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到中年,對「情懷」這個詞其實是有點懼怕的。年少時的心潮澎湃,經過長久發酵後,釀成了心頭的一壺酒,不用喝就能醉。
所以面對著各種與情懷有關的事物,就會不理智,這樣那樣的瑕疵都容易視而不見,翻來覆去地只有一句「好喜歡」。
老夫聊發少年狂地在朋友圈自發安利可還行
《九州縹緲錄》就是這樣的存在。
就算「九州」這兩個字早就從一群人的初心變成了更多人的IP香餑餑,生硬了也縹緲了,但「鐵甲依然在」還是能觸動到我。
兩位男主阿蘇勒和姬野,設定截然不同:
阿蘇勒看似命運天賜,但所走的每一步都不受自己支配。
他是青陽大君呂嵩孩子,本來該享盡榮華富貴,但出生時偏偏天有異象,被認為是滅世災星「應該處死」,於是尚在襁褓中就被送去了真顏部龍格真煌那裡。
結果真顏部作亂,青陽大君派人平息,從小生長在真顏部的阿蘇勒,也親眼目睹了「家」和「家人」被青陽所滅的慘狀……
青陽部的規矩是幼子守業,從真顏被帶回的他將來自然會成為統領草原的大君。
敬仰了十來年的阿爸成了叛賊,「殺父仇人」說他是自己親爹,昔日的玩伴都要被貶作奴隸……雖然突然有了權勢,但情感理智不斷衝突,恢弘身世之於阿蘇勒來說是矛盾也是折磨。
他的身體也一樣充滿著矛盾性:出生沒有心跳、體質極陰,瞬間爆發殺頭白狼能暈一個月。
但這居然又是因為他繼承了祖先的神秘血脈,只是不夠完整、不夠穩定,阿蘇勒還小還很羸弱,承受不了這麼強大的力量。
被神選中本是好事,卻偏偏成了他矛盾情感的起源,也讓他不得不承擔被送去東陸下唐當質子。
而姬野和羽然是阿蘇勒在到東陸路上遇到的兩個同齡人。
相較於阿蘇勒的世子出身和羽然的郡主頭銜,姬野要不順得多:
落魄名將之後,理應有學識有報復,可他因為是小妾所生,備受冷落欺負。
祖傳的虎牙槍說起來是姬家引以為榮的武器,但父親也只是因為不想小兒子冒險,才把它給了姬野。
所有人都跟他說「你不配」,他就偏要自己爭,要把「姬野」這個名字寫在所有人面前。
沒想到命里也確實該他傳承武士血脈,能屠龍的極烈之槍他看一遍就會了。
封侯拜將、名震天下,因為不甘才最終崛起了一代霸王。
每個人對角色的解讀都不一樣,視角不同,投射的情感也各有差別。
當年我特別喜歡這個雙男主設定,因為阿蘇勒讓我看到了初心的可貴,而姬野隱約地符合了中二時期躁動的那些自命不凡。
所以面對影視化必要的改編,我還是有一點點的意難平:
比如阿蘇勒在北陸的日子,特別是面對真顏被滅時那場戲,找小孩來演是不是會比較好——劉昊然本人和原作者江南在看劇的時候也這麼說。
那樣會更震撼,更能體現阿蘇勒這個人的亮點。
又比如劇里給姬野加了幾句話的背景,說他給紈絝子弟當跟班。
雖然是為了凸顯姬野因為受冷落而憤憤不平,但跟印象中那個「十二歲就有虎狼之姿」的少年差得似乎有些遠了。
還有阿蘇勒和青陽大君之間的父子情誼,「青銅之血」的詳細背景(為什麼它那麼無敵卻又令呂嵩恐懼?),甚至下唐要找青陽要人的前提……這些在我看來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段落,怎麼都沒了?
我也看到很多人說前兩集節奏太快了,到第三集才好起來——聽起來像是某種託辭。
但這個問題,原作江南和男主劉昊然也同樣承認,因為如果真要鋪開去講北陸的故事就真的說不完了。
畢竟小說其實有六本之多,第一本《蠻荒》從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開始鋪墊,命運的糾纏、人心的複雜都做了鋪墊。
但如果拍成電視劇,就意味著要用十幾集的篇幅從阿蘇勒出生講到他覺醒,好像是不太符合大眾的追劇邏輯。
現在把北陸的故事濃縮在一兩集裡,重點自然放在東陸少年三人組的成長和別離上。
被我那條朋友圈拉(bi)來追劇的朋友還來凶我,說就她的路人眼光來看,現在挺合理的┓( ´∀` )┏
好在裡面還有很多亮點,是值得夸的。
特別表揚一下昊然弟弟,雖然自己對北陸戲裡「大人扮小孩」有點怨念,覺得攻擊感太強,但阿蘇勒的純凈他拿捏得真的很好。
初見羽然(這裡應該是再見了),眼裡是有欣喜的也~
非常重要的蘇瑪,雖然不到三集就死了,可她對阿蘇勒的重要倒也是刻畫到位了。
我看劇的時候還特意截了蘇瑪離開的鏡頭,他抱著蘇瑪小心地把她攬到自己懷裡,眼淚卻忍不住了一滴滴落下來……
一個柔弱的少年,用自己做誘餌,為了蘇瑪這位「青梅竹馬」復仇。
面對赤牙這種殺人工具,眼神堅定,無懼無悔。
一柄短刀敬天敬蘇瑪,「阿蘇勒給你復仇了」,真的太好哭了。
這段雨夜復仇戲也引出了一句非常重要的點睛之語:
「世子雖然失去了朋友,但是也會在這裡遇到新的朋友。」
因為這個雨夜不止是阿蘇勒的復仇之夜,也是羽然和姬野化敵為友(開始雙箭頭)的夜晚。
在阿蘇勒負傷倒地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姬野和羽然剛巧路過看到了這一幕……
一個舉彈弓,一個拿虎牙,三人組是在這個時候第一次並肩戰鬥、生死與共的。
這是過去的暫告終結,也是阿蘇勒在東陸生活的全新開篇。
而說出那句話的,是我在劇里最喜歡的女性角色,蘇瞬卿。
她是下唐國主派來照顧阿蘇勒的尚宮,溫和有禮,知情達意。
阿蘇勒初來南淮,見到宴席上的螃蟹不知如何食用,笨手笨腳抓起來就啃,引得滿場鬨笑……
蘇尚宮先出來請罪,說是自己照料無方,幫阿蘇勒解了圍。
但夜裡她還有另一重身份……
身手利落,殺人無形,是一等一的高手。
實在太太太神秘了,也太太太有魅力了。
原作小說里,蘇瞬卿的篇幅不算長,甚至和被她掛在嘴邊的「丈夫」幽長吉的過往也就那麼短短几行。
但「蘇息」(蘇瞬卿和息衍息將軍)的感情線算是江南諸多BG CP里最打動的之一了(還有一對是《此間的少年》的穆念慈和楊康),那些沒挑明又確實存在的情愫像是線香上的氣息,微不可見,卻又氤氳在了空氣里。
劇把這兩個人間的往來刻畫得更曖昧悠長了一些。
上元節有人歡慶,有人祈願,蘇尚宮搖著簽筒求到一隻簽,撿起來的卻是息將軍。他說「這裡的簽,不太準」。
將軍向來有烈血無閒情,但息衍說他竟然也來求過幾次簽,為的是花圃里的紫琳秋能多開些時日,能讓某位喜歡紫琳秋的朋友常來賞花。
看似是在解答阿蘇勒的問題,眼睛卻緊盯著蘇瞬卿,這一番來回無非是變著法地告訴那個人「我在等你」。
「有花無友,就像有琴無酒」。
看似在哀嘆紫琳秋花開一次便凋謝死去的命運,一次錯過便是再不可追。
但在懂的人耳里,那就是一句暗語,幽幽祝福給一句回應,阿蘇勒未必懂,但觀眾就這麼上了頭。
連江南自己也很偏愛這對CP,早在09年博客里,他就說過息衍如鋼,只有蘇瞬卿這道裂痕,用力敲打便會崩碎。
只是蘇瞬卿有「丈夫」有回憶,息衍有分寸有責任,再有情也沒法靠近了。
兩相有意卻無法廝守,真是我最愛磕的CP類型。
江南不僅是《九州縹緲錄》的原著,還是總編劇。
裡面有些台詞不知道是不是來自他官方的嘲諷,比如說「曾喊著『鐵甲依然在』的人反倒顯得愚蠢了」。
劇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瑕疵,但講真,它的場景製作很不錯。
草原
冰川雪域
北都城郭
戈壁荒漠
豪華宮闕
很多大場景都是在新疆拍攝的,劉昊然說用實景比CG方便。
他還爆料,說本來是想先拍雪景再去庫車拍戈壁,最後倒回來拍春天的戲,結果新疆去年太暖和了沒雪了,只能用大卡車從外面拉雪回來。
有些景呢,確實沒辦法,得用CG來完成。
比如演武場,包括裡面的觀眾都是電腦合成的,但我們肉眼來看不太突兀。
包括很多動物,比如狼群還有劉昊然捧在手裡的小飛鼠……
甚至羽族國師江疏影背後的大翅膀……都是特效力量。
我是個不太有畫面感的人,看書時作者寫,我未必能腦補出一個相應的場景來。
對現在《九州縹緲錄》的誇讚,或許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它確實地具象了我當初想像不到的世界。
以前看書的時候,大家都會吵喜歡哪一個男主,包括當初選角出來的時候也有網友認為劉昊然應該去演姬野,更圈粉也更契合他的形象,但正在播出的影視化成品是讓人吵不起來的。
阿蘇勒的成長是劇的絕對主線,劉昊然或許也完成了很多人對呂歸塵的期待。
想起初聽「鐵甲依然在」這句話時的心境,那年我們還沒坦然接受自己的普通,對世界總有不一樣的嚮往。再看看一事無成的現在,更覺得曾經月好,或可夢圓。
於是有人把它編織成一場小熒幕的夢時,就徹底沒法抗拒,我看的啊,是劇中的少年,更是曾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