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區連續四年超額超進度完成拆違任務

2019-11-27     掌上龍崗

連續四年超額超進度完成年度拆除違建任務,歷史遺留爛尾樓處置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批示表揚……今年以來,龍崗區以全區集中拆除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力推進違建消化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組織開展8次集中拆除專項行動,拆除違建641.79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621.26萬平方米的103.3%。

緊盯年度目標 控新增減存量保安全

伴隨著機器轟鳴,地鐵16號線(寶龍段)所涉及的雙龍主變電所項目開始拆除,同一天拆除的還有惠鹽高速改擴建(寶龍段)、蛇嶺大道、八仙嶺公園、丹荷路一二標等項目,總拆除面積約5.7萬平方米,這是5月30日寶龍街道集中拆除行動現場的戰果;塵土飛揚中,兩台鏟車伸出強勁的「手臂」,將高壓線下的一排倉庫依次拆除,15000平方米的土地被盤活。這是8月22日發生在園山街道大康社區的一幕。今年以來,龍崗區查違系統全力以赴抓好「控新增、減存量、保安全」等查違重點工作,成效顯著。控新增方面,區街兩級不斷強化拆違防控力度,通過建立縱橫交錯的巡查防控網格,用好用活無人機查違,構築立體化防控體系。減存量方面,以全區集中拆除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力推進消化違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拆除違建641.79萬平方米,超額超進度完成年度任務。保安全方面,堅持做好對歷史遺留建築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第一時間發現、化解安全隱患。

產業類、公配類歷史遺留建築轉正是拓展產業空間和公共配套用地的重要途徑。龍崗區深入推進「三規處理」工作,從年初在全市率先頒發歷史遺留建築處理確認「第一本證」基礎上,目前已完成歷史遺留建築處理確認27棟,建築面積4.01萬平方米,繼續領跑全市。

全面梳理分類研究 破解爛尾樓處置難題

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爛尾十年,占用規劃綠地……坂田街道五和社區的兩處「最牛農民房」於今年4月得以徹底拆除,成為爛尾樓處置龍崗經驗的一個典型。龍崗區把破解爛尾樓處置難題作為服務民生辦實事的重要舉措,在全市率先啟動爛尾樓項目處置工作並初見成效。區街兩級對全區爛尾樓實施全面精準梳理摸排,逐步建立工作檯帳;分類研究處置辦法和措施,制定三年行動規劃,為推動爛尾樓處置工作提供有力組織保障。截至目前,通過調整規劃、補辦手續、沒收、拆除、城市更新等多種手段,處置消化歷史遺留爛尾樓項目33宗,釋放土地2.5萬平方米,消化存量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

龍崗消化違建工作亮點

超額:今年已拆除違建641.79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103.3%,自此龍崗已連續四年超額超進度完成年度拆違任務。

領跑:從年初在全市率先頒發歷史遺留建築處理確認「第一本證」基礎上,目前已完成歷史遺留建築處理確認27棟,建築面積4.01萬平方米,處理量持續領跑全市。

破題:破解爛尾樓處置難題,龍崗目前已處置消化歷史遺留爛尾樓項目33宗,釋放土地2.5萬平方米,消化存量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

龍崗融媒記者 劉芳菲 通訊員 王麗敏 宋偉冬

龍崗融媒編輯 鍾海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A1VrG4BMH2_cNUgm4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