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解說那些事兒(二) | 王童:被天使吻過的嗓音

2019-08-03     女子中巡CLPGATour

聲音好聽,是一塊糖。

如果說在現代體育解說中女性的柔美特質給剛性十足的體育比賽注入了柔美因素,那在女子高爾夫中女性解說的存在無疑是錦上添花。如果再有數十年打球經歷的加持和對玩轉聲音的自信。

王童,可能是天生的高爾夫解說。

王童

事實上她加入高爾夫解說的隊伍還不到兩年,加入這個圈子是偶然也是必然。

身高1米83的王童出生於一個體育世家,父母都是從事籃球運動的職業選手。父母秉著不浪費優良運動基因的原則,從5歲開始,就讓小王童練習網球,這一練就是七年。之後王童還加入過廣東省游泳省隊。而走上高爾夫之路,與體操王子李寧有著密切的關係。

彼時由李寧等一眾世界奧運冠軍發起的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本著為中國未來培養出的運動員的初衷,全程資助運動員從小的系統培訓,以及後續出國學球、打球等。「我爸爸和李寧叔叔是很好的朋友,所以問我有沒有興趣嘗試下。」 王童說。經過三批嚴格篩選,20個青少年脫穎而出,這其中包括後來畢業於奧本大學的運盈舟和活躍在男子職業賽場、現任珠海竹仙洞·利百特學院院長的朱維宇。

王童在比賽中

王童則憑藉這次機會叩響了美國諾瓦東南大學的大門,並成為該校女子球隊的一員。喜愛藝術和媒體的她主修藝術設計專業。在大三年級輔修了運動營養健康學,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增添了一項在高爾夫圈子裡的技能,從而在高爾夫之路上走的更加長遠。

王童在NCAA比賽中

但是她的長遠卻和別人不大一樣,別人大多是名校畢業轉為職業選手,以高爾夫為生。而她自己坦言:「打職業從來不是我的夢想。」

「高爾夫是我的愛好,我真正想從事的是職業方向是媒體相關的工作。」王童說,「高爾夫是一個可以給我加分的特長,但是不想把愛好變成必需品,我的生活里不會只有它。我願意留在這個圈子,做與之相關的事情,因而畢業之後沒有動過轉職業的打算。」



王童

所以2017年大學畢業回國之後,王童和好友馮珊珊聊起近況時,提到了自己的傳媒想法和打算之後,馮珊珊向她介紹了擁有17年豐富解說經驗的李揚老師,繼而結識了在電視轉播行業享有盛名的楊勤鵬老師(圈內稱BK老師)。從接觸到學習,再到正式走進高爾夫解說的圈子,王童前後花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2017年8月,王童在愛奇藝網絡頻道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解說之旅。最早因為經常解說國外的男子比賽,從半夜1點開始解說到早上6、7點早已經習以為常,從開始的沒話講到後來覺得解說時間過得飛快。王童越來越能跳脫出來,學會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一場球。

「作為球員在比賽時,會受到當時的狀態和球技的影響,導致自己的心態急切;而作為一個解說來講,我能更加冷靜和客觀,看到比賽看不到的角度。」王童說,「總是比賽和練球,會使自己的想法和視線變得狹窄,並且沒有辦法從這個怪圈裡跳出來。」而如今,她帶著全新的感受走了出來。

作為一個曾經賽場的校隊高爾夫球員來講,王童能帶給觀眾最不同的點就是把以前打球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啟蒙老師李揚告訴王童:作為一個球手看到的更深的內容分享給觀眾,球員為什麼把球放到這個位置?為什麼這個角度進攻會更好?球員遇到不同的球位會打出什麼樣的球?王童都能在解說中一一告訴觀眾答案。

除了多年的高爾夫比賽經驗,王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解說時甜美的嗓音。在網絡平台解說高爾夫球比賽時,不時會有觀眾以彈幕的形式與她互動:「女主播的聲音好甜」、「女主播的聲音好好聽」,更有人盛讚道「女主播的嗓子像被天使吻過」。

王童和李燁老師搭檔解說

2018盛大汽車·張家港雙山精英賽

一年之後,王童開始解說女子中巡比賽,第一場就是在2018年4月全新升級的張家港雙山精英賽。和男子比賽不同的是,女子中巡的賽場上處處都有當年一起打球學球的小夥伴。所以當她出現在球場,認識她的朋友張婕娜琳、羅瑩等都首先問她是不是來比賽。但當她戴上耳麥,坐在鏡頭前,以全新身份回歸女子職業賽場也有新的感悟:「有遺憾也有開心吧。遺憾的是自己沒能堅持走職業的路,和她們一起並肩作戰。不過能在直播鏡頭裡看到她們有著別樣的開心,換了一個身份繼續去支持她們,看到她們推進、抓鳥我會比她們還興奮。」王童說。

王童(左一)和朋友們:

職業球員李梓(右一)、羅瑩(右三)

現在的王童,保持著比賽周每周三打場球的習慣,順便也提升了自己的打球技能。「因為只有自己去實際打過這個比賽場地,才能更好的體會球手的感受。從她/他們的角度解說這場球,所進行的解說、球員採訪和專訪才更有針對性。才能從更客觀的角度去分析。而不是坐在演播室,為一個球員幾碼的球推不進而給觀眾傳遞不正確的信息。」

王童在打球中

攝影:劉壯

非賽期的時候,王童在深圳幫家人打理一家健身房日常運營的事務。雖然人在深圳,不過心早就飛去了每個賽場,「在比賽里和大家待在一起感覺像是家人。」天天期盼出差的王童這樣說。偶爾閒暇,王童也會在配音秀玩轉下聲音,這麼百變、甜美的解說分分鐘讓你懷疑,這還是比賽中那個專業、幹練的「解說童」嗎?

王童配音作品

番外篇

音色被天使親吻,熟悉王童的人一定知道她還有顆天使般的愛心。

王童的貓咪家族

須彌、胖胖、肉肉、比豆、橘子、小6、小7,七隻品種各異,性格迥異的貓寶貝如今是王童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中最在意的事情。從兩年前在媽媽汽車發動機里撿到第一隻貓開始,王童的吸貓體質就大開,她自己都說:「從那以後就不知道為什麼,不斷的就會撿到貓,貓跑到車裡了、跟著我們不走了、蹲我們家門口兒等等,莫名其妙就會遇到流浪貓。」

王童和喵寶們的合影

王童一直是個特別喜歡小動物的姑娘,以前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在路上看到被籠子關著的小兔子和小烏龜都忍不住解救它們或者帶回家。然後有時候在路邊看到死掉的動物屍體,王童也會幫忙掩埋。因為她認為:「人之所以擁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就是因為上天希望人能夠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生命,這樣才不辜負上天給你的這麼強大的力量。雖然人因為生存可能比較會傷害一些動物,比如說雞呀,鴨呀,因此要在其他的時間,用所有力量去幫助那些能幫助到的生命,我一直都是這麼覺得。」

在王童的印象中,最深刻的相遇要屬和「小四」比豆。「看到比豆當時是在深圳的一條主幹道上,在車流疾馳的馬路上,比豆一直蹲在路中間,川流不息的車從他身邊經過,很嚇人。」王童回憶道,「正因為車太多了,所以在他身邊停車下車,想要把他救上車。但當我下車尋找,貓就不見了。我在車底、車前後都沒有發現它的身影。」

一霎那的失落,王童和媽媽返回車上,正當媽媽起步時候,車底傳來一聲尖銳地「喵」叫。「我們趕緊下車,發現它趴在我們車底輪邊。剛才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然後我定睛一看,我們好像是壓傷它的腿了,就趕緊把她帶到醫院去了。」

王童和比豆

好在傷勢不重,只是就是骨頭稍微有一點點受傷,經過這次,小橘貓正式成為王童家的貓寶貝一員,王童為它起名比豆。「想想當時我們的行為也確實挺危險的,不過如果我們當時不救他,這個貓肯定就沒有了。」想想這個,王童依舊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我們從來沒有刻意去就是買貓,或者說去領養,都是貓咪自己找上來的。我們覺得,它既然找來了,就是它知道你可以幫助它,可以拯救它,所以我當然就不能辜負它。」

就像小6和小7,王童撿到它們的時候,它們是被人遺棄的。「我們帶去醫院給貓咪做檢查,醫生說貓咪身體里有抗體,等於都是被人養過後又遺棄的,我們也嘗試替它們找過主人,但是沒有找到。確認這一點之後我就覺得,既然你的主人不要你了,以後就跟著我吧,然後就成為我們家的一員。」王童說。

貓貓群的日常:曬主子們的照片和視頻

慢慢的,貓貓家族已經擴大到了七隻之多,雖然有一點壓力山大,不過王童媽媽告訴王童:即然來了就不能再把它趕走。漸漸的,小姨、妹妹都加入到養貓咪的隊伍當中來,大家齊心協力一起照顧七隻貓寶貝。王童為了照顧貓寶貝們,則經常在每個家之間來回跑。她出差不在家的時候,就會在家裡的「貓貓群」看到每一隻寶貝的每天活蹦亂跳的可愛臉。

心美一切皆美,在她的心靈、在她甜美的聲線,而這種善良的選擇,對於王童,永遠無悔。

另附雲吸貓美圖一波~

端莊喵

放電喵

老大須彌

睡到翻肚皮

(未完待續)

文:WOO

圖片、視頻:除標註外,為王童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QLTWWwBUcHTFCnfrr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