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工程」專欄12月更新「路橋標準化手冊」25篇,詳情點擊下方卡片獲取
本篇為高速公里路基施工標準簡介。
一般路基施工
1 土質路塹開挖
臨時排水
完成臨時排水設施,確保施工作業面不積水,截水溝應與排水系統接順,水流通暢
臨時排水溝
清表後,設置臨時排水溝
開挖方法
土方挖運必須自上而下順序放坡進行,不得亂挖超挖欠挖,嚴禁掏底開挖,棄土下方和有滾石危及範圍內的道路應設警告標誌,作業時坡下嚴禁通行
自上而下順序開挖
開挖斷面圖
邊坡修整
開挖高度每在3-4米時對開挖面進行一次修整,邊坡自上而下層層修整
邊坡修整
路床頂面增加重夯
建議挖土方路基路床頂面增加重夯(600KN)
安全施工
臨邊臨崖和坑洞口等應做到有邊必防護,並根據現場情況設置各類安全警示標誌
臨邊防護
填土路基施工
填料
Ø填料強度及粒徑要滿足規範要求;液限大於50、塑性指數大於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堤填料
Ø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凍土、有機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樹根和含有腐朽物質的土
Ø性質不同的填料,應水平分層、分段填築,分層壓實。同一水平層路基全寬應用同一填料、不得混填
填料摻雜樹根 ×
填土
路基填築按照「四區段」標準化作業;填方路基須分層填築壓實,每層表面平整,路拱合適,排水良好;邊線直順,曲線圓滑,滿足壓實度要求
劃格填土
設置填層厚度控制墩控制填層厚度
超寬填築
整平壓實
Ø路基寬度較大的,推廣採用平地機均勻整平
Ø路床必須均勻、密實,路床頂最後一層壓實後的厚度不應小於10㎝;路床表面必須做成與路面一致的路拱橫坡度,路拱橫坡度在3%左右;大面積填築土質路堤推薦使用大型壓路機
平地機整平
路基碾壓
四新應用
u橋頭路基進行堆載預壓,減少工後沉降
u邊坡採用液壓平板振動夯夯實
u高填方路基(填高大於20米)增加重夯(600KN),每填高3米全部重夯一次
堆載預壓
邊坡夯實
重夯
填石路基施工
Ø填料粒徑應不大於50cm,並不宜超過層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cm範圍內,填料粒徑應小於15cm
Ø填石路基須配備大功率重型壓實機具(衝擊夯)進行衝擊補強,不得使用小於14T的振動壓路機
衝擊碾壓
邊坡碼砌
填挖交界處理
·半填半挖地段填方,應按設計要求分層填築。
·自然坡面橫坡陡於1:5時,填挖交界、半填半挖路段填筑前,從填方坡腳向上挖成向內傾斜的台階,寬度不小於2米
·地面坡度陡於1:2.5時,採用土工格柵加筋處理或增加5米寬度重夯(600KN)
預留台階
將挖基時擾動的部分全部清除 挖方台背順路線方向長度,
高填方段按設計要求鋪設單向土工格柵、並保證搭接寬度
加筋土工合成材料
三背回填
填料要求
橋台、涵台、牆背回填必須採用透水性材料、無機結合料等,宜採用天然砂礫、石渣等填築
透水性材料回填
碾壓要求
油漆標註每一層的松鋪厚度標誌線,分層填築
厚度控制
邊角應採用大型壓路機為主、小型壓實機具、液壓夯配合壓實
大型機械碾壓
液壓夯
特殊路基施工
強夯
選取試驗區試夯確定技術指標,布點作業
布點作業
灰土擠密樁
Ø樁孔放樣並編號,使用白灰做出明顯標誌
Ø成孔和回填夯實應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內應間隔1-2孔進行施工,以免縮孔或塌孔
Ø分層夯實,距樁頂2米範圍內適當增加夯擊次數,樁頂30cm採用手扶式衝擊夯分層夯填
灰土擠密樁施工
換填
Ø適用於厚度小於3m的不良軟土。
Ø基底鋪築粒徑較大的片石或卵石碾壓穩定後,再分層填築,高度應出地表50cm以上,分層壓實厚度不得超過20cm。
Ø換填路基邊腳以外50cm以上
碎石樁
Ø按試樁結果控制水壓和電流;分批加入碎石,注意振密擠實效果,防止「斷樁」或「頸縮樁」。
Ø碎石樁設置完畢後,其頂部應按要求鋪設砂礫墊層
碎(礫)石樁施工1
碎(礫)石樁施工2
排水工程
邊溝、急流槽、截水溝
u線型順直、圓滑。
u分段設置出水口將水流排出路基外
現澆混凝土路基邊溝
填方段設置臨時急流槽
滲溝
Ø填石滲溝的埋深,不得低於原地下水位,當排除層間水時,其底部應置於最下面的不透水層上;縱坡不宜小於1%,出水口底面標高應高出滲溝外最高水位20cm。
Ø在滲溝的迎水面設置反濾層,粒料反濾層應用顆粒大小均勻的碎、礫石;土工布反濾層中土工布搭接寬度應大於10cm,破損後及時修補
盲溝
Ø材料要符合設計。
Ø斷面尺寸滿足設計。
Ø若縱流過長應增加橫向盲溝。
Ø施工完成後,做好出水口,端頭要見水
塑料排水盲溝比重輕
防護及支擋工程
1、邊坡防護
u防護堅持 「植物防護為主,工程防護為輔,整體安全穩定」原則。
u開挖防護同步進行,開挖一級防護一級
鋪種草皮
邊坡加固
2、 混凝土預製塊坡面防護
預製塊拼裝拱形骨架
預製塊拼裝小矮牆
3、漿砌片石坡面防護
基坑開挖
擋牆砌築
爬山虎上料
剔縫驗收
按設計要求的尺寸位置設置泄水孔
4、三維植被網植草防護
三維植被網植草防護:不管路塹或路堤均可使用,可不亂邊坡,防止雨水沖洗,改善公路景觀,綠化公路周邊環境
通道、涵洞
1、基坑開挖
基槽開挖後,必須檢測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涵身
u模板板面應採用鋼板、木質板及高分子合成材料面板、硬塑料或玻璃鋼板等新材料;
u鋼筋骨架上增設保護層定位鋼筋,定位鋼筋末端套上耐老化PVC 塑料保護套後同步安裝模板;
u砼採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拌和運輸車配合輸送泵澆築。澆築時,分層、均勻、對稱進行
定位鋼筋
耐老化PVC 塑料保護套
3、混凝土澆築
採用移動模架現澆
4、構件預製安裝
蓋板吊裝
管節安裝
5、進出水口
Ø涵洞出水口應順接至自然溝渠,及時清理淤積。
Ø涵洞洞內清理及涵洞進出水口施工完善、排水順暢
路基整修
Ø路基內施工垃圾清除徹底。
Ø邊坡坡面圓順、排水系統完善
邊坡整修平順, 排水系統完善
路基邊坡整修壓實, 採用壓實機保證壓實質量
邊坡壓實整修,邊線直順,碾壓密實
路基質量檢測
路基表面平整,邊線直順,曲線圓滑,控制好「五度」。即:壓實度、平整度、厚度、寬度和橫坡度
現場平整度檢測
路基平整度好,有路拱,臨時排水
重(強)夯複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