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區)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

2019-11-03     泰州小叟

泰州(姜堰區)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

姜堰古臨「三水」,東臨黃海,南瀕長江,北依淮水,為三水匯聚之地。姜堰古時也被稱為稱羅塘,故有三,水羅塘之稱。早在北宋年間就商賈雲集,是蘇中、蘇北的糧油、茶葉集散地,茶文化也自然成了街區渾然厚重的重要標誌。1848年,徽州茶商胡沇源來到姜堰經營茶葉,由於地理優勢明顯,一位位徽商接踵而至,一片片茶號也先後誕生,到了清朝,姜堰、溱潼茶葉市場年銷量達數萬石之多,聞名大江南北。

磚雕 制茶

安徽績溪人胡沇源於清道光年間來姜堰及周邊地區從事茶業,經傳四代,歷百餘年,創辦了胡裕泰茶莊、胡震泰茶莊、胡源泰茶莊、裕泰和茶莊等知名茶莊,這些茶莊與洪義泰和、方和大、皖南茶葉商行等茶莊曾對姜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可貴貢獻。

徽商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響,主張「以義取利」。胡源泰茶莊還多次捐款疏浚河道、建殯房、置義冢,收葬無人認領屍骨。可謂經商一地,義惠鄉坊,澤被一方。

徽州茶商在姜堰茶莊、茶號

揚州綠楊春茶莊是中華老字號店,經營的茶葉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的特點而享譽大江南北。

徽茗舊館茶莊以揚徽州茶商精神,做大做強徽茗舊館茶莊為宗旨,茶莊內珍藏有與徽州茶商有關的寶貴史料。

祁泰徽茶會館館設茗品展示、百姓茶館、高檔茶座等,集售茶、品茶、簡餐於一體。

綠頤茶莊主要經營綠茶。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東嶽行宮萬年台,俗稱東嶽廟戲台,原為東嶽廟的戲樓

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保存著蘇中地區體量最大的古戲台——東嶽行宮萬年台,俗稱東嶽廟戲台,原為東嶽廟的戲樓,建於東嶽行宮大殿對面。清乾隆年間募建而成,是「康乾盛世」戲曲文化和宗教文化交融互動的見證,被列入《中國古戲台概覽》。

泰州姜堰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青磚黛瓦、院落幽深、石鼓威嚴、青石鋪路,集中體現了姜堰古民居的特徵,展示出以人為本、樸實無華、用材考究、美觀大方的特點。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曾應邀來姜堰區指導古民居保護工作,羅哲文說,「歷史文化遺存,尤其是古民居,它所保存的物質與非物質歷史文化信息最為豐富、最為基層,就像是一幅歷史風情畫卷。」他對姜堰古民居保護修復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欣然題寫了「姜堰古民居」。建築群古色古香,內部街巷縱橫,天井、游廊、水景工程等中國古典建築元素與現代商業元素交相輝映。南部B區為文化旅遊區,內部有王氏宗祠、黃龍士紀念館、徽商舊居、乾隆昌棧等歷史文化景點享譽蘇中,成為四海賓朋來姜遊玩的重要景點。

北部為商業休閒區,建築群古色古香,內部街巷縱橫,天井、游廊、水景工程等中國古典建築元素與現代商業元素交相輝映;南部為文化旅遊區,王氏宗祠、黃龍士紀念館等歷史文化景點享譽蘇中,茶文化展示中心、曹俊藝術館地方文化特色濃郁,茶館、茶店交易繁榮,古董、字畫老字號店鋪林立。


王氏宗祠是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的重要景點,始建於明萬曆乙亥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這裡原是「泰州學派之巨擘」王棟家宅,在半個多世紀的儒學生涯中,王棟繼承王艮「為天地之心,為生民立命」立意改造社會的政治理想,提出將「乾坤世界重新熔鑄一番」的遠大抱負,成為平民儒學代表的重要根基。

王氏宗祠,又名王公祠,它是姜堰地區建祠最早、規模較大的祠堂。主要祭祀王艮、王棟、王襞,史稱「淮南王氏三賢」,同時也是明代泰州學派的重要講學場所,是泰州姜堰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保存完好、兼具明清特色的泰式民居古建築。

黃龍士青銅雕像是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傑作

黃龍士紀念館現為一四合院,內部陳設有黃龍士血淚篇棋譜等珍貴的史料,並有關於黃龍士生平事跡介紹及拍攝反映黃龍士傳奇一生的電影《黑白道》的部分場景。院內的黃龍士青銅雕像,由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教授設計,充分展現了黃龍士少年成才,胸有全局,沒有對手的天才棋手形象。

黃龍士,字月天,生於清順治八年(1651),是康熙中期的圍棋霸主。他天資聰穎,幼小時棋名為四鄉八鄰所知。有遠見的父親帶他到北京求師學棋後,棋藝大獲長進。剛滿11歲時就戰勝過不少圍棋高手,譽滿江淮。16歲時,在強手林立的京都,黃龍士更是縱橫捭闔,所向披靡。與馳騁棋壇五十餘年久負盛名的盛大有對弈時,七局均獲全勝。與前輩大家周東侯在大戰三十四回合後,贏得了霸主地位,被尊稱為「棋聖」。和當時的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等人並稱為「十四聖人」。可惜的是黃龍士「享年不永」,剛入中年便撒手人寰,令人扼腕。

坐落在北大街文化景區中心的「黃龍士紀念館」為一四合院,院子裡黃龍士的青銅雕像是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傑作。手搭棋子,專心思考,氣定神閒,一位天下棋手的形象栩栩如生。雕像沒有設計對手,寓意當時的他已是天下無敵手。紀念館內有一幅黃母教子磚雕(磚雕為姜堰里下河地區的傳統特色工藝)引人注目,相傳黃龍士從小酷愛下圍棋,母親別出心裁,以田為盤,以較大的卵石為子教他下棋,這樣不僅能鍛鍊他的體魄,亦能讓他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掂量。

在黃龍士的寢室,陳列了他的十篇名局《血淚篇》棋譜。《血淚篇》為黃龍士的代表作,黑方為徐星友。徐星友是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徐星友40歲時,拜小他8歲的黃龍士為師學棋。此人學藝勤奮,矢志不渝,曾3年足不出戶在家苦學,讓黃龍士為之感動。當徐星友具備讓2子抗衡能力時,黃龍士別出心裁地跟徐星友下了十局棋,以此激發藝不如師的徒弟發揮潛能,最終將徐星友鍛鍊成「國手」。這開創棋壇歷史先河的十局棋譜成為空前絕後的不朽之作,被人們稱之為「血淚篇」。為了普及和提高棋藝,黃龍士將融進他全部心血、博弈一生的實踐、收穫、體會彙編成《弈括》和《黃龍士全圖》等多篇著作留給後人,成為對中外圍棋有著重大影響的珍貴財富。



位於劉家橋巷內的姜堰茶文化展示中心,分茶之源、徽州茶商在姜堰、徽茶原創工藝、茶莊、茶館等展廳,分別介紹了茶葉、茶藝、茶學以及安徽茶商在姜堰的發展歷史。安徽績溪人胡沇源於清道光年間來姜堰及周邊地區從事茶業,經傳四代,歷百餘年,創辦了胡裕泰茶莊、胡震泰茶莊、胡源泰茶莊、裕泰和茶莊等知名茶莊,這些茶莊與洪義泰和、方和大、皖南茶葉商行等茶莊曾對姜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可貴貢獻。


位於北后街的乾隆昌棧院落,是民國初期姜堰最大的南北貨商行。門樓上乾隆昌棧的磚雕雖然飽經滄桑,已字跡斑駁,但隱約可見其精雕細刻之工,是姜堰工商業繁榮的見證。修繕後現在布展為姜堰籍當代傑出華人畫家曹俊藝術館,館內展出了曹俊工筆獅虎系列、寫意老虎系列、潑彩荷花系列、潑彩山水系列、布面綜合材料系列等代表作品,獨到的筆墨營造出雄渾博大而又靈光閃耀的奇偉意象空間,展示了曹俊敢於創新、中西結合的藝術風格。

古羅塘旅遊文化景區保存著蘇中地區體量最大的古戲台——東嶽行宮萬年台,俗稱東嶽廟戲台,原為東嶽廟的戲樓,建於東嶽行宮大殿對面。清乾隆年 間募建而成,是「康乾盛世」戲曲文化和宗教文化交融互動的見證,被列入《中國古戲台概覽》。

南當鋪實際上的字號是「恆章典」,因為它坐落在姜堰鎮南大街,所以姜堰人習慣叫它「南當鋪」。當鋪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房屋大部分坐北朝南,鋪面朝東,頗具規模。省專家組現場考察評定:姜堰南街當鋪,平面布局合理,青磚黛瓦,小刀勾縫,清水風格,具有鮮明的地方建築特色。

姜堰古民居

古羅塘姜堰古民居保護區包括南北向的北后街和東西向的劉家橋巷等。古羅塘姜堰古民居外牆用青磚、青瓦「三順一頂」包皮砌,俗稱清水牆,小刀勾縫,不要石灰粉刷,院子裡天井地面鋪小青磚。屋面蓋青灰色蝴蝶瓦,屋內地面用平板「爐底磚」鋪設,屋樑用材粗大,只油不漆。在通風、採光、防潮、防蛀等方面也都獨具匠心。青磚黛瓦、院落幽深、石鼓威嚴、青石鋪路,姜堰古民居展示出以人為本、樸實無華、用材考究、美觀大方的特點。

徽商舊居

古民居建築

古民居建築(品茗軒)

姜堰古民居——羅哲文題字

古民居磚雕

姜堰古民居磚雕成了牆壁上的一道風景。北大街文化街區姜堰古民居上的磚雕作品雕刻精巧、寓意深刻,是欣賞北大街文化街區古民居文化時不可不欣賞的一道風景。這些景點包括龍騰三水、乾隆昌棧、黃母教子、制茶、茶市、和諧等。

磚雕龍騰三水

磚雕龍騰三水

姜堰古稱「三水」,東臨黃海,南瀕長江,北依淮水,為三水匯聚之地。姜堰歷史上人才輩出,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獨有建樹。如今姜堰正和著時代的步伐如巨龍騰飛於蘇中大地——崛起蘇中,跨越發展。

磚雕 黃母教子


黃母教子

黃龍士紀念館東牆上有一幅黃母教子的磚雕作品。黃龍士的家住在姜堰鎮北天目山前的黃家埭,黃龍士的母親把自家的田打理成一幅圍棋盤,另外製作了若干的石頭棋子,一半染以墨汁。以田為盤,以石為子的目的是既讓黃龍士得到體力上的鍛鍊,又讓黃龍士知道每下一個子都不容易,要慎而慎之。

磚雕 和諧

磚雕 和諧

取「荷花」與「螃蟹」之首尾字諧音寓意「和諧」的磚雕,與中國龍川風景區的木雕、竹雕的表現手法一脈相承,為和諧之淵源、之願景。和諧磚雕長5米、寬1.5米,荷花搖曳、螃蟹橫行,栩栩如生。取「荷花」與「螃蟹」之首尾字諧音寓意「和諧」的磚雕,與安徽績溪龍川風景區的木雕、竹雕的表現手法一脈相承,為和諧之淵源、之願景。


古井傳說


姜堰北大街井巷還留存兩口古井,相距十多米,這兩口井,距今已有200多年。

這兩口井旁邊的標牌上記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乾隆年間,有位老和尚發下宏願,要將姜堰天目山的東嶽廟移建到城區。經過數年化緣,建成東嶽廟,卻發現少了一口井。後經仙人指點得來一水井,老和尚卻失足跌入水井中,打撈無果。僧俗不忍心飲這水井裡的水,於是從鄉鄰集資在它的北邊又開鑿了一口水井。傳說新開鑿的水井,由於沾有靈氣,水質特別清純,用來泡茶湯色清澈明亮,茶香濃郁醇爽。

乾隆昌棧

乾隆昌棧磚雕雖然飽經滄桑,已字跡斑駁,但隱約可見其精雕細刻之工,透過它見證了一段歷史,一時繁華。乾隆昌棧曾經是姜堰最大的南北貨商行。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k2ENG4BMH2_cNUg_C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