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課了身體心理也要雙「復位」

2020-03-31     華山網

3月30日,我省高三學生結束了居家線上學習,回到課堂開始了高考前的衝刺。面對久違的校園生活和特殊的新學期,除了做好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外,學生們的身體和心理該如何做好「復位」,一起來看看專家給出的「良方」。

複課了學生心理要「復位」

疫情防控期間,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與平常不一樣的正常心理應激反應,對於返校複課的高三學生來說,做好心理調節尤為重要。久居家中學生外出活動減少,在家待著除了學習基本無事可做,機體活動大量減少,長期宅家會出現疲乏、無力、身體素質減弱等,情緒也會出現不同的波動。學生返校可能會出現因為新的學習模式、學業負擔、人際關係、考試壓力等帶來的不適應及焦慮問題。

在學業問題方面,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高考的壓力加上延遲開學帶來的壓力會加劇學生的壓力,從而出現心理過度焦慮和恐懼。另外,部分學生因假期延長、計劃打亂,無法高效學習而產生焦慮與無助感,從而感覺自己「失去學習動力」。此時要正視壓力、焦慮,知曉產生這種心理的正常性、普遍性。家長和老師可鼓勵學生從積極的角度對當下的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引導學生調整學習計劃、設定合理的升學目標並進行細化,另外,優化時間管理,提升複習效率是較為現實的方法。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由於疫情對學習的影響,部分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學業成績處於什麼「段位」產生疑問,甚至有的學生對自己學習有較強的不確定感,如感覺原定的升學目標無法達成,此時應該做的便是建立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做出相應的計劃和積極行動。可以在聽從學校和老師的教學安排下,基於自己學科情況、學業目標、「軟肋」等作出相應的學業調整,如制定可操作、可監督、細緻高效的學業計劃。如果在此過程中發現學業問題、人際問題、生活問題給自己造成一定困惑,超出自我調節應對能力時,要積極向師長、專業人員求助。總的來說,要端正學習態度,走出線上學習的慣性,跟上老師課堂的節奏。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定出各科的標準,計劃要針對實際,切實可行,不可高不可攀。 同時,經常與老師溝通學習情況。

家長在孩子複課後,要積極配合老師,幫助孩子查漏補缺,不掉隊。循序漸進調整心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心理能量重新回歸正常學校生活,家長們首先不要以愛孩子的名義製造焦慮。要尊重孩子的發展和內心需求,可以跟孩子商定作息時間,然後排一個時間表,慢慢地去調整。不要用家長的權威去干預孩子立即調整,互相尊重、彼此理解是最好的狀態。

家長除了要督促學習,還要幫他們從文體娛樂行為、學習方式上做好調整,從容應對這次人生「大考」,並教育他們明確人生目標,對人生有更加長遠的規劃,加強心理耐力。

一日三餐營養均衡

維生素礦物質合理攝入

注意維生素、礦物質的合理攝入。食物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缺乏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維生素C可促進鐵吸收,起到預防缺鐵性貧血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力,同時也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西紅柿、菜花及各種深色葉菜及水果中的獼猴桃、山楂、柑橘、檸檬、青棗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 B族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等8種,它們對人體的健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種維生素缺乏都可能會導致某種疾病的發生。B族維生素廣泛存在於動物內臟(心、腎、肝)、瘦肉、乳類、豆類、全穀物、堅果、綠色蔬菜等。維生素A有助於預防癌症和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維生素A的最好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魚卵、魚肝油、禽蛋等。 維生素D促進小腸鈣吸收並參與機體多種功能的調節,它可通過日光浴和膳食兩條途徑,只要人體能堅持戶外活動,經常接受充足的日光,是人體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的最好來源,天然食物中,如: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乾酪等中含量相對豐富。維生素E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劑,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同時與生殖、神經等系統的正常功能密切相關。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有麥胚、向日葵、植物油、豆類、種子類、堅果類。

礦物質中,除了常見的鈣、鐵、碘等營養素的補充,還需注意鋅、硒的補充。鋅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維持味覺和食慾,並參與維持生物膜的正常結構,維持機體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功能,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動物內臟均為鋅的良好來源。硒在體內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和心肌健康、提高免疫、抗腫瘤等作用,一般動物性食物,如肝、腎、肉類、海產品中硒含量豐富,是硒的良好來源。

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的量,並不是補得越多越好,以脂溶性的維生素A、D、E、K為例,容易在人體內蓄積,攝入過量就可能導致不良後果。通常來說,通過食物攝取不用擔心維生素攝入過量,而在選用維生素補充劑的時候,最好聽從專業醫師的建議。如果患有糖尿病,水果攝入要諮詢營養醫師。

除了心理調節外,衝刺高考的孩子們身體上也要調節。交大一附院李衛敏醫生在其公眾號交大一附院李衛敏營養在線上給複課的孩子們開出了有效增強免疫力的良方。

飲食上強調「營養均衡」。如果把人體的免疫系統比作戰士,只有在保障良好的營養素供給的條件下,戰士才能全力抗擊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守護我們的健康。三餐定時定量,保證吃好早餐,攝入充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規律、不吃早餐會影響營養攝入和健康。我們把早餐食物分為穀類、肉類/豆製品、奶及奶製品、蔬菜水果四類,如果一份早餐包括了這四類食物,早餐的營養質量「較高」。每天膳食種類豐富,學生們不要盲目節食。

補充充足的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免疫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底物,充足的蛋白質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優質蛋白質類食物要充足,包括瘦肉類、魚、蝦、蛋等。尤其是深海魚含豐富的DHA,DHA可以提高大腦的功能,增強記憶力。

運動睡眠都不能少

零食選擇堅果類、奶製品、果蔬食物,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飲料,記住「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學生的學習強度較高,學習壓力很大,因此懂得勞逸結合,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尤為重要。積極的心態可以使免疫球蛋白IgA增高,提高機體免疫力。相反,面對各種壓力,身體在應激狀態下可能會誘發炎症反應,長久可導致免疫應答能力下降。

應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次最好1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如長跑、游泳、打籃球等),3次抗阻力運動(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及引體向上等)和骨質增強型運動。

睡眠不足會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如果再暴露於病毒存在的環境中,那麼感染該病毒的幾率更大,或者更易患上感冒等疾病。睡前兩個小時收起所有電子設備,創造一個黑暗、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穩定生物鐘。

三秦都市報 記者 王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_wsLnEBfwtFQPkdU-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