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邏輯!特斯拉產業鏈就買這10家核心龍頭

2020-05-21   澄泓財經

原標題:硬核邏輯!特斯拉產業鏈就買這10家核心龍頭

今天消費、醫藥、科技全線調整,你看半導體指數就會發現,熱點輪動極其快速,短線操作難度越來越大。現階段我們只整理硬核邏輯,上車的話先不要著急,到吃肉的時候大師兄絕對不會落下童鞋們!今天整理特斯拉產業鏈現階段受益的核心賽道10家龍頭,待止跌出現買入信號就出手。

▎邏輯一:歐盟電動車免增值稅,政策利好加碼

▎事件

新能源車又迎來一大利好!歐盟討論減免電動車增值稅,根據彭博社報道的歐盟文件(討論中):

零排放汽車(Bev)將免徵增值稅;

歐盟高管正在鼓勵車企銷售清潔能源汽車,歐盟委員會提議建立歐盟清潔車採購機制,決定兩年內投入200億歐元用於減少碳排放;

此外計劃400-600億歐元加速三電系統投入,及2025年建設200萬個公共充電站。

▎免徵增值稅影響有多大?

復盤挪威雖然沒有電動車補貼措施,但很早就對Bev免徵增值稅(傳統車25%增值稅),目前ev滲透率70%。

歐盟主要國家法20%,德國19%增值稅,如果能落地確實是重大利好,也看出歐洲電動化的決心。

▎測算:

歐盟電動車銷量主要國家為德國、法國、荷蘭(英國已脫歐,挪威非歐盟國家),選取大眾Golf與e-Golf、寶馬3系與Model 3購置價格對比,如果免徵增值稅,除了法國Model 3與荷蘭e-Golf仍高於對標燃油車外約2000歐元外,其他車型購置價均低於燃油車2000-3000歐元,性價比非常高。

若再考慮電價經濟性、以及公務車福利稅減免等因素,那麼歐洲電動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另外,此前歐盟設置補貼門檻是對TSL有一定排擠,而免增值稅是否只針對本地車企,還需要更多信息,目前不可判斷。挪威無本地生產汽車,所以當時不存在這一問題。

▎小結

繼續看好歐洲產業鏈,包括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負極璞泰來、隔膜恩捷股份、正極當升科技、設備先導智能等。

▎邏輯二:投資節奏變化,當前需要更關注關鍵車企(Tesla)產業鏈

之前總是有人說,新能源車邏輯和智慧型手機崛起邏輯相似:

智慧型手機時代,先品牌商洗牌集中度提升再過渡至供應鏈,

電動車行業不同,首先要解決能源問題隨著電池價格下降,爆款車型出現,產業投資邏輯逐步轉移至關鍵車企產業鏈(Tesla)。

因此現階段,就表現為動力電池產業鏈加速發展,集中度大幅提升(全球動力電池CR319年62.5%),投資龍頭電池產業鏈的收益大於汽車零部件公司。

另一方面,隨著電動車的核心競爭領域遷移至晶片+軟體+作業系統,用戶留存度有望增強,電動車品牌商集中度或大幅提升,因此投資關鍵車企的供應鏈變的更為重要,也就是特斯拉產業鏈。

▎邏輯三:如何選擇特斯拉供應鏈的細分賽道?

對比智慧型手機產業鏈十年發展,我們發現真正走「長牛」的公司主要有兩類:平台型公司(立訊精密)優秀產品型公司(舜宇光學)

立訊精密成就平台背後原因主要為兩點:

1)身處的大賽道足夠長,存在大客戶給予公司深挖,大賽道內各細分賽道的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可以通過外購內延實現垂直整合

2)管理層眼光前瞻與執行力強:前瞻性表現為精準布局,執行力強則是成功整合各類產品的關鍵。

舜宇光學的十年百倍之路:

1)優秀賽道:差異化+延展性。以光學為例,縱向上,下游智慧型手機品牌商對攝像頭有較大的差異化需求,因此產品擁有快速疊代的機會,從而使得ASP逐年提升。橫向上產品延展性非常強,除智慧型手機外,在汽車、醫療、VR/AR等領域也應用廣泛。

2)公司層面:技術與規模化築起壁壘。持續的研發投入與規模化帶來技術領先以及成本領先,而打通產品產業鏈(一體化),則使得前者的成功性大幅度增強。

根據二者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整理出兩條主線:特斯拉產業鏈+海外供應鏈,包括3家平台型龍頭、3家優秀賽道優質龍頭、4家重點關注企業

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上面從政策催化、硬邏輯上給出的新能源車產業鏈預期,從短期操作上來看,股價尚未止跌,還不到上車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