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疼痛、麻木、無力?還可能是這個容易被誤診的梨狀肌綜合徵

2019-06-13     豫說健康

梨狀肌綜合徵是坐骨神經在通過梨狀肌出口時受到卡壓或慢性損傷所引發的臨床綜合徵。

解剖

坐骨神經起自骶神經叢,經坐骨神經通道穿至臀部,位於臀大肌、梨狀肌的前面,上孖肌、閉孔內肌,下子肌、股方肌的後面,向下至大腿。 由於梨狀肌解剖特點及其變異,加之外傷、疾病、勞損導致梨狀肌肥厚、纖維化,引起梨狀肌綜合徵的發生。

臨床表現

坐骨神經除發出至髖關節囊後部的關節支與大腿後屈肌壁的肌支外,主要以其兩大終末支一脛神經和腓總神經,支配膝關節以下的運動功能及部分感覺功能。

臨床上可出現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足底有放射性疼痛,麻木感,患肢無力,跛行,腰部無明顯異常,直腿抬高試驗可為陽性。

Tinel征陽性處可以初步判斷其卡壓位置。

肌電圖檢查坐骨神經傳導速度減慢,潛伏期延長,重者出現神經損傷電位。

鑑別診斷

1.腰椎椎管狹窄間歇性跛行。腰椎後伸受限與壓痛,Tinel征陰性。

2.腰椎間盤突出除有典刑坐骨神經放射痛外,腰部症狀十分明顯。

3.腰椎管內腫瘤持續疼痛,尤以夜間為重。有膀胱、直腸功能障礙,脊髓造影有助診斷。

治療

凡確診後,保守治療無效者,應早期手術行神經松解手術。

專家介紹


【 來源:股骨頭壞死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zeww3GwBJleJMoPM_M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