1. 告訴孩子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譁

最基本的公共秩序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並監督孩子遵守,公共場合不可以大聲喧譁,不可以吵吵鬧鬧,不能亂跑亂跳,打擾別人等,這些都是孩子從小就必須要知道的。

很多時候,孩子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如果家長不正確引導,孩子可能都不知道公共場合大聲吵鬧,亂跑亂跳是不正確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錯誤不當的行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怎樣做,並且最重要的是,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

2. 讓孩子學會適當控制情緒

相比於成年人,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更弱,有些家長自己有時候都可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更別說孩子了,很多孩子經常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大哭大鬧。

父母首先自己要時刻克制自己對孩子的不良情緒,不能因為孩子的「情緒威脅」就對孩子不正確的要求或無理要求妥協。

然後,父母再教會孩子如何去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以避免孩子在公眾場合出現大哭大鬧的情況,打擾別人。

3. 教會孩子如何尊重他人

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去尊重別人,教會孩子使用一些最基本的禮貌性的用語,比如說「對不起」,「你好」,「謝謝」等等。

這些好的習慣會讓孩子變得更受大家歡迎,讓人覺得孩子很懂禮貌,非常有教養。

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不要隨便打擾別人,因為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

其實,原本沒有熊孩子,家長熊孩子才會熊,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和教育。

千萬不要用「他還是個孩子」來為他推脫責任,如果父母不教育,總有一天也會有其他人代替父母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