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今天,這事兒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晁正坤當然早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我們還是想說,這個世界上的「模仿秀」們總喜歡「模仿」一些壞東西,就像晁正坤「學習」武則天學得最好的地方是,也建立了自己的「後宮」,還專找童男。毫無疑問,這讓人鄙棄厭惡的,談不上什麼野心,卻涉及道德人品。
公元690年9月5日,唐朝的上陽宮飛來了一隻鳳凰,身後非常壯觀地跟著數萬隻朱雀,落在了肅政台梧桐樹上。這就是傳說中的「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此前,有個叫傅遊藝的官員帶著關中百姓九百餘人到洛陽,上表請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親自當皇帝,但武則天並沒有準許此事。
傅遊藝和他帶來的那些人被「晾」在了一邊,不肯離去,沒日沒夜地守候在宮前,仿佛武則天不當皇帝,他們就要「守」到老死那樣。很幸運,沒過幾天,這些人就看到了那隻鳳凰和那些個朱雀雲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離去。
《資治通鑑》為後世的人們記下了傅遊藝他們看到那些鳥兒後的情形:傅遊藝立即跪倒在地,向武則天解釋說:「鳳凰象徵的就是神皇您,它飛到肅政台,就是在暗示您登基大寶;這些朱雀代表的正是臣下我們,您如果還是不登基,就是違背天意,朱雀們便不會離開,我們也將長跪不起呀!」
跪著就跪著吧,武則天似乎不「相信」這些,結果導致下跪的人越來越多,不但有百官、宗戚、四夷首領等,還有沙門、道士及遠近百姓,共達到了6萬多人。這些人擺出一副武則天不當皇帝,他們就誓不罷休的樣子,就連李旦也說自己不願李姓了,請武則天賜他姓武。
武則天看見「火候」差不多了,有些萬般無奈地說:「眾愛聊平身吧。」隨後,表示「順應天意」,登基稱帝,那些久久不肯離去的鳥兒仿佛也聽懂了她的話,立刻飛得了無蹤影了。也許,有人會相信這是天降祥瑞,是真的,但它實質是武則天為登基而製造的輿論。鳳凰是孔雀所扮,「赤雀數萬集朝堂」是因為武則天事先派人在朝堂上布滿鳥食,掐準時機將數萬赤雀從籠中釋放,餓了許久的鳥兒見到朝堂上的「饕餮盛宴」,自然不肯離去。
然而,不管怎樣,這一祥瑞都被製造了出來——當年9月9日,武則天親臨則天門,大赦天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親自干起了皇帝這份職業,隨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這個皇帝乾得怎麼樣,我們今天在這裡不多說了,只說她寵幸男寵這件事,因為1000多年後,有個女人竟然跟她「學」了起來,而且還像模像樣的。
《舊唐書》記載,武則天的男寵數量很多,較為出名的有薛懷義、沈南璆、張易之、張昌宗等,他們都是相貌英俊、體格健壯的男人。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698年,武則天成立了「控鶴監」;700年初,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武則天的這個事兒被大量刊載入野史,在民間流傳極廣,但她沒想到若干年後的1988年,山東有個叫晁正坤的女人不但學她當皇帝,還學她寵幸男寵這一手。晁正坤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她。
晁正坤是安丘人,小學畢業。今天的人們已不知道她具體生於哪一年,但在「包產到戶」那會兒,她已成年很多年,因為她曾在生產隊干過婦女隊長。生產隊解散,她那隊長也就幹不成了,對此,她有些想不通。原因是:婦女隊長大小算是個「官」,而丟了這個「官」她就很不自在,也不參加自家的勞動了。
晁正坤
飽暖思淫慾,人閒生是非。不參加勞動成天閒在家裡幹什麼呢?晁正坤開始琢磨一些歪門邪道,沒過多長時間就成了當地有名的巫婆。那時候,農村生活條件相對落後,人們得病了不像現在首先會想到去醫院,而是先讓巫婆給看。晁正坤因為看好了一些人的病,周圍的人都很相信她,名氣越來越大也就成了自然。
據當地人的說法,晁正坤還有一個習慣:給人看病基本不收錢。文化程度雖然不是很高的她,常常翻看醫書至深夜,但從來不對他人說起自己的「醫術」是從書中得來,而是稱其為「聖水」,也稱她自己為「三聖女」,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讓那些被看好病的人信服她、崇拜她。
時間一長,晁正坤周圍有了一些對她感恩戴德的人,這讓她感到自己多少有些「偉大」,找回了做女隊長時的「當官」的感覺。如此一來,這個官癮十足的女人一邊給人看病,一邊發展壯大自己的「手下」,1986年至1988年兩年時間,就發展到了500多人。為了「報恩」,這些人對晁正坤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晁正坤也一下子感到自己很有派頭了。
晁正坤自製的「龍袍」
有一天,晁正坤忽然地就想到了武則天——要是自己能像武則天一樣當皇帝,一呼百應,要啥有啥,想幹啥就幹啥,該有多好啊。很快,她把這個想法透露給了自己的兩位「鐵桿粉絲」,沒想到這二位居然全力支持,也都認為玉皇大帝派來的她應該成為武則天,並決定與她一起考察學習,為登基的事進一步「充電」。
說干就干,三人弄了輛車,開著它走過泰山,來到北京的故宮。面對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晁正坤嫌它太矮,說是自己稱帝後要它變高一些。她可能不知道,歷史上的武則天就是個「高樓迷」,其布政之宮被稱為「至尊所居」,是皇權象徵的大享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闊三百尺。共三層,上為圓蓋,九龍捧之。頂部有鐵鳳,高一丈,飾以黃金,號「萬象神宮」。
據史書記載,明堂「鐵鳳入雲,金龍隱霧」,「去都百餘里外,遙望見之」,使得天下百姓雲集城外,呼籲入內參觀。武則天順應民心,公開放任百姓參觀明堂,但凡參觀者都被賜予酒食,攬盡天下民心。晁正坤雖然不知道這些,但她嫌故宮太矮的氣勢,很有武氏的作派,並決定干一番比武氏還偉大的「事業」。
晁正坤自製的「皇冠」
回到家鄉後,晁正坤為自己製作了「龍袍」,並於1988年的某天在一個農家的四合院裡走過紅地毯,建立了「大聖王朝」,做起了「大聖皇帝」, 當場加封「文武百官」,要他們忠於「大聖皇帝」,好好為「大聖王朝」效力。
熱鬧而無知的一幕結束後,晁正坤忽然發現「皇宮」里並沒有什麼政務要她處理,「大臣」們也都閒著沒事兒可干,當即拍板由一部分「大臣」去找童男以充實「後宮」,陪其過夜晚;另外一部分「大臣」出門散發傳單,宣傳「大聖王朝」,吸納更多「子民」。然而,晁正坤還沒來及「享受」童男,派出散發傳單的「大臣」就被聯防隊員逮了個正著。在聯防隊員的再三追問下,散發傳單的「大臣」供出了晁正坤 ,「大聖王朝」隨即被剿滅。
今天,這事兒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晁正坤當然早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我們還是想說,這個世界上的「模仿秀」們總喜歡「模仿」一些壞東西,就像晁正坤「學習」武則天學得最好的地方是,也建立了自己的「後宮」,還找童男。毫無疑問,這讓人鄙棄厭惡的,談不上什麼野心,卻涉及道德人品。(文|路生)
(作者註:本文配圖影視作品中的武則天扮演者與文無實質性關聯,感謝原圖片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PxLoG4BMH2_cNUgTi3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