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媽媽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孩子!
疫情期間有人調侃,媽媽的一天,起床做飯,罵老公罵孩子,一天結束,網上有人上傳了一個錄音,寂靜的夜色中,媽媽的責罵聲格外刺耳。
媽媽的措辭也很犀利,直接叫孩子「賤人」,讓我不禁想:這孩子到底犯了什麼錯?讓媽媽這樣辱罵!
有時候我們真的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愛孩子!
孫儷有一次發微博坦誠自己的錯誤,以前每次孩子不乖、發脾氣的時候都會給孩子講道理,後來才發現那個時候講的道理根本不管用,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擁抱而已,那些大道理就等以後再講吧。
總是給孩子講道理的媽媽
可是很多媽媽都意識不到這一點,總是在給孩子講道理。
人到中年的姚晨又一次火了,因為電影《送我上青雲》,在電影一開始母女兩個人一起坐車,畫面就極度不和諧,兩人一路走在爭吵,後來,姚晨得了癌症,母親責怪她為什麼不告訴我?
那一刻姚晨飾演的角色終於爆發了,她歇斯底里額喊著:
我從小生病都是我的錯啊,我生病就是浪費你們的時間,耽誤你們賺錢;
我到現在都記得,我十歲那年,咱們全家第一次坐飛機,本來高高興興的,我沒有坐過飛機,我暈機,我一上飛機就吐得一身都是,隔壁座的人嫌棄我,你們也嫌棄我,還反過來罵我丟人;
我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想通,那個時候難道你們不應該過來安慰我嗎?
怎麼又反過來罵我丟人吶?
我吐我能控制得了嗎?
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
你配當媽嗎你?
我為什麼不告訴你,我敢嗎?
因為我覺得又是我的錯,我想做正確的事情!
在孩子需要安慰的時候,媽媽永遠用大道理來搪塞孩子,會讓孩子內心缺乏愛和安全感。父母口口聲聲說愛孩子,卻總是想愛一個自己想像中的孩子,一旦孩子做的不對,做得不好,就開始對孩子指責、講大道理。
記得那個時候女生總說,我受傷的時候,需要的是安慰,不是男朋友講大道理。
我們做父母的何嘗不是那個情商不高的「男朋友」呢?總是企圖講道理讓孩子懂事,停止發脾氣,停止哭鬧,但是卻忘了應該給孩子安慰,給孩子發泄的權利。
擁抱一下,世界就美好了
剛開始帶娃那段時間,我也有很多抱怨,我抱怨為了帶娃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我抱怨我想做什麼的時候,孩子不配合。
我讓寶寶喝奶粉,可是他不想喝,於是我生氣講道理,最後發脾氣,發完脾氣當我抱起寶寶的時候,他會對我露出討好的笑容,那一刻心裡都是酸的。
很多時候一個擁抱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卻饒了一大圈,自己還生氣。
其實每個孩子哭鬧也好,發脾氣也好,背後都是有原因。
昨天給寶寶買了一套玩具汽車,他擰不開,於是很生氣,發脾氣,我沒有責怪他,而是鼓勵他再做一次,當他成功了,他就變得無比歡喜。
所以,父母應該多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不要總是用我們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往往是現實達不到預期,做什麼事兒做不好,這個時候你去講道理,孩子聽不下去,他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安慰:沒關係,慢慢來!
一句話加一個擁抱就能解決孩子的問題。父母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發泄情緒的權利,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小,沒有自控能力,反而更容易發脾氣。
你不必擔心會寵壞孩子,抱一抱孩子反而能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給孩子更多的勇氣來面對未來的人生。
當孩子有一天長大,遇到一些困難,他會想起媽媽的懷抱,這個回憶會給孩子更多的力量,會給孩子熱愛生活的勇氣。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