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工藝8項內容,模具設計師必備知識

2019-09-27     模具小王子


一、注射機類型:

結構:包括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傳動和電氣控制系統。


二、分類:常見的三種分類方法如下:

臥式,立式,直角式。

通用型,專用型(獨立性)。

螺杆式,柱塞式。


三、注射機的技術參數:

額定注射量、額定、最大;

額定注射壓力;

額定鎖模力;(超過額定鎖模力的時候產品會產生毛邊)

模具安裝尺寸;(格林柱之間的尺寸)

開模行程等。(容模厚度與行程)


四、注射機的選用:

1、最大注射量的校核:塑件和水口料總重小於額定注射量的80%。

2、最大鎖模力的校核:脹型力小於額定鎖模力的80%。

脹型力=製品投影面積A×模具內壓P

模具內壓P通常取20—40MPa。

流動性好的塑料取20左右,

流動性中等的塑料取30左右,

流動性差的塑料取40左右.

五、注射成型工藝過程

1.成型前的準備:清理料筒、脫模劑。

2.注射過程:加料-——塑化——注射——保壓——冷卻——脫模。


3.臥式注塑機的優缺點:

優點:掉料方便、裝模方便、注射方便。

缺點:占地面積大。


六、塑件的後處理:

1.退火處理:目的是消除或減小內應力,提高製品表面韌性.

(1)烘箱或液體介質(如熱水熱油等);

(2)退火溫度:塑件使用溫度+(10~20)℃或塑件變形溫度—(10~20)℃


2 調濕處理:主要針對尼龍製品,用於消除內應力,達到吸濕平衡,以穩定尺寸。

(2)熱水溫度:100—120 ℃。

七、注射成型工藝的三要素:

1.溫度:主要指料筒溫度和模具溫度。

不同塑料的料溫都不盡相同。

料溫太低不利於塑化,料溫太高,易導致塑件出飛邊,嚴重時將導致塑料發生降解。

噴嘴的溫度通常低於料筒的前段溫度,以避免「流涎」現象。


2.壓力:包括注射壓力,塑化壓力(即背壓)、保壓力和鎖模壓力。

塑件的尺寸越大,形狀越複雜,壁厚越薄,要求注射壓力越大。

流動性好的塑料及形狀簡單的塑件,注射壓力較小;玻璃化溫度及黏度都較大的塑料,應用較高的注射壓力。

模具或熔膠溫度較低時,宜用較大的注射壓力。

對於同一副模具,注射壓力越大,注射速度也越快。

3.時間:包括注塑時間、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頂出時間、開模時間、取產品時間、合模時間、噴脫模劑時間。


八、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成型工藝過程所需的時間,包括合模時間,注射時間,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開模時間,頂出時間及其它時間(如放嵌件,噴脫模劑等)。其中保壓時間和冷卻時間占的比例最大,有時可達8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yG4dG0BJleJMoPMtY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