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6+Mesh、布局未來,華碩靈耀AX6600評測:十種測試+Mesh普及

2020-05-12     十八線老編

原標題:WiFi 6+Mesh、布局未來,華碩靈耀AX6600評測:十種測試+Mesh普及

Mesh路由的由來:

如果你關心的只是臥室(或者客廳等單一某個房間)是否有靠譜的WiFi信號,那麼Mesh路由對你來說確實有點為時過早。看到這大家不要嘲笑,因為目前絕大多數普通用戶對家庭WiFi真的就只有這樣簡單需求(想想我們的父母輩)。

但多數並不代表一切,尤其是當下90、00後的後浪群體,他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如同一日三餐,他們要求整個房子都有絕佳的WiFi信號覆蓋,他們要求家裡每一個角落的智能家居設備都能穩定聯網,他們要求在家中任意走動,而手裡的王者榮耀卻不會出現高延時,他們要求穿牆後也不用擔心信號出現大幅度衰減。

要解決「他們」的這些痛點問題,尤其是那些大戶型的「他們」,Mesh路由就在這樣的使命下應運而生,或者說新的全屋WiFi網絡系統由此誕生。

全屋WiFi網絡方案如何選擇?

單個合規的路由WiFi信號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著嚴格的標準(中國標準最嚴厲),這就與全屋WiFi信號覆蓋形成矛盾。所以需要另尋它路,而截至目前民用全屋WiFi網絡一共只誕生了三種方案(商用方案暫不討論)。

第一種方案:無線中繼或橋接,優點是部署簡單價格便宜;缺點是體驗差,無法漫遊;

第二種方案:AC+AP,優點是穩定性好,酒店多數使用這種方案;缺點是必須提前布線,後期升級可能性低;

第三種方案:Mesh網絡,優點是部署簡單靈活(可有線可無線),無感漫遊;缺點是市面假Mesh路由較多,高端Mesh產品價格較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Mesh是綜合了無線中繼或橋接與AC+AP兩個全屋WiFi方案,充分攝取了無線中繼或橋接方案中靈活配網的優點,既能有線布網也能無線布網,並且後期不管是單個Mesh節點升級還是節點數量優化都能靈活處理;同時還集成了AC+AP方案無感漫遊的優點。

除了以上這些傳統優點外,Mesh其實還具有另一殺手鐧——強大的糾錯能力。第一:Mesh網絡是「多跳(multi-hop)」網絡,節點除了與主路由通訊外還可以和其它節點通信,所以當節點與主路由之間的通訊被切斷,節點可以立馬與周邊的節點路由建立通信;第二:當一個節點或者主路由接入的設備過多、負載過高時,Mesh網絡可以根據每個節點的通信負載情況動態地分配通信路由,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節點的通信擁塞;第三:我們都知道無線傳輸距離越短速率衰減越小,在Mesh網絡中,一個節點不僅能傳送和接收信息,還能充當路由器對其附近節點轉發信息,隨著更多節點的相互連接和可能的路徑數量的增加,總的帶寬也大大增加。

總結起來一句話,Mesh網絡的節點越多,它的優勢會越明顯,所以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多增加節點路由以獲得更好的全屋WiFi網絡環境。

講了這麼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這三種全屋WiFi方案怎麼選才是最重要的。下面也做一個簡單的建議。首先方案一可以直接放棄,因為這種方案的體驗太差,已經被時代淘汰。

如果說你家的裝修已經很完善且短期不會重新裝修的話,每個房間已經有布網線的話,那麼方案二和方案三可以任選,但如果從長遠考慮的話,還是建議選方案三;如果每個房間沒有布網線呢?那麼幾乎沒得選,只有方案三。

如果說你的房子正在裝修或者還未裝修,強烈建議布網線,並且是6類網線起,有條件的話上超6類網線(需要接地做屏蔽哦)。有了網線就回到了上面情況。

Mesh路由該怎麼選?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一樣,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偽Mesh路由產品,大家在挑選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首先需要認準大牌,雜牌或者價格太便宜的Mesh產品慎選。

其次即使是真Mesh路由產品也有區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號雙頻與三頻的區別。如果說家裡是有線組Mesh網絡的話,雙頻的也還湊合,但若是無線組網,雙頻會因為節點間的信號傳輸會與移動終端信號傳輸互相爭搶資源而導致傳輸速率下降,三頻Mesh路由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因為它會將其中的一個5G信用於節點間的數據傳輸,有效避免上述爭搶資源的情況。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對Mesh網絡有了基礎了解,下面就落地到華碩靈耀AX6600Mesh路由(兩隻裝)來具體說說家庭Mesh網絡的布局,當然大家也可以把它當做是靈耀AX6600Mesh路由的評測內容來看。我之所以選用靈耀AX6600,除了它是最新的WiFi6路由之外,最重要的是在有線組網上靈耀AX6600都配備2.5Gbps的WAN口,可以輕鬆跑滿家庭千兆(雖然我家還沒升級到,但後期一定會升);而在無線組網上,華碩靈耀AX6600利用的是第三頻WiFi6 160MHz 5G信號作為Mesh回程信號。不管是有線回程還是無線回程,華碩靈耀AX6600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當下性能最強悍的Mesh產品了。

開箱曬物:內置天線+金屬拉絲工藝

華碩的傳統向來不吝嗇包裝,靈耀AX6600作為華碩最新的旗艦級Mesh路由,其包裝自然是分外重視。整個包裝在色調上採用了華碩家族式的灰褐色,三圍尺寸達到了42.5*24.5*14.8cm,對於一款路由來說,這樣的尺寸足以躋身「超大杯」地位。

包裝正面比較簡約,中心位置是產品名稱,但整個字體採用了燙銀工藝印刷;產品名稱往下則是產品的渲染圖,做了UV高光處理;細看的話會發現整個背景是以同心圓為主要紋路的漸變底紋。可以看出華碩此次在包裝上已經用上了多種工藝,高端產品的既視感撲面而來。

正面左下角印刷有510平方米的信號覆蓋範圍字樣,可以看出華碩靈耀AX6600的主打功能是大戶型WiFi覆蓋,而這也是Mesh路由的精髓所在。

背面則與以往的華碩路由相似,有簡單介紹靈耀AX6600的四大功能特色:最新的WiFi6技術、便捷的App管理、貼心的預組網設定以及AiProtection Pro安全防護技術。

按照傳統,在包裝盒的左側可以找到詳細的產品參數,參數後面再做詳細介紹,這裡就不贅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先查看圖片。

本以為包裝部分到此結束,但是在我真正第一次開箱的時候再一次找到了小驚喜。不同於以往的天地盒設計,此次的華碩靈耀AX6600將包裝上蓋和底盒做了連體設計,輕抬上蓋即可緩緩打開包裝,取出產品緩緩下拉上蓋又可以合上。讓整個開箱過程變得相當具有儀式感。也許就是從這些小細節中才能發現品牌向用戶傳達的情懷以及PM的用心。

包裝內的物件算不上多,兩隻一模一樣的華碩靈耀AX6600,儘管是Mesh路由的雙支裝,但是華碩並沒有做主副之分。除此以外還有兩個經典的華碩電源適配器、一根長度約1.5m的屏蔽網線和一份使用指南。

關於網線上的標註,大家可以簡單了解下,例如華碩靈耀AX6600自帶的網線標註的是"DATE CABLE FTP 26AWG 4PAIRS AWM PVC 75℃ EIA/TIA 568B",從標註上並沒有直接說出這根網線是幾類,但是從標註的信息和經驗可以得出一些信息:

DATE CABLE:英文網線的意思;

FTP:鋁箔屏蔽網絡線;

26AWG:26是指導體規格(英寸計),數值越大則芯線越小,反之數值越小則芯線越大;

4PAIRS:是指4對,一對為2根;

AWG:美國電線標準的簡稱;

PVC:是指線被的材質;

75℃:是指耐溫;

EIA/TIA :是指美國電子工業協會/電信工業協會;

從去年開始,華碩的電源適配器就做了重新設計,個頭更小,但輸出規格沒有變化,依舊是19V/1.75A,總線長達到了2.3m,同時自帶一個理線帶。足夠的長度可以讓我們更自由的擺放路由,而理線帶則可以很好地收納。

下面來說說華碩靈耀AX6600的外觀,因為兩隻一模一樣,所以只以其中一隻來講解。從個頭上來說,華碩靈耀AX6600算不少小巧,三圍尺寸為16*7.5*16.1cm;顏值上可以說很精緻,有一定的設計感,但是我手上的是黑色版本,所以整體仍具有一股電競風,看到網友分享的白色版本更具家居風,從個人審美來說,感覺白色更適合智能家居。

華碩靈耀AX6600為內置天線設計,整體造型為橢圓柱狀體,同時各個邊緣做了圓潤處理,可以看出產品經理在儘可能的規避華碩電競路由的那種硬朗風。畢竟靈耀AX6600作為一款Mesh路由,更多的是擺放在家中的各個角落,百搭的造型會讓它更容易融入家居環境,同時讓產品更具有一些親和力。

路由正面和背面局採用了大面積的豎條紋金屬拉絲工藝,增加了不少整體質感。正面底部鑲嵌有有一顆金色的「ASUS」Logo(材質應該是金屬),Logo往下則是一個電源指示燈。

背面底部集中布局有各種接口,從左往右分別是DC電源接口、蹺蹺板式電源物理按鍵、3個千兆LAN口,一個2.5G/1G WAN口和一個USB 3.0接口。如果是作為單只路由來說,LAN口數量並不算多,甚至有些少,但是作為Mesh路由來說,這個數量已經不算少了;並且2.5Gbps WAN口的加入,讓那些千兆入戶的土豪們終於可以完全壓榨出寬頻的全部「油水」,不用再吐槽我家千兆網沒法用了。為了用戶更好的區分WAN/LAN口,在網口上分別做了黃色和藍色的標註。

接口頂部隱藏有大面積的散熱格柵。

路由的兩側是大面積的散熱格柵。細看的話,整個格柵做了一些小設計,外層是大的豎條紋,與正反面的豎條紋金屬拉絲相呼應,為避免格柵縫隙過大,內部還增設有錯落不一的橫向格柵。

靠近機身底部做了內凹設計,從顏值上說,這樣的內凹設計能夠增加產品的立體感;從散熱上說,內凹部分的鏤空設計可以讓冷空氣從底部進入,而熱空氣可以從頂部流出,形成風道。

整個底部被一整塊微微凸起的矽膠墊覆蓋,中心位置貼有一張產品標籤,左右各有一個按鍵,分別是WPS按鍵和重置按鍵。

最後來說說靈耀AX6600的頂部設計,頂部可以簡單的理解成農村老家的「煙囪」設計,外圍的內凹縫隙能夠讓底部流入的冷空氣受熱後快速的從這裡流出,起到散熱作用。不過這樣的設計也有一個小缺點,長時間使用可能會積灰。

頂部中間位置的蓋板做了同心圓的金屬拉絲工藝,再一次與正反面相呼應,同時提升整個路由的質感。華碩靈耀AX6600的開箱曬物篇到此結束,下面進入實際體驗和相關測試環節。

硬體參數:實用型選手

處理器:2.4GHz&5GHz-1頻段博通BCM6755處理器 (博通最新64位四核CPU處理器,支持2路2x2 802.11ax雙頻WiFi);5GHz-2頻段博通BCM43684處理器,支持4路802.11ax,速率可達4800Mbps;

內存:256MB Flash&512 MB RAM;

天線:內置6天線設計;

LAN口:數量3個,全千兆;

WAN口:數量1個,2.5Gbps/1Gbps;

發送/接受:2.4GHz 2*2;5 GHz 2*2 5 GHz 4*4

電源輸入:DC19V/1.75A(最大);

支持數據傳輸率:

801.11ac(WiFi 5)2.4Ghz :500Mbps;

801.11ac(WiFi 5)5Ghz-1 :1083Mbps;

801.11ac(WiFi 5)5Ghz-2 :4333Mbps;

801.11ac(WiFi 6)2.4Ghz :574Mbps;

801.11ac(WiFi 6)5Ghz-1 :1201Mbps;

801.11ac(WiFi 6)5Ghz-2 :4804Mbps;

(koolshare論壇大神的拆解圖)

這裡要重點說下天線布局和無線速率。從官方介紹上就可以看到靈耀AX6600的天線分布很奇特,其中有四根垂直,兩根傾斜45度。垂直的四根天線中,有兩根是2.4G與5.2G復用天線,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的讓每一根天線都達到干擾最小化,並且信號向外輻射最全面。肯定有些小夥伴會說官方可能有水分,其實從koolshare大神的拆機圖上可以驗證這一點。

再來說說速率,在WiFi 下,2.4GHz+5GHz-1+5GHz-2=574Mbps+1201Mbps+4804Mbps=6579Mbps≈6600Mbps,現在知道AX6600命名如何由來了吧。

體驗:支持網頁+APP設置

作為華碩路由,靈耀AX6600同樣配備的是高端路由玩家再熟悉不過的梅林圖形化操作介面,後台地址還是熟悉的192.168.50.1,聯網過程還是熟悉的傻瓜式操作。在配網過程中,由於華碩靈耀AX6600支持最新的WiFi 6(802.11ac),所以會有一個啟用「802.11ac」模式的設置項,默認狀態下是開啟。

作為一款新產品,靈耀AX6600固件的更新頻率不低,所以在入手後最好第一時間檢查下是否有新的固件,新固件往往會更加穩定,同時修復了一些已知的Bug,例如我在寫這篇內容的時候靈耀AX600的最新固件是3.0.0.4.386_25224。

用過華碩路由的小夥伴對華碩網頁後台都相當熟悉,這裡就不再贅述,因為真的要講清楚需要單獨寫一篇萬字體驗,這裡只說下華碩靈耀AX6600的一些特殊項。

華碩靈耀AX6600支持2.4GHz、5GHz-1和5GHz-2三個WiFi信號,但是默認下5GHz-2是隱藏的,因為華碩在設計之初就是將5GHz-2用於Mesh路由無線回程,對路由不是很精通的小夥伴不建議去手動打開,即使真的要使用5GHz-2信號,也強烈建議只在有線回程下使用。

如果要手動開啟的話只需要在「無線網絡」設置項下切換到5GHz-2信號,並選擇「隱藏SSID」的「否」選項,即時開啟後,此時的5GHz-2無線名稱,密碼是無規律的一長串,可手動重新設個需要的。

在默認情況下(不管5GHz-2是否隱藏),5GHz-2的頻寬只支持20/40/80MHz,也就意味著主路由和節點路由之間無線回程的連結速率只有4x4 80MHz 2400Mbps,如果要想上到160MHz,那麼也必須手動設置需要在「無線網絡」高級選項中找到「地區」,手動切換到「美國」,才能開啟160MHz(160MHz頻寬需要連續的8個信道)。

但需要注意:某些地區(例如機場附近等),即使切換到了美國地區,但信道設置為自動,此時路由的信道自動選用的較大時,例如跑在149信道,在國內是不支持160MHz的,理由是160MHz頻寬需要連續的8個信道,需要手動選擇支持160MHz的信道。

用過華碩路由網頁設置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裡面的設置項應該是所有路由品牌最全,也是最複雜的,但是好在華碩早已將一些高階設置做了默認設置,對於小白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對於高端玩家則有更多的調製空間。下面重點來說說華碩路由的APP端(ASUS 路由器)設置,雖說ASUS 路由器 APP端的設置項相對網頁端要精簡不少,但是與其它路由品牌相比還是相當的專業。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些應用商店存在兩個版本的ASUS 路由器 APP,其中一個是較老版本,而另一個正常版本的最新的版本號是2.0.0.5.56,APP會提示,大家可確認是否更新。

如果是通過APP端來配網,直接點擊「+」來添加路由,但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路由系列,AX6600屬於靈耀系列也是華碩路由的新系列,需要正確選擇。接下來的過程就幾乎是全自動。

APP介面做的非常的具有科幻感,同時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能直觀的看到Mesh網絡的組網情況,有線回程還是無線回程,每個節點路由下的連接終端以及詳細情況。

Mesh組網:全自動,降低門檻

華碩靈耀AX6600的Mesh組網非常的簡單,採用一鍵智聯組網,幾乎是零門檻,只需要將兩隻路由正常通電,主路由WAN口連接上網線,路由會自動發現身邊的節點並提示有新的節點路由,我們只需要點擊配網即可組成Mesh網絡,全程無需干預。

靈耀AX6600會優先組無線回程Mesh網絡,如果想切換到有線回程,只需要通過網線連接主路由的LAN口和節點路由的WAN口,會自動切換到有線連接,拔掉網線又會自動回到無線回程。

關於無線回程基本沒啥可以說的,隱藏的5GHz-2信號作為專用回程,此時我們只需要通過查看節點路由的電源指示燈顏色就能分辨出Mesh組網的情況。白色即表示一些正常,紅色則表示連接中斷,黃色為無線回程信號弱。

有線回程就很有意思了,因為現實中多數人會選擇把撥號路由放在多媒體箱,在不重新布線的前提下很難實現主LAN-節點WAN的有線回程。目前koolshare論壇大神已經實測出也可以AX6600路由—交換機—節點AX6600路由(並不是所有交換機都支持)形式組有線回程Mesh。

但是更多人希望是上級路由—交換機—主/節點AX6600路由模式來組有線回程,但經過實測目前這種方式還沒法實現有線回程。

目前華碩靈耀AX6600套裝為兩隻裝,如果用戶手裡有其他的華碩路由,也是可以通過華碩的AiMesh技術,拓展MESH組網。

單個路由信號測試:實戰80平小家

測試環境:建築面積為81平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裡的深褐色為承重牆。單個華碩靈耀AX6600路由(另一個未通電)放置在圖中紅色標註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F。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F點為樓層的電梯口,距離入戶門約6米左右,但是中間隔有兩層牆。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和F點均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要求生活陽台和電梯口有網絡呢?等電梯沒網絡,手機還沒法自動切換到「流量數據」,這樣的窘狀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而我家在27樓,上班高峰期等電梯的時間通常比較久;生活陽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機(需要聯網)、吸頂燈(需要聯網)等設備,所以也需要網絡。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Intel AX200網卡 ThinkPad(WiFi6網卡);

信號強度:國別代碼美國,為了讓5G-2信號能夠跑在160MHz上;

測試網絡:電信200M光纖;

(2.4G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5G-1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5G-2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在2.4G下,儘管在6個不同位置信號出現了波動,但信號強度依舊處於正常範圍內,正常的通訊是可以的;但是不管是5G-1還是5G-2信號在E和F點均出現了較大的衰減,此時正常的通訊已經會受到影響。從信號強度對比圖來看,2.4G的穿牆(繞牆)能力要明顯優於5G頻段。突顯2.4G穿透能力強的物理特性。

(2.4G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5G-1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5G-2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從速度測試上也能清晰的看到各個位置的網絡狀況,ABCD四處在5G-1和5G-2信號下基本是全速狀態,而E、F兩處的網速都有50%較大衰減。2.4G信號下速率較小是因為協議帶寬和測試手機的瓶頸問題,但是上行也基本達到了全速(30Mbps/s)。在做SpeedTest測速中發現,2.4G信號下測速的穩定性還有待提高,不同地點的測速波動較大。由於5G-2信號是在160MHz,從實際測速上能明顯的看到要優於5G-1信號。

其實只要下行速度超過200Mbps/s,上行超過30Mbps,基本就可以斷定速度已經達到了滿速,

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下行速度超過200Mbps之後就很難斷定是因為路由信號衰減而造成的速度下降還是因為電信光貓自身的壓製作用。

說幾個注意事項:

1、市面上的絕大多數WiFi5手機可能搜不到160MHz下的5G-2信號。原因很簡單,國內WiFi5手機為了縮水(國際版也可能為了符合國內規範而做了限制)幾乎都沒法識別出國內以外的信道,目前中國WIFI設備在5GHz下可以使用的信道有36,40, 44, 48, 52, 56, 60, 64, 149,153, 157, 161, 165。而5G-2信號要想開啟160MHz則必須是在100-140信號上。

2、為什麼5G-1信號不支持160MHz,因為負責5G-1信號的處理器不支持;

3、5G-2信號為何不運行在36-64的低頻信道上,因為5G-1已經是低頻信號了,運行在36-64的低頻信道上,為避免干擾(避免自己和自己打架),5G-2隻能運行在高頻信道上;

4、在國內不建議強制開啟160MHz,即使開啟也需要開啟DFS監測下能否運行在100信道上;

Mesh無線信號覆蓋測試:實戰80平小家

華碩靈耀AX6600主打Mesh網狀網絡技術,所以接下來我會將兩個設備進行Mesh組網測試,考慮到大家目前使用Mesh組網多數都是無線組網方式,所以這一次僅針對無線組網進行相關測試。

測試環境:建築面積為81平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裡的深褐色為承重牆。一個主路由華碩靈耀AX6600放置在圖中紅色小圓點標註位置,另一個副路由Mesh Router放置在圖中橙色小圓點標註位置,最後Mesh Poin放置在圖中橘色小圓圈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F。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F點為樓層的電梯口,距離入戶門約6米左右,但是中間隔有兩層牆。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和F點均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要求生活陽台和電梯口有網絡呢?等電梯沒網絡,手機還沒法自動切換到「流量數據」,這樣的窘狀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而老編家在27樓,上班高峰期等電梯的時間通常比較久;生活陽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機(需要聯網)、吸頂燈(需要聯網)等設備,所以也需要網絡。

負載情況:30+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傳輸區域:美國,為實現5G-2信號跑在160MHz上;

測試網絡:電信200M光纖;

WiFi信號:此時的5G-2信號會默認作為專屬回程信號;

(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從單個路由5G信號強度和Mesh網絡5G信號強度的對比圖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房間每個位置的信號狀況,E(生活陽台)和F(電梯口)三個位置的信號有了明顯好轉,信號強度要遠遠超過單個路由。之所以這樣自然是移動終端自動漫遊到了更好的信號源上。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B、C三點,不管是單個路由還是Mesh組網網絡,上行和下行均達到了滿速狀態;在E和F點,測試終端的信號自動切換到節點路由上,信號強度大幅度提升,速度也完全跑滿了我家的帶寬,按照經驗來說,此次華碩靈耀AX6600Mesh組網採用的是無線回程,速度應該會有所衰減,但從實際測試來看,依舊是滿速,看來160MHz下的4800Mbps無線回程帶寬很充裕沒遇到瓶頸。

Mesh信號漫遊測試:無感漫遊

漫遊除了改善家中各個位置的信號狀況,其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那就是信號漫遊時的網絡狀況,例如我們在《王者榮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從主臥到生活陽台去拿個物品,此時的走位一定會出現信號切換,如果漫遊效果不佳的話,延遲掉線是必然的,所以接下來也簡單測試下華碩靈耀AX6600漫遊時的具體表現。

測試環境:建築面積為81平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裡的深褐色為承重牆。一個主路由華碩靈耀AX6600放置在圖中紅色小圓點標註位置,另一個副路由Mesh Router放置在圖中橙色小圓點標註位置,最後Mesh Poin放置在圖中橘色小圓圈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F。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F點為樓層的電梯口,距離入戶門約6米左右,但是中間隔有兩層牆。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和F點均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要求生活陽台和電梯口有網絡呢?等電梯沒網絡,手機還沒法自動切換到「流量數據」,這樣的窘狀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而老編家在27樓,上班高峰期等電梯的時間通常比較久;生活陽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機(需要聯網)、吸頂燈(需要聯網)等設備,所以也需要網絡。

負載情況:30+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傳輸區域:美國,為實現5G-2信號跑在160MHz上;

測試網絡:電信200M光纖;

WiFi信號:此時的5G-2信號會默認作為專屬回程信號;

走位情況:從D——B(第一次漫遊),B——E(第二次漫遊),E——A(第三次漫遊),E——A(第四次漫遊),A——F(第五次漫遊);

第一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2.4G信號,耗時54ms;

第二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2.4G信號切換到副路由(戶型圖橙色圓圈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52ms;

第三次漫遊:副路由(戶型圖橙色圓圈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2.4G信號,耗時57ms;

第四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2.4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56ms;

第五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圓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副路由(戶型圖橙色圓圈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58ms;

而整個漫遊過程中,丟包率為0。

隨後我又對王者榮耀的網絡延時做了測試,按照上面同樣的走位(以獲得類似的漫遊情況),整個測試過程中,最大延時達到了191ms,平均延時是37.14,網絡抖動13.54,丟包率依舊是零,這點甚是滿意。

單個路由吞吐量測試:

將華碩靈耀AX6600與Intel AX200網卡天線放在相距50cm的位置,中間沒有遮擋物。在這樣的環境下,5G-1信號(80MHz)協議速率為1.2Gbps,5G-2信號(160MHz)協議速率為2.4Gbps。

為了更好的展現華碩靈耀AX6600的吞吐量,我也通過IxChariot6.7做了一份不完整的測試:

測試環境:

無線客戶端:Intel AX200

無線服務端:Intel AX200

有線客戶端:千兆網口

有線服務端:千兆網口

系統:均是Win10專業版,關閉所有防火牆;

測試軟體:IxChariot6.7

測試腳本: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scr

Lan to Lan(單向單線程&十線程)

Lan to Lan(雙向單線程&十線程)

5G-1 to Lan(上行單線程&十線程)

5G-1 to Lan(下行單線程&十線程)

5G-1 to Lan(雙向單線程&十線程)

5G-1 to 5G-1 (單向單線程&十線程)

5G-1 to 5G-1 (雙向單線程&十線程)

由於5G-1信號只能在80Mhz頻段下工作,而5G-2卻可以在160MHz下運行,所以再額外做一份5G-2下的吞吐測試。

5G-2 to Lan(上行單線程&十線程)

5G-2 to Lan(下行單線程&十線程)

5G-2 to Lan(雙向單線程&十線程)

5G-2 to 5G-1 (單向單線程&十線程)

5G-2 to 5G-1 (雙向單線程&十線程)

數據匯總,以上就是整個吞吐量測試,數據僅供參考,因為每次測試都會受到環境、設備等多方因素影響。

文件傳輸測試:

無線客戶端:Intel AX200

無線服務端:Intel AX200

有線客戶端:千兆網口

有線服務端:千兆網口

系統:均是Win10專業版,關閉所有防火牆;

文件:單個RAR文件;

LAN to LAN

5G-1 to LAN(讀取)

5G-1 to LAN(寫入)

5G-1 to 5G-1

5G-2 to LAN(讀取)

5G-2 to LAN(寫入)

5G-2 to 5G-2

數據匯總,以上就是整個文件傳輸實測,數據僅供參考,因為每次測試都會受到環境、設備等多方因素影響。

路由USB測試:USB 3.0

華碩靈耀AX6600自帶一個USB3.0接口,利用這個接口可以實現諸多功能,最簡單的是區域網的文件共享,還可以搭建私有雲盤,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小夥伴可以自行嘗試各種用法,下面將NTFS格式的EX1掛在USB 3.0接口下,測試AX6600的USB 3.0接口的讀寫速度。

千兆網口有線讀取

千兆網口有線寫入

Intel AX200 5G-1信號無線讀取

Intel AX200 5G-1信號無線寫入

總結:勇做最強路由,嘗鮮新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Mesh路由並不少見,WiFi6路由今年也如雨後春筍,但是WiFi6的Mesh路由套裝卻少之又少,華碩靈耀AX6600採用WiFi6+Mesh組合,無疑是強強聯手,結合最新的兩大WiFi技術,以此來解決大戶型的全屋WiFi覆蓋問題。

除了運用WiFi6和Mesh技術外,華碩在靈耀AX6600機身上加入了2.5Gbps網口,讓千兆帶寬用戶能夠充分發揮千兆的實力,對於家中有NAS的小夥伴來說也是一大福利,內網傳輸速率能夠得到提升;在Mesh無線組網上利用WiFi6的高速率屬性能夠讓回程速率得到充分保證。

總體來說華碩靈耀AX6600是一款有技術、有實力、有顏值的產品,但作為新品,還是有一些值得優化的地方:

1、目前2.5Gbps只是WAN口,是否可以做到WAN/LAN口自識別,以此來提升內網有線傳輸速度;

2、有線回程的兼容方式過少,希望能拓展成各種網線布局

3、5G-2信號支持使用160MHz ;而5G-1不支持160MHz頻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OYPJ3IBnkjnB-0zqv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