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下稱《綱要》)。
規劃期為2021年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綱要》勾勒出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其中,山西看點不少。
依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結合未來交通運輸發展和空間分布特點,我國將重點區域按照交通運輸需求量級劃分為極、組群和組團3類。
其中,包括山西省中部在內的9個地區作為組團。《綱要》提出,按照極、組群、組團之間交通聯繫強度,打造由主軸、走廊、通道組成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
- 在6條主軸中,京津冀-成渝主軸分為2條路徑,都經過太原。
路徑一 為北京經石家莊、太原、西安至成都。
路徑二 為北京經太原、延安、西安至重慶。
- 在7條走廊中,京藏走廊分為2條路徑,這2條路徑或支線都經過山西省。其中:
路徑一的支線為秦皇島經大同至鄂爾多斯。
路徑二為青島經濟南、石家莊、太原、銀川、西寧至拉薩,支線為黃驊經忻州至包頭。
- 在8條通道中,二湛通道經過山西省:
二連浩特經大同、太原、洛陽、南陽、宜昌、懷化、桂林至湛江。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實體線網裡程29萬公里左右,其中:國家高速鐵路5.6萬公里、普速鐵路7.1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6.1萬公里、普通國道7.2萬公里;國家高等級航道2.5萬公里。
山西是全國交通強國建設第二批試點省份,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山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隨著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建設完善,我省將建立起立體聯網、內外聯通「兩縱四橫一環」綜合運輸通道,形成多式聯運、有機接駁「一主三副多極」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格局。
令人矚目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受到全國上下廣泛關注。一座城市的交通區位,決定著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關乎著人口是流入還是流出,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勾畫了中國交通發展藍圖,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發達領先地區,與新上鏡的成都、重慶,構成交通網的4極,中心相交叉的區域是武漢,圍合成為最重要的骨幹軸線,能在這裡謀求一席之地的城市,必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山西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中的新地位如何?簡要來說,將受益於1條主軸、1條走廊、1條通道。其中,主軸為一級、走廊為二級、通道為三級。
作為全國最重要6條交通主軸之一的西北軸,承擔著北京輻射西北方向,向西安、成都、重慶延伸的交通主軸,從山西北中南部穿越進入陝西西安,忻州、太原、臨汾、運城享有地利。
另一條是京藏走廊,自青島向東,跨山東、河北一路貫穿山西中部的交通走廊,連接陽泉、太原、呂梁,抵達陝北銀川,過青海西寧目的地終點拉薩。
還有一條二湛交通通道,縱觀南北從二連浩特到湛江,將大同、忻州、晉中、長治、晉城連接在一起。
至此,可以說全山西的11座地級市,有10座城市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地位得到確認,只有朔州游離在國家交通骨幹網之外。
受益最多的當屬省會太原,3條交通大動脈彙集於此,東西南北四通八達,其中跨入西北主軸更有里程碑意義,這必然將增強太原的輻射吸引力,未來成為成都重慶西安進入北京天津雄安超市城市群的主通道,徹底改變現在繞行鄭州石家莊的路線。
忻州則是受益第二的城市,因為從山西經雄安進京必過忻州,成為北京向西北輻射,距離山西境內最近的城市,區位優勢明顯,改變從忻州進京坐高鐵要繞太原的尷尬。
以太原為龍頭的山西中部城市群,將成為唯一的交通樞紐。作為山西唯一入選中國古都的大同,則與內蒙古呼和浩特都市圈離得最近。
縱觀最大變化是,山西首次擁有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軸,告別過去沒有國家交通主幹線的尷尬。
北京連接西安、成都、重慶的交通大動脈確認途經山西,鐵路、公路、航空將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流、物資流和資金流,給山西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徹底改變西安、成都、重慶進京繞行鄭州、石家莊的交通格局。
同時,也終結了山西一直未能融入國家交通主幹網的歷史,改變黃土高原山區交通不便的傳統觀念。另外一條走廊、一條通道,則與過去規劃基本相同,並沒有太大變數。
來源:太原日報 、山西信息今日頭條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u0uIHgB9wjdwRpvL4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