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問了個問題:「如果你有機會選擇,月薪20000的程式設計師和公務員,你會選擇哪個?」。類似的問題,我很早之前就在網絡上看到過,當時我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發到了社交平台上,得到了不少人的回應。網友的回覆很現實,直擊人心。
有一位網友說「我剛好是題目中的程式設計師,以後我兒子要是拋棄公務員而選擇程式設計師,我就打斷他的腿」。
另一位自稱是通信專業研究生的網友則說「同學基本都是到IT行業去了,小地方的公務員看不上」。他還認為,「沒有追求的人,才會吝嗇年輕時的辛苦,才會為了穩定而不顧一切地去當公務員。在當前多元化環境下,公務員的誘惑力主要集中在學歷和理想高不成低不就的那批人,能去大企業賺錢的就去大企業了」。
評論中支持選擇公務員崗位的有之,支持選擇20000元月薪程式設計師有之。只是不管大家做出什麼選擇,答案都很現實,均離不開兩個字——「生活」。
選擇公務員,大多認為公務員能提供穩定的生活;而選擇程式設計師,大多認為程式設計師會有較多賺大錢的機會,能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事實上也大體如此,公務員收入穩定,幾乎不存在被辭退的風險;程式設計師收入較高,卻面臨著很多挑戰,他們攀登著一個又一個「高峰」,每達到一個高度,收入都會大幅度上漲,但若不能持續提升自己的實力,就很有可能失去工作。
「或許賺到盆滿缽滿,也或許35歲就被辭退回家」,這就是程式設計師。然而即便如此,程式設計師職業具有的無限魔力依然吸引著眾多年輕人。
可是,似乎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的公務員崗位,報名情況卻一直相當火爆。僅國家公務員這塊,每年就有百萬級別的考生隊伍。有數據統計,2020年國家公務員筆試,有143.7萬人通過資格審查,繳費確認考生數量為114.2萬人。一百多萬人競爭兩萬多個工作崗位,競爭激烈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回到「月薪20000的程式設計師和公務員,怎麼選?」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把該問題的適用範圍做一個細分,人們應該更容易做出選擇。
比如說,把大城市的月薪20000程式設計師與四線城市的公務員相比,大概很多人會選擇月薪20000的程式設計師。不過,如果把月薪20000的程式設計師與一二線城市的城區公務員相比,估計會有很多人毫不猶豫地選擇公務員職業,因為一二線城市城區公務員的月收入普遍超過一萬元,如果算上年底績效,以及其他的隱形福利,絕對比程式設計師職業「實惠」。
但話說回來,一二線城市的公務員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考取的。若沒有較高的學歷,連報名這一關都過不了。以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北京地區崗位招錄情況為例,所有崗位都要求報考人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招錄人數占總招錄人數的45.72%。這樣苛刻的條件,還是吸引了大批高校畢業生報名,崗位競爭比達到幾百比一的並不少見。倘若2020年國考嚴格的專業限制稍稍寬鬆些,估計競爭激烈程度更大。
這麼一比較,獲得月薪20000程式設計師工作的難度顯然比考取一二線公務員的難度要小點。
還有一個影響人們做出選擇的因素,就是父母的態度。有些家長,對公務員崗位特別鍾情,他們覺得孩子在外面掙再多錢,都不如進入體制內,當公務員。所以他們不斷鼓勵孩子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或各省組織的公務員考試,只要能考取公務員,就算在四線城市,他們也非常樂意。
筆者就曾遇到過一位父親,在他女兒讀研期間,他就一直勸女兒考老家的公務員。聽話的女兒順從了父親的意願,不過由於專業限制,她只能報考「不限專業」的鄉鎮公務員崗位。在旁人看來,一個研究生考鄉鎮公務員,是「浪費」,不過在她父母看來,只要能成為公務員,一切都值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個選擇,誰也無法預測到自己做出的選擇是對還是錯。正是因為這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我們的人生才有著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