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沈從文說文物之器物篇》
作者:沈從文
推薦人:涼月滿天
推薦理由:一個清醒的邊緣者
盤點2019年讀過的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本《沈從文說文物之器物篇》。
這本書內容老實得很,說器物就是老老實實地說器物:說古代鏡子的藝術呀,探討玻璃工藝的歷史呀,談瓷器藝術呀,又論述中國古代陶瓷……
所以說沈從文這個人就是老實,就那麼規規矩矩地考證,認認真真地作文,一點都不耍花腔:
「中國金工用青銅鑄造鏡子,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多數鏡子的背面,都有精美的裝飾圖案,從造型特徵和藝術表現看,可以分成兩類,代表兩種不同風格:一種鏡身比較厚實,邊沿平齊,用蟠虺紋作圖案主題,用淺浮雕、高浮雕和透空雕等技法處理的,圖案花紋和河南新鄭、輝縣,山西李峪村及最近安徽壽縣各地出土青銅器部分裝飾花紋相近……」
讀這樣平實的文字,會不由讓人想起他離開文壇,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上班的日子,也是這般老老實實的模樣。
當時,他脫離文壇,到了博物館上班,沒有辦公室,就在午門樓上的穿堂風裡待了十年。世界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是他跟不上,就像一條魚被浪潮生生地沖得靠了邊。
他給人當講解員,給陳列的展品寫標籤,他把寫小說的熱情,用來搞文物研究,一篇一篇地寫出來。都是他沉默艱難的考據。看著這些平實的文字,就像透過稀薄的布絲,看見背後坐著一個戴著眼鏡、佝僂著腰、伏在桌案前的人。
這本書的裝禎也很絕,外封是清淡而沉默的淺豆綠,內里的封皮卻是橫著麥草的零星秸稈的象牙白。它安靜地應對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和光怪陸離的世界,就像沈從文一樣,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清醒的邊緣者。
記者│石雅彬
編輯│閆艷麗
審核│劉寶芝 馮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