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在其APP和小程序上添加了購買火車票的業務,凡是進入該頁面的新用戶都可以領到兩張5元的無門檻優惠券。當大眾還將拼多多看成是一個優惠的購物拼團電商之時,它已經開始將業務進一步擴張到了在線旅遊。但這一步,意味著它將面對更多的競爭對手和更多的未知……
拼多多為火車票做了不少入口,無論是首頁還是搜索頁面上,都可以看到火車票的細分。同時在旅遊出行的「多多旅行」頁面上,也放出了「火車票上線」的宣傳連結。
從業務需求來說,火車票的售賣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從鐵路公司官方售票平台12306,垂直OTA平台攜程和同程藝龍,到阿里的飛豬和京東的京東旅行,都早已有了火車票業務。從佣金扣點來說,有業內人士透露,飛機票的佣金大概在2-3個點,但火車票是完全的零佣金,非常直白的不賺錢。
那麼,拼多多如今的操作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組合在線旅遊
其實,拼多多將火車票的宣傳放到旅遊頁面,已經看出窺探出它的下一步計劃,那便是在線旅遊項目和住宿的預訂服務。目前拼多多APP上的旅遊欄目被劃分為了境內、境外、景點門票和目的地玩樂,具體的項目主打更多的是符合拼多多用戶特點的東南亞爆款。
而就在9月,還有拼多多邀請旅遊商家入駐平台的消息傳來,消息稱商家可以在平台發布包括旅遊路線及商品服務、景點門票、特價酒店及公寓旅店等產品信息。雖然該消息沒有得到拼多多的回應,但這類風聲結合拼多多的火車票業務上線不難發現,拼多多正在打造完整的在線旅遊業務的可能非常大。
縱然火車票業務是實打實地不盈利,但是在引流方面的效果卻是不容小覷的。當用戶在該平台購買了火車票,勢必提高了用戶繼續留在平台挑選後續旅遊產品的可能性。這種引流,恰好彌補了拼多多雖然有巨大流量、但並無購買旅遊產品習慣的缺陷。
一旦這一缺陷被彌補,用戶的消費意識建立,從票務入手的旅遊產品引導消費鏈便完美建立起來,從中盈利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新戰場上的老對手
可是,拼多多顯然並不是首先想到這個主意的電商。阿里和美團早已從該角度下手。去年,阿里旗下的飛豬APP已經在不斷強化平台屬性,聯合眾多酒店成立聯盟,幫助其網際網路化。而且飛豬也明確表示過不會去做一個垂直OTA,只想要做一個「平台」,這就導致了拼多多和飛豬撞了「人設」,勢必未來有正面競爭的情況。
至於美團,酒店旅遊業務是其利潤中心,長期維持著90%左右的超高毛利率。這麼大的一塊蛋糕,美團自然不會甘心讓拼多多平白無故地分了去。縱然在此之前,美團和拼多多因著共同競爭對手——阿里的存在,一度可以被稱為「盟友」,但如今二者的關係顯然不會這麼和諧了。
擴張下的虧損壓力
事實上,拼多多一旦正式開闢出在線旅遊業務,不僅意味著對外的競爭愈發激烈,對內也並不全是好消息。
拼多多始終在賠錢賺吆喝,即便上市後,也始終在不計虧損地擴張自己的業務,瘋狂補貼以吸引流量。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拼多多的凈虧損金額可以排進中國新經濟公司前三,其中第一是蔚來汽車、第二是愛奇藝。雖然比2018年的排名下降了一位,但總的來說態勢並不樂觀。
圖源:燃財經
每當拼多多發布財報,都會為股價帶來大幅度的波動,一旦凈虧損過大,其股價就會大幅下跌。縱然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表示拼多多 「隨時具備了產生收入和隨時賺錢的能力」,暗示並不急於變現,畢竟他更加看重的是用戶的參與,甚至為此不惜繼續「百億補貼」的計劃。
但是在以WeWork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童話」一次次挫敗、破滅之後,瘋狂虧損只為擴張的策略,真的還能讓資本繼續心甘情願地聽下去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