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強控衛?關鍵戰一球未進,郭艾倫何時能成男籃真正領袖?

2019-09-09     聽我說球

決戰奈及利亞,事關中國能否拿到奧運資格賽,被譽為亞洲第一控衛的郭艾倫,偏偏這時選擇了隱身。關鍵一戰5投0中,沒有運動戰得分,只靠著罰球得到2分2籃板2助攻,狀態低迷被李楠棄用,只獲得15分鐘的出場時間。在男籃被淘汰後,郭艾倫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郭艾倫今年26歲,正進入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在男籃隊內,他也被看作是僅次於易建聯的二號人物。尤其在外線,郭艾倫是當仁不讓的核心,個人突擊能力強,大賽經驗豐富。

郭艾倫在參加這一次的世界盃之前,已參加過2010年世錦賽、2012年奧運會、2013年亞錦賽、2014年亞運會、2015年亞錦賽、2016年奧運會以及2017年亞洲杯。從履歷來看,郭艾倫應該步入成熟,能夠為男籃獨擋一面。但本屆比賽,郭艾倫除開揭幕戰拿下象牙海岸,以及排位賽首場對韓國隊的比賽外,其餘比賽的表現都極其低迷。

給我們印象更深刻的,不是他的突破反擊,而是郭艾倫在本屆大賽上的不足。進攻端,中投、三分、罰球都需要加強。投籃不穩,被對手的防守無限針對。粘球、突破時的路線選擇也是問題。傳球上,分球表現不好,要麼不及時要麼容易被預判,多次出現失誤。在場上,很多時候也不會審時度勢,常陷入對手設置好的包圍圈。

從數據來看,郭艾倫5場比賽,場均只能得到8.4分3.8次助攻,整體命中率34%,三分命中率18.8%,作為一個控衛,罰球命中率竟然只有62.5%。那個被人滿口讚譽的亞洲第一控衛,讓人覺得有些名不副實。

在中國男籃的陣容中,易建聯已經三十多歲,進入了職業生涯的暮年,如果郭艾倫此時以及今後不站出來,那還有誰能擔當如此重任呢?

論能力,郭艾倫早已經是 「本土第一後衛」。2016-17賽季,他場均能為遼寧貢獻19.9分4.3個籃板4.2次助攻和2次搶斷,達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2017-18賽季,郭艾倫作為球隊本土領袖,幫助遼寧歷史上首次染指CBA總冠軍。上個賽季,郭艾倫繼續提升自己的上限,場均拿下23.6分4.9個籃板5.8次助攻和1.9次搶斷,成為了呼聲最高的MVP候選者。

論威望,郭艾倫與年齡相仿的王哲林、翟曉川、丁彥雨航等人,早在國青或者國奧隊就開始並肩作戰,從始至終,他都是這一波球員的「老大」。對於趙繼偉、周琦這些更年輕的球員來說,郭艾倫就是榜樣式的存在,比他們更有話語權。

所以,易建聯之後,說郭艾倫不是這個領袖,那誰是呢?

可是,郭艾倫離這個領袖的合格線,還差得遠啊。三場生死決戰,面對波蘭因為犯規過多隻打了14分鐘,僅有6分進帳。小組賽末戰委內瑞拉,全場只得到1分,下半場多數時間被李楠棄用。昨天對陣奈及利亞,在贏球就能出線的情況下,再度陷入低迷,在15分鐘的時間裡僅有2分2籃板2助攻。

每每球隊需要郭艾倫的時候都沒能看到他的身影。而與郭艾倫同年出戰U17世青賽的波蘭球員波尼特卡,如今卻已經是波蘭男籃的核心人物。後者在本屆賽會上場均能夠拿到16.5分6.8個籃板1.8次助攻,率領球隊創造了晉級八強的輝煌成就。

一名合格的領袖,意味著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扛起球隊前進,意味著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保持冷靜,意味著你要成為隊友心目中的頂樑柱,要不斷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而這一切對於郭艾倫來說,還任重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y5PWFW0BJleJMoPMDF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