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必背:科學社會主義經典必背12題

2019-09-19     搶分考研


科學社會主義經典必背

1.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兩次飛躍

(1)第一次飛躍:1848年,《共產黨宣言》問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和資本主義發展特殊規律的基礎上,科學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闡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戰略策略,科學預見了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徵,提出了從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的理論,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從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2)第二次飛躍:1917年,十月革命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注意: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應運而生。在馬克思指導下,第一國際期間大力支援各國的工人運動,支持反封建的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第一國際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與國際工人運動的結合,初步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指導地位;1871年爆發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國際精神的產兒,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但二者都不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第二次飛躍。

2.空想社會主義的貢獻與局限

(1)貢獻: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在理論上致力於社會制度的分析。他們對資本主義舊制度的批判包含著許多擊中要害的見解;對社會主義新制度的描繪,閃爍著諸多天才的火花。

(2)局限性:空想社會主義者只看到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命運,卻未能揭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經濟根源;他們要求埋葬資本主義,卻看不到埋葬資本主義的力量;他們憧憬取代資本主義的理想社會,卻找不到通往理想社會的現實道路。

(3)根源:空想社會主義「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但不是科學的思想體系。空想社會主義的不成熟的理論,是同當時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

3.十月革命勝利與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的意義

十月革命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闢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首先,它將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開啟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其次,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革命運動。再次,它激勵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壓迫民族解放鬥爭的新高潮。最後,它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推進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

4.列寧的新經濟政策

在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初期,特別是實行新經濟政策期間,列寧對蘇維埃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深刻的理論思考,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論述。

(1)把建設社會主義作為一個長期探索、不斷實踐的過程。

(2)把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條件下,利用商品、貨幣和市場發展經濟。

(4)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

(5)列寧還指出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闡明了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列寧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俄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貢獻,也是他留給後人的最寶貴的思想遺產。

5.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1)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成功解決了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系列基本問題,豐富和發展了列寧關於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和實踐。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這不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和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

6.正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

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基本遵循。

正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則:第一,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反對任何背離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的錯誤傾向。第二,要善於把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革命、建設、改革中的重大問題。第三,緊跟時代和實踐的發展,在不斷總結新鮮經驗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

7.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

同資產階級革命不同,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道遠。由於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率先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俄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難與問題,使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不能不具有長期性。

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生產力發展狀況的制約。第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發展狀況的制約。第三,國際環境的嚴峻挑戰。第四,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探索和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8.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和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1)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原因:第一,各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和社會發展階段決定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二,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性是造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重要條件。第三,時代和實踐的不斷發展,是造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現實原因。

(2)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必須:第一,堅持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重要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於研究未來社會制度的科學方法。第二,從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出發,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本國國情,走自己的路,是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的總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第三,充分吸收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發展社會主義既不能照搬蘇聯社會主義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模式。照搬別國模式從來不能成功,這是一個被歷史反覆證明了的真理。

9.社會主義在實踐探索中開拓前進

(1)在實踐中開拓前進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其次,社會主義實踐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再次,實踐探索中出現的某種曲折並不改變社會主義的前進趨勢。最後,推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必須有開拓奮進的精神狀態。

(2)以自信擔當、開拓奮進的姿態走向社會主義光明未來。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形勢。其次,充分估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意義。最後,堅定信心,以開拓奮進的姿態走向社會主義的光明未來。

10.展望未來共產主義新社會

(1)預見未來社會的方法論原則:第一,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第二,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舊世界中闡發未來新學界的特點。第三,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中不斷深化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認識。第四,立足於揭示未來社會的一般特徵,而不可能對各種細節作具體描繪。

(2)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一,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第三,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徵。

11.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然性與長期性

(1)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這是由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所決定的。首先,共產主義理想作為一種社會理想,是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設立的社會發展目標。其次,共產主義理想一定會實現,是以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發展為依據的。最後,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興起和不斷發展,已經並正在用事實證明著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

(2)實現共產主義是長期的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社會形態發展與更替的規律是一般的歷史規律,是只有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才能顯現出來的規律性。首先,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次,社會主義社會的充分發展和最終向共產主義過渡需要很長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也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12.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辯證統一

(1)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通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2)正確認識和把握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係。從時間上看,兩者是最終理想與階段性理想的關係;從層次上看,兩者是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關係;從範圍上看,兩者也是全人類理想與全體中國人民理想的關係。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mPftW0BMH2_cNUgYd_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