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出成績的第二天。
三年前的今天,也和各位考生一樣,仔細地檢查自己有沒有帶欠東西後,走出家門,迎接自己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天考試。
三年後的今天,我坐在食堂淡定地吃著早餐,看著手機上推送的一條條與高考相關的消息,嘗試著找回曾經自己經歷過的那種感覺。
然而,似乎有太多東西已經湮沒在時光之中,成為一段段模糊的回憶。
1,
對於高考試卷的考題內容,我早已忘光,只能依稀記得,那天天氣很好,太陽也很曬,教室里的風扇呼呼地吹散著惱人的暑氣,還有自己身上的焦慮。
中午回家,父母很默契地沒有問我考試的事情,做的飯菜也和平常一樣,似乎今天不過是那三百多個高三生涯的普通一天。
吃完飯後沒有趁著還有時間趕緊多複習一點,而是躺上床稍微午睡了一會兒。
該學的,這一年都已經學完了;
該背的,前幾天都已經記牢了;
考完的科目,再也不想去糾結自己哪裡做錯;
保持平常心,不求有所突破,但願正常發揮。
父母到了時間叫我起床,但我其實根本沒有睡熟,爬下床收拾好東西,最後一戰,我來了!
2,
考試結束的提示從廣播里響起,雖然覺得試卷仍有多拿幾分的餘地,帶也唯有放下筆,等著監考老師過來收答題卡和試卷。
同學們慢慢地走出教室,有的人左右張望,希望能找到幾個熟悉的身影,有的人一路向前,自顧自地走出校門。
就這樣,全部都結束了?
總感覺這個謝幕表演與自己所想像的劇本有所不同,我原本以為我會興奮,或者哭泣,會撕書發泄,或者和朋友出去狂歡,會找老師感謝,或者趴在父母懷中痛哭,但最後都沒有。
那天下午,走在那條無比熟悉的放學路上,金色的夕陽灑在身上,初夏的溫熱讓我臉上泛出一層汗珠。轉身回望校門,將高三一年來所經歷的一切辛苦和努力化作嘴角浮起的微笑。
高考終於結束了?高考原來不過如此。
鮮花或者淚水留到明天再說吧,此刻我只知道,在家裡,媽媽已經熬好了排骨湯,煮了我最喜歡的幾道菜在等我。吃完飯後,洗個熱水澡,早早上床睡覺,不用擔心還有試卷沒做,不用糾結有哪些數學題自己沒搞懂,不用再早起背單詞、課文。
一切,都結束了,連同我最好的那份青春。
3,
提到青春作品,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熱衷於將目光鎖定於中學時代。
在這個躁動的年紀里,我們有進入大學這個統一的目標和焦慮,有在放學路上聊個不停的知己好友,有對未來自己將變得如何的各種想像,還有那份開始騷動並無處安置的荷爾蒙。
這是一個本該充滿故事的青春歲月,但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這三年里沒有戀愛、沒有劈腿、沒有墮胎、沒有輟學,沒有國產青春片的一切狗血情節,生活中剩下的只有日復一日地「好好讀書」。
當時的自己曾經十分厭惡這種生活,厭倦了枯燥乏味的課堂和作業,厭倦了在高考的重壓下逼著自己刻苦學習的艱辛時光。當時的自己,會認為大學才會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年,沒有父母和班主任的管束,自己可以自由地去追求夢想,擁抱愛情,享受生活,這樣的經歷才配得上青春二字。
當第一次踏上離家的火車,去往那個陌生的大學校園時,我默默地對自己說:「是時候去創造自己的傳說了!」
但現實很快就為自己這個膨脹的鬥志澆上一盆冷水,在大一上學期還沒結束的時候,我便已經體會到大學的三個令人喪氣的現實:
第一,大學生還是學生身份,依然要以學業為重,不存在到了大學就可以完全不用看書學習的說法;
第二,沒有了高考這個統一且強制性的目標,人與人的差異性在日常的接觸中開始慢慢變得突出,似乎再也無法找到什麼理由去要求別人該如何生活,能獨善其身,已不容易;
第三,大多數新生對愛情的錯誤理解在於,他們以為自己高中沒能戀愛僅僅是因為學校禁止早戀。
4,
高考結束了,也帶走了我記憶里最美好的一段青春。
即使身處大學,但夢中出現最多的,還是高中時代的那棟舊教學樓,那個一颳風就塵土飛揚的破操場,那個籃筐已經生鏽了的籃球場,那張放著自己的水杯和課本,每天早上都在等待著我的靠窗倒數第二排。
那些日子裡,沒有成年人社交往來時的規矩和虛偽,沒有面對生活不得不承受的無奈和辛酸,沒有看不到出路時所感到的那份無力和自暴自棄,沒有對曾經那些墮落的生活深深的悔恨和反省。
即使每天也是任務繁重,但至少還有與自己一起努力的夥伴,有通過高考創造美好人生的天真想法,有那個始終不曾放棄、堅持到了最後的可愛的自己。
會幻想著在明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手機鬧鐘,而是媽媽的聲音,
客廳里媽媽已經煮好了白粥和雞蛋,旁邊還放著一小罐榨菜,
上學路上,遇到了最好的朋友,我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無關痛癢的內容,
突然看到前方那個背著白色書包的女生,朋友一臉「我懂的」的表情,提醒我要不要上去打個招呼,
課堂上,老師已經印好了前幾天的高考試卷,然後是隨堂測驗,讓我們檢驗下自己目前的能力,
下課後,樓上的高三教室沒有了往日的喧鬧,這才發現,高考的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屆手上,
不過,管他呢,反正還有一年時間,
不知明年自己高考結束時,又會是什麼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