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揭秘企業為什麼要做好內部公關?

2019-09-29     公關之家

本文來源丨公關之家,作者丨404號房客

在現代企業或組織的公關體系上,內部公關和對外公關處於同等重要的位置。內部公關是外部公關的基礎和前提,沒有良好的內部公關體系做支撐,就無法順暢的開展對外的公關活動。所以企業在日常的公關體系建設上,也要花精力去經營內部公關,才能帶動整個公司的公關水平和能力。

總的來說,內部公關是否到位,決定了企業或組織是否融洽和團結,也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命力和發展上限,畢竟,內部公關都做不好的企業,也別指望它能應對更為複雜的市場環境。

具體來說,做好了內部公關的企業,將享有感召力、激發力、約束力、內聚力、穩定力、對外影響力六大好處。

首先是感召力,因為內部公關旨在搭建一個全員認可的企業價值觀和理念,從多維度去極力推動廣大基層員工對自家企業形成高度認可,並產生心理歸屬和潛在的利益綁定。在這樣的公共關係上,能產生一種極強的感召力,讓所有員工自發的擁戴公司的決策和活動,在員工心智中樹立一面旗幟,對所有員工形成正向的引導作用。

第二是激發力。重視內部公關,肯定會在物質和精神上對員工進行多重激勵,包括股權、獎金、獎項、員工大會表彰等形式,包括領導團隊也會積極鼓勵所有員工奮發向上,去拼去闖,這種積極進取的內部氛圍,加上員工自身對公司的認可與擁戴,能極大的激發員工的工作潛力和創造力,去高效高質的完成工作和業績指標。

第三是約束力。企業對員工的管束力在於公司的明文規定和條律,而約束力則是靠內部公關建立起來的,體現在強有力的企業文化能對所有員工形成一種非正式、隱性的行為準則。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是依據企業價值觀進行架構的,而所有員工都將在其指引下,進行以企業效益為準則的「從眾行為」,為實現更好的企業目標和個人價值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第四是內聚力。內部員工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基礎所在,搞好內部公關,能形成一種以集體或家庭為中心的群體意識,消除內部的隔閡,增加理解和交流,優化員工間、部門間的內部關係,增強全員的公共意識,增進內部的公關配合及協調,從而強化企業的向心力和團結力。

第五是穩定力。內部公關的對象除了員工外,還有包括投資人、股東等,做好了股東的溝通工作,比如股東年會和其他信息溝通和聯誼活動,能極大的增加股東對公司的信心,增進股東對公司的感情,給與更多決策自由權,並吸引更多股東出資加碼。相反,如果股東關係惡劣,極易導致股東退股、股權轉讓,影響企業的內部穩定、股權架構和日常經營。

第六是對外影響力。良好的公關不僅能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更能優化企業的資源要素,有利於發揮出整體優勢,向外界傳達出更為積極的企業形象和精神風貌,特別是企業的內部管理、員工福利、企業特色等,能夠在行業及社會中形成持續的認知輸出,從而優化企業的輿論環境,爭取更多的輿論把控權。

既然良好的內部公關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做好內部公關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去著手:內部認知+內部協調+內部活動。只有多維度的去開展建設,才能真正改善企業的公共關係,去傳達優秀的企業形象。

一、內部認知

建立正確的內部認知,才能更好的進行內部公關。而體量越大的企業,往往內部越發複雜,需要我們從不同維度去建立準確的認知。

首先是員工個體的差異,全體員工中肯定會存在部分個體難以展開公關溝通的存在,比如性格暴躁、脾性固執、情緒易怒、內向、自閉等,需要關注他們的個體反饋,如果有需要的話,做好記錄再進行額外的溝通工作。

另外,個體差異還反應在其他方面。比如因不同的學歷、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種族或民族、不同工種、不同利益站點,可能會產生信息理解的偏差,這些情況都會形成內部溝通的障礙,導致信息和決策不被尊重和認可,從而產生誤解。

個體差異固然存在,群體差異更加複雜。比如企業上下級之間天然存在的不信任和猜忌,特別是在信息表達不夠完善、不具備立場屬性時,更容易滋生不必要的麻煩。

其他能導致群體理解差異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空間因素,缺乏面對面的溝通而以一紙生硬的公文去進行傳達;比如或動盪或繁瑣的管理層,其決策傳達都不具備穩定性和準確性,易致使信息失真;比如外界環境的混亂,也會影響內部信息及時、精準地傳達;比如溝通時態度、語言、方式的失當,也會引發溝通對象的牴觸和反感,造成各種障礙。

二、內部協調

1、引領內部認知和集體意識

要以企業所倡導的精神和文化去引導員工形成積極統一的思想和行為,通過宣傳、交流、培訓等手段將企業文化慢慢傳遞出去,而不是以強制手段去讓員工去吸收。通過員工不斷適應這種先進、積極、和諧的組織文化,會自發性的遵守不成文的規定和約束,認同集體環境下的處事思維和共同利益,去保證個人行為與組織行為的一致性,將集體利益置放於個人利益前,並積極接納企業的新方案和觀念。

2、建立自下而上的反饋渠道

在企業內部,自下而上的反饋渠道必須是完善的,公關部門要儘可能多的開闢渠道,去獲知內部人員的不同訴求和建議,並進行相關整理,再報給上級領導,進行相關落實性處理,並達成雙向溝通。員工的想法能被傾聽並執行,是一個企業尊重基層員工的最大體現,其上下級關係也會變得前所未有的融洽,內部更容易形成親密無間的氛圍,促進集體情感和向心力。

3、促進內部對企業的全面認知

從員工入職開始,公關部門就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員工對企業建立完善的認知系統,包括企業環境、職責分工、部門體系、職能架構、服務特色、產品功效、技術水平、同行競品、價值觀、企業文化等,同時,積極引導新老員工的認識和接觸,消除部門內外的隔閡,增加企業的透明度,向員工積極展示企業的發展歷程、成果、現狀和可預見的未來,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信賴、信心和了解,增進企業形象和好感度的傳達,不斷獲取內部員工認同感。

4、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從來都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是需要不斷完善和持續維護的,靠管理層和所有員工去遵守去執行,才能讓企業文化愈發濃厚有積澱。在企業文化中,價值觀、企業宗旨、企業精神等是三個最重要的維度,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形成高度的認同感和凝聚力,能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力量,能使整個企業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最大化的發揮企業有限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文化不要過於嚴肅和死板,歷史證明,積極開放的企業文化更容易長久,也能保持企業的朝氣和生命力。從領導層開始就要以身作則,做到親切待人、廣聽八方,形成和諧民主的內部溝通環境,而廣大員工則應該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積極進取,有反向感,也有集體榮譽感和信任感,自發地為企業做好事、做實事。

三、內部活動

1、利用內部媒介做好傳播活動

內部媒介包括廣播、雜誌、板報、宣傳視頻、簡報、閉路電視等,積極的利用內部媒介去傳播企業的公關報道和活動主旨,去反映企業的上升態勢和良好形象,去傳達企業的重要決策、事項和相關信息,去給予內部員工一個了解公開信息的充分渠道,去保證員工能及時了解企業關注企業進展,同時,也可以針對員工的思想、生活、工作情況進行相關報道,去增加內部活躍度和黏度。

2、開展團隊內部建設活動

企業內部的團建活動有多種形式,有聚餐、野外郊遊、團隊對抗、運動會、擴展訓練、孤島探險、訓練營、職工選拔賽等,根據大家的興趣點積極制定健康、豐富的聯誼活動,並通過團建活動增進團隊內部的感情,營造一個配合默契、協作程度高、充滿信任的集體氛圍,加強信息傳遞和溝通,強化部門內部的團隊意識,也能提高跨部門的協同能力,並能有效的壓制部分個體的抱團意識,形成一個聚合力更強的團隊。

3、完善內部激勵機制,強化員工與股東的利益

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基礎上,還需要兼顧到廣大員工和股東的利益,實現利益的合理分配,才能保證內部激勵機制的正常運轉,提升個人積極性和投資熱情。

首先在廣大員工這方面,可以積極地採取員工先進大會、座談會、表彰會等形式,去對表現優異的優秀員工進行物質、精神上的獎勵,來達到最大化的激勵效應,如發放獎金獎盃、給予職位晉升、准許參加高級培訓或進修等進行肯定、獎賞和表彰。

同時,對於表現惡劣或不合格的員工,也要適當給予警告、指正、批評或責罰,在這個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只有勤奮受到表彰,懶怠受到責罰,才能在企業內部樹立積極的風氣和正向的示範、引導作用。

在內部管理上,民主管理也是個不錯的方式,多渠道收集眾多員工的建議,積極向公眾公布經營現狀,去鼓勵士氣,提振信心,可以有效激發員工的熱情和創造力。同時,要不斷提高員工的待遇和福利水平,才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和支持力度。最後,要重視對員工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不僅收穫的是業績提升,還能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集體情感。

在協調股東關係上,也要積極打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去高效完成經營計劃,實現企業的穩定和盈利,並與股東商討多方滿意的股利分紅方案,並通過股東大會、財務報表等形式去形成定期溝通,將經營狀況及時公開透明化,維持股東們的跟投意向,增強投資信心,得到更多支持。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Bq1iW0BMH2_cNUgk5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