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到10歲便被康熙納入後宮,狂生六個兒女,卻只有一人善終

2020-02-04   清宮史話

看到標題,有的讀者可能會有疑惑,清朝秀女參選的年齡一般是13歲到17歲之間,怎麼可能有不到10歲的女子被納入後宮呢?實際上,這種情況在清宮確實存在過,尤其是順治和康熙兩朝,一些不到10歲的八旗或蒙古貴族之女未經選秀,直接被送入後宮,由於她們年齡偏小,只得暫時養於宮中,稱為「宮中待年」,相當於舊社會民間的童養媳。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名妃子便屬於「宮中待年」,她就是榮妃,即《康熙王朝》中容妃的歷史原型。

榮妃是一名來自八旗世家的旗女,姓馬佳氏,父親是員外郎蓋山。關於榮妃入宮的具體時間,史料中沒有記載,康熙在康熙四年與孝誠仁皇后舉行了大婚,推測榮妃就是在這個階段入宮的,或者還要更早一些。

康熙初年,后妃制度仍不完善,除了皇后之外,其他妃嬪都沒有具體的位分或妃號,大多數都是庶妃,榮妃便是其中之一。不過,榮妃入宮時間最早,因此,她與康熙接觸也就最早,極有可能是最早侍奉在康熙身邊的女人。

從生育狀況來看,也證明了這一點,康熙六年,榮妃便給年僅14歲的康熙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即皇長子承瑞,在隨後的十年內,榮妃又接連生下了五個子女,成為給康熙生育子女最多的女人。不過,康熙早期的兒女成活率不高,榮妃所生的六個兒女,只成活了兩個,即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與皇三子胤祉。

康熙十六年,康熙第一次對妃嬪進行了大規模冊封,榮妃被封為榮嬪,位列七嬪。四年後,更進一步,被晉封為榮妃,成為四妃之一,此時的榮妃位居四妃之末,已經有了將要失寵的跡象。果不其然,此後她再也沒能得到晉封,不過,榮妃曾與惠妃奉皇太后之命協理六宮,也屬於比較有話語權的妃嬪之一了。

那麼,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榮妃這存活下來的連個子女。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是康熙事實上的長女,也最受康熙疼愛,她一直陪伴了父親19年才被嫁到蒙古,成婚後也經常回京師看望父親。比如說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因一廢太子生了一場大病,榮憲公主特意趕回京城照顧父親康熙,這讓康熙大為感動,為此將其晉封為固倫公主。這個公主一直活到雍正六年,享年56歲,她是榮妃所生子女中唯一得到善終的一個。

皇三子胤祉是康熙比較年長的一位皇子,這位皇子文武雙全,深受父親康熙器重,曾主持編纂過《古今圖書集成》這樣的大作。不過,胤祉偶爾頭腦會發熱,比如說敏妃喪事期間這位皇子竟然剃髮,而被降為貝子,後來雍正年間怡親王胤祥去世,這位皇子也表現得不夠悲傷,由此而被雍正奪爵幽禁致死。其實,這一切的根源要歸結於政治立場的不同,胤祉在九子奪嫡期間屬於太子黨,遭到雍正的針對,也就不奇怪了。

關於榮妃的結局,史料記載,康熙去世後,雍正奉康熙遺命將榮妃送到了誠親王胤祉府上贍養,五年後,榮妃病逝於誠親王府,隨後被葬入康熙景陵妃園寢。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清皇室四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