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耳朵半夜忽然劇痛,醫生一查竟有隻小東西,還在掙扎蹬腿

2019-07-24     北晚新視覺網

武漢進入燒烤模式,蟲蟲們也開始四處找地兒避暑。其中打不死的小強有點討人嫌,因為它們喜歡人的耳朵。

新華社資料圖

江岸區的昊昊(化名)今年9歲,和父母租住在一棟老房子的一樓里,房間內比較陰暗潮濕。

7月22日,左邊耳道深處一陣刺痛和瘙癢將昊昊驚醒。耳朵里還不時發出「沙沙」聲,嚇得他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於是他下意識地用手指去掏,感覺有東西又往裡面鑽了,又癢又痛,驚慌失措的昊昊哭了起來。

昊昊的哭聲驚動了父母,看到兒子痛得厲害,可打著手電也看不清是什麼東西。爸爸想使用掏耳勺掏出來,但啥也沒掏出來,後來又嘗試順著昊昊的左耳滴灌香油,讓昊昊捂著耳朵晃動腦袋,試圖甩出耳中的異物,這種方法也無果。慌了手腳的父母趕緊帶昊昊來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

該院耳鼻喉科醫生黃濤通過電耳鏡仔細查看,發現在昊昊外耳道中部比較狹窄的地方有個黑色的東西,一動不動,很有可能是只死亡的昆蟲。

醫生用槍狀鑷子小心翼翼將它夾出,取出來定睛一看,令人驚恐的是,竟然是一隻身長2厘米左右的小蟑螂, 取出時,蟑螂還在掙扎蹬腿。 經查看,昊昊的外耳道有些抓痕抓傷,耳膜紅腫完整。隨後,醫生對耳道進行了消毒處理。

醫生判斷,患兒陣發性的耳痛應該就是蟑螂活動搔抓耳道引起,追問病史,家長和患兒也不知道蟑螂什麼時候鑽進了耳朵,推測可能是趁男童深夜熟睡之際,在他的左耳「安營紮寨」,所幸及時就醫並未受到傷害。

蟑螂鑽進耳朵的情況時有發生

每年武漢各大醫院的耳鼻喉科

都能接診數例此類病患。

由於小強頑強的生命力,

醫生抓住它們還要頗費一番功夫。

酒精灌醉

45歲的楊女士家住漢口。去年3月31日晚,她在熟睡中被驚醒,感覺左耳內好像進了什麼東西。她忍不住用手指掏,但耳內開始嗡嗡作響,且越來越疼。於是她起床用棉簽掏,仍無濟於事。她強忍疼痛,好不容易熬過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楊女士來到武漢市第六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生通過電耳鏡檢查,發現她的左耳中有一隻黑乎乎的蟑螂「紮營」,幾乎占滿整個外耳道,正在不停蠕動,導致楊女士左耳道表皮破損潰爛,嚴重充血腫脹。

醫生將3毫升酒精注入楊女士的左耳。 蟑螂很快被「灌醉」,肚子鼓脹,停止蠕動。 醫生又用吸引器吸出蟑螂肚內的內容物,待蟑螂體積變小後,再用膝狀鑷把蟑螂分成三段輕輕夾出。其身長約2厘米,觸角還在活動。經抗感染治療,楊女士外耳道及鼓膜炎症明顯好轉。

麻醉劑麻倒

張先生今年31歲,應城人,目前與家人一同租住在漢口古田四路的某小區一樓。去年7月,他回家後,躺在沙發上休息。可能是太過勞累,他很快便沉沉地睡去。次日凌晨1時左右,他突然感覺左耳劇痛,驚醒後發現,左耳內好像有活物在動。他第一時間環顧四周,而後拿起妻子的發卡,往耳道里掏。不料,折騰十來分鐘後,仍沒能弄出來。由於疼痛越發嚴重,他趕緊前往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就診。

接診醫生通過電耳鏡檢查,發現張先生耳朵內竟有一隻蟑螂,且仍在耳道內活動。因張先生耳道已輕腫脹,取出蟑螂變得有些難度。通過用麻醉劑麻醉蟑螂,醫生最終將長約2cm的蟑螂從張先生耳朵內取出,並順次清理乾淨了他耳朵內的蟑螂殘肢。

吸引器吸出

去年11月,成都一男子深夜熟睡時,一隻小強在他的右耳「安營紮寨」,不出來了。難忍的疼痛,伴隨著右耳不時傳出的「沙沙」聲……堅持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趕緊前往醫院就診。

設備檢查發現,一隻黑乎乎、長約2厘米的蟑螂成蟲嵌在他的外耳道壁上。按照一般的做法,應當即噴一些藥物,放倒這隻「小強」,再用吸引器將其取出。然而醫生觀察了一番,一來擔心蟑螂越鑽越深,二來使用藥物後的蟑螂並不是即刻倒下,差不多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不斷在耳內掙扎。綜合考慮下來,醫生當機立斷,憑藉多年來的經驗,在光源下,使用吸引器一下便把這隻小蟲子抓了出來。

小強為啥這麼喜歡鑽耳朵?

蟑螂認為人的耳朵是一個非常適合吃飯和休息的地方。

它們喜歡揮發性脂肪酸的味道,除了麵包、啤酒、奶酪等發酵食品會釋放出這種化學物質,人的耳屎也會釋放出揮發性脂肪酸,所以蟑螂非常容易被耳屎釋放出的味道吸引。

蟑螂喜歡待在狹小、溫暖和潮濕的地方, 人的耳朵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再加上蟑螂喜歡在晚上轉悠,睡覺時人會維持一個姿勢不動,所以蟑螂將目標鎖定在已入睡的人身上。

小強進耳怎麼辦?

趕緊上醫院!

專家指出:網上傳的昆蟲「闖」入耳朵的自救措施,對頑強的「小強」來說絕大多數都不靠譜! 專業的事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對著耳朵照手電: 蟑螂多數畏光,打手電它可能鑽得更深。

滴油: 用油浸泡的方法最多只能限制其活動,卻很難殺死。

滴醋: 醋是酸性物質,對耳道皮膚有刺激性。

挖耳勺深挖: 會導致昆蟲進入更深的位置損傷外耳道及鼓膜,影響聽力。

用鑷子夾: 如果操作不當,拖拽蟑螂的時候,被它腿上的刺割破耳膜,可能會使人喪失聽力。

所以,安全起見,

察覺蟑螂鑽進耳朵後,

第一件事不應該是去想怎麼摳出來,

而是到醫院求助醫生。

市衛健中心:家裡注意防蟑螂

市衛生健康事業服務中心專家介紹,蟑螂攜帶鼠疫桿菌、痢疾桿菌和黃麴黴毒素等40多種病原體,家裡一定要注意預防。很多人發現,冬天供暖期來臨後,屋子裡的蟑螂突然就多了起來。其實是因為如果溫度低,蟑螂便會在隱蔽場所越冬,活躍度就會非常低。但如果家裡原本就有蟑螂,再加上供暖時室內溫度升高,蟑螂就會非常活躍。市衛生健康事業服務中心專家提醒,蟑螂比較喜歡待在暖氣管道附近和冰箱的散熱口,同時,還喜歡待在家裡的一些縫隙里,有溫度的地方。居民在家裡要注意「堵洞,抹縫」,減少蟑螂的生存空間。同時,家裡的食物碎屑要注意及時清理,保持衛生。出現蟑螂,要及時投放蟑螂藥。

延伸閱讀:

亂用「掏耳神器」耳朵竟有回聲

姑娘小夏前幾日坐動車時,忽感耳朵刺痛,回福州後,症狀越發嚴重,不僅搖頭時連帶著腦袋也疼,而且說話時感覺有回聲。前日,小夏到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耳鼻喉科檢查,醫生追問病史發現,這一切都是因為小夏的一個壞習慣。

小夏今年25歲,12月初去上海旅行歸來時乘坐動車,每次車過隧道,她都感覺耳朵悶悶的,還刺痛。回家後,小夏用棉簽清理耳朵,沒想到第二天耳朵越發疼痛,「說話感覺有回聲,搖頭時連著腦袋都疼。」她趕緊到第九〇〇醫院檢查,耳鼻喉科醫生髮現她的外耳道發炎、紅腫。

「你應該經常掏耳朵吧?耳朵皮膚如果破損很容易發炎。」醫生說。

聽醫生這麼一說,小夏想起,自己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洗澡後都用棉簽清理外耳道的水,而且比較用力。她還購買過一個「掏耳神器」,時不時就拿出來掏掏耳朵。第九〇〇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建忠表示,小夏就是由於反覆摩擦外耳道,導致外耳道破損發炎了。

李建忠說,洗澡或游泳時,由於耳廓的保護,水一般只停留在外耳道口,所以不需要特殊的處理,水也會很快揮發掉,而如果用棉簽清理,很可能將外耳道口的耳屎推到耳道深處,日積月累,會形成耳屎堆積,從而出現聽力下降或者耳鳴甚至眩暈的症狀。李建忠提醒,外耳道皮膚非常脆弱敏感,掏耳朵時用力不當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從而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如果使用的棉簽不衛生,反而會引起一些外耳道的疾病。此外,耳屎其實是好東西,具有保護耳道,防止異物進入,抑制細菌滋生,防止耳內感染的作用。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楚天都市報 千龍網 福州晚報

流程編輯:TF02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PnFKWwBmyVoG_1Z_DU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