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中國歷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最後成為了秦朝的宰相.
呂不韋出生於衛國,但衛國是一個貧弱的小國,於是他將商品貿易發展到交通便利而又經濟繁榮的趙國。因眼光獨到並善於賤進貴出,他很快便積累起千金家產。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商人受人歧視,無社會地位可言,他立志要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
他以商人的獨特視角看到了政治投資的巨額回報,決定要"千金散盡"進行一場政治風險大投資。前267年,呂不韋到趙國邯鄲經商時發現了巨大商機,在那裡他見到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子楚,便認為"奇貨可居"。經過充分考慮,他決定將資產一分為二,用五百金資助異人子楚結交賓客,以另五百金購置珍寶西入秦國遊說華陽夫人,通過華陽夫人說服秦孝文王(安國君)確立異人子楚為嫡嗣。
後來異人子楚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歸秦國如願被立為太子,次年繼承了王位,即莊襄王。接著,呂不韋將懷有身孕的愛妾趙姬贈與異人子楚,隨後趙姬被立為夫人。趙姬生子政,即後來的秦始皇。莊襄王卒,太子政繼位,尊呂不韋為"仲父"。國家大權實際掌控在呂不韋手中。這樣,呂不韋由一個奔走於衛趙兩國間的商賈一躍成為秦國的丞相,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
前238年,秦王政已滿二十二歲。按秦制,皇帝要在這個年齡行加冕禮親臨朝政,而此時的呂不韋在秦國執政已長達12年之久,可謂根基深厚。秦王政感到呂不韋位高權重,實難下手,他要找到一個充足的理由才能剝奪呂不韋的權力,恰在此時,呂不韋向趙姬進獻的大陰人嫪毐淫亂後宮的醜事被揭發。嫪毐暴亂,作為推薦人的呂不韋自然逃不了干係。秦王政欲誅殺呂不韋,但鑒於他功勳卓著,加上賓客為之說情,不忍對其痛下毒手,只是將其免相完事,仍保留其文信侯爵位,逐其到封地洛陽,以終天年。
呂不韋回封地後餘威尚在,拜請他的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自然為秦王政所不容,於是秦王政就下了一道責問呂不韋的詔書:"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萬戶侯。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這其實無異於最後通牒,表明秦王政已對呂不韋恩斷義絕。呂不韋深知徙蜀後不能倖免一難,乃飲鴆而死。這位有著舉世經商之才的人,就這樣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