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金地段的安福路,老房子的原主人是宋藹齡的長子,名門貴族

2019-08-02     荷小衣的分享

在上海,從不缺乏文藝有腔調的馬路,但是又文藝,又散發著濃濃歷史味道和濃郁古典藝術氣息的馬路不多,安福路就是其中的一條。

安福路,這條文藝馬路在解放之前叫做「巨撥萊斯路」,安福路東起常熟路,西至武康路,全長不過1000米,卻處處散發著濃濃的百年歷史味道。在幽靜的安福路上,有著各式的小資店鋪、網紅咖啡店、特色餐廳、創意家居店、麵包房……還有上海的話劇藝術中心。

在安福路不僅有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還有數不盡的歷史人物故事,曾經的名門貴族,花園老宅。我們來一起看看那些老房子,透過昔日的那一磚一瓦,來了解曾經的那些如煙往事。

孔令侃舊宅

安福路322號,目前此處房產是在上海唯一能找到的孔令侃其私產,很可能就是揚子公司所在地。孔令侃是孔祥熙與宋藹齡的長子,1936年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任財務部特務秘書,隨後又進入新成立的中央信託局,任常務理事,主持日常業務。1937年日軍占領上海後,中央信託局撤往香港,孔令侃任常務理事,主持業務。

這棟建於1932年(又說建於1928年),具有西班牙式建築特徵的三層花園住宅,過去則是「孔家大少爺」、孔令侃的私產。這幢西班牙式的花園住宅,占地面積630平方米,三層磚木結構,紅色素筒瓦坡頂屋面,檐下有券齒線腳。外牆材料簡單樸素,米黃色魚鱗狀水泥抹灰牆面,無裝飾線條,南向園券門廊、窗楣與檐口下有曲線與券齒裝飾,紅色筒瓦坡頂屋面與洗鍊的煙囪咬合,室內簡潔的空間點綴著樓梯踏步等絢麗的馬賽克。

建築東北部建有八角形塔樓,南部有寬大的室外樓梯通往二層,在半層處設有露天大平台,硬陶紅缸磚鋪地、鑄鐵花飾圍欄,階梯表面鑲飾馬賽克圖案。南立面中部凸出構築為上下兩層外廊,底層正面開有三聯拱券門洞,二層廊道外牆則設置五個長方形的窗洞。建築內部主體保存尚好,部分原始裝飾仍得以繼續保留。

王寵惠故居

位於上海安福路284號紅樓,是原民國外長王寵惠故居,屬於花園住宅,建於1937年,是一座占地8000平米的英國式風格花園住宅。紅瓦坡屋頂採用折形屋面,錯落豐富,帶有老虎窗,二層牆面部分露明木構架。底層面向草坪綠地部分為大面積落地窗,上面是二層的大露台,對室外的景觀空間有良好的視野。建築立面簡潔,外牆平整,材質統一,整體風格輕鬆活潑。

菲律賓駐滬領事館曾在此辦公。1949年後,長期以來這兒是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日常工作場所,該院建於1950年,1954年併入華東話劇團,文革期間與上海青年話劇團合併後稱上海話劇團,1978年恢復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原建制,後改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2004年這裡曾發生過一場火災,大火燒毀了2、3樓。現在的安福路284號現存的建築是後來復建的。雖然原建築已被大火燒毀,但復建後的洋房但依舊美麗。

安德羅夫住宅

安福路255號,建造於1930年。每個路過安福路的人,應該都被安福路255號它哥德式城堡的北立面吸引過。我也不例外,還曾經進入樓的內部去看過,只是可能是年代久遠的關係,又因住入了72戶人家的緣故,顯得特別的擁擠和雜亂,如果是雨天進去還會散發著一股濃濃的味道,不好聞。

說真的,這裡的洋房外觀雖然非常有藝術性,也曾經代表當時的貴族身份。但是,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不是一個理想的住所,適合觀賞,紀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xLlYWwBUcHTFCnfTn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