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氣最旺的趕場位置搬遷:市井特色消失,成為普通的農貿市場

2019-08-21     冒眼看世界

趕場這種物品交易的形式,深得重慶市民的喜歡。因為趕場天,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農副產品、肉禽蛋也非常的新鮮,很多東西也一般的超市買不到的。而且趕場除了可以買賣東西,還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場所。你看,買賣雙方熱火朝天、討價還價,好不熱鬧。更有喝茶、聊天、海闊天空八卦,充滿了濃濃的市井味道。

所以,在重慶的各個區縣許多鄉鎮,都保留著趕場這一形式,要麼1.4.7,要麼2.5.8,要麼3.6.9,你想趕場,天天都可以。即使是在如今超市遍地開,線上交易越來越發達、農貿市場越來越大的情況下,趕場,依然獨有魅力。

在我去過的許多趕場中,我認為北碚蔡家的場逛起來是最舒服的。首先東西多,長長的數百米,各種蔬菜水果、肉禽蛋、農副產品,真是應有盡有,十分新鮮,而且價格相比超市,個人感覺也比較便宜。蔡家的趕場還不算特別擁擠,主要是集中在一條寬數米,長數百米馬路的兩邊,沒有岔路。所以,即使是上萬人前來趕場,雖然接踵摩肩,但絲毫不見擁堵。

不過,這幾天又去了一次蔡家趕場,情況卻變了。以前老趕場的地方空空如也,每逢3.6.9熱鬧非凡的馬路兩邊不見攤位,卻停滿了車輛。問了當地的老鄉,卻說趕場搬到了大約1公里開外的汪家堡。據說是因為以前趕場太擁擠,堵住了馬路,如今專門修建了一個趕場的地方,名曰規範化。

於是,我頂著近40度的高溫,步行前往了新的趕場之地汪家堡。一路烈日暴曬,卻是懷著期待的心情。大約15分鐘之後,新趕場之地到了!

雖然是第一次來,但這樣的場景卻毫不陌生,一大塊剛平整好的空地,各種攤位有條理的依次排開,賣雞鴨的在一起,水果的在一塊,蔬菜的又在一方,而那些廉價服裝、日用品則在市場的最裡面。

給人的感覺,這個趕場地方,就是一個露天的農貿市場,完全成為了一個買賣東西的地方了。由於天氣太熱,逛一會整個人就汗流浹背,想坐下來休息,喝碗涼蝦卻是不可能了——因為這裡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攤位,你除了買好自己的東西,沒有任何市井的特色。

這裡沒有茶館、沒有小食店、沒有緊鄰的居民區,有的只有一個個密集的攤位。或許,這樣的安排,對於單純買賣東西而言,是規範一些了。以前的馬路,終於兩邊可以停車了。但趕場最重要的特點——市井化,生活化,卻消失殆盡。

而這樣脫離了生活化的趕場,和農貿市場又有什麼區別?人家農貿市場可是天天都有,你還是3天才來一次。人家農貿市場可是不怕日曬雨淋,你這趕場逛5分鐘就衣服濕透。

你去蔡家趕過場嗎?不知道對於蔡家趕場搬遷,你是否贊同呢?(圖文原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4aQt2wBvvf6VcSZ3i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