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板木商代文化遺址。位於杞縣城南30千米板木村西北隅,鐵底河南岸,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出土文物有紅褐色砂質繩紋陶鬲,灰色泥質附加堆紋陶尊,灰色泥質繩紋、條紋陶瓮、陶罐殘片,還有羚羊角、鹿角、獸骨等。為殷商文化遺址。1959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吐墨崗商代文化遺址。位於杞縣城西南28千米官莊鄉吐墨崗村老墳崗上,崗高1.5米,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00米,面積1.2萬平方米。此崗有較厚的灰土層,地表土坑集中,地下遺物豐富,先後出土有陶瓮、陶鬲、陶盆、陶罐、陶碗、陶豆、陶杯、大口尊等陶器口沿殘片和完整的陶紡輪、蚌鐮等。器皿多為輪制,紋飾為繩紋或素麵。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鑑定,此地為商代文化遺址,195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8.牛角崗商代文化遺址。位於杞縣城西南13千米高陽鎮牛角崗村北端,面積約10畝。曾出土紅褐色、灰色繩紋磚及陶瓮、陶盆、陶鬲等陶器。其中陶鬲腿1個,長13厘米,粗18厘米,口徑6厘米,此物為縣境其他文化遺址所僅見。系商代文化遺址。196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9.白暢崗商代文化遺址。位於杞縣城西南21千米處,湖崗鄉後白暢崗村北崗上。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地下0.3米處有商代文化層,出土文物有石斧和灰色繩紋陶罐、盆、鬲、壺等口沿殘片,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0.孟崗仰韶文化遺址。位於縣城東北6千米,裴村店鄉孟崗村東北400米處,面積7萬平方米。1977年冬,在加寬疏浚惠濟河時,發現南跨河岸,北至河床處,2米以下有3個古代文化層。上層為漢、宋文化,厚0.4~0.5米,土質堅實呈淺灰色。出土文物有漢五銖錢、唐開元和宋元豐銅錢以及同時期的彩色陶、瓷殘片,北端發現一座漢窯。中為商、周文化層,厚為0.6~0.7米。出土文物有矮腳寬檔鬲、大口尊、瓮、杯等殘片,飾以繩、條、弦、方格紋,器皿多為輪制。最下為龍山、仰韶文化層,厚0.3~0.4米。出土陶器多為素麵或黑色,有加砂紅陶鬲,泥質紅陶缽、罐、鼎、碗、豆、盆、紡輪及骨錐、骨簪、骨梳,帶孔石鏟、石餅、石杆等骨、石文物。另有許多灰土坑和1座陶窯,清理出藍紋彩陶拍子1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