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過材料嗎?
你曾有過怎樣的經歷?
下面的場景,是不是你曾經的,或者類似的寫照?
一台電腦、一盞孤燈,香煙不離手,咖啡、濃茶不停嘴,最忠實的「伴侶」乃是泡麵加火腿。
一台投影、一張桌,一包香煙、一壺水,三兩個人一小屋,不知不覺一整宿。
一句話,反覆琢磨、反覆推敲;一個詞兒,冥思苦想、絞盡腦汁,真可謂一句話能憋倒「英雄漢」、一個詞能卡出「英雄淚」。
一份材料,層層把關、層層改,一遍兩遍剛起步,三遍四遍才剛剛有眉目,真是「一個材料不(搞)容(死)易(人),要是容(不)易(死)就怪(死)了(搞)。」
有道是,你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我在埋頭寫材料;你在闔家歡樂、消遣休閒,我在埋頭寫材料;你在喝酒吹牛、歡歌笑語,我在埋頭寫材料;你在坐臥躺倒、酣然熟睡,我在埋頭寫材料。
寫材料,想寫好材料,「一口吃不下個胖子」,必定有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大致會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壹:臨摹階段
處於這個階段的最顯著特徵,是在接手一篇材料後,第一動作往往是檢索前人「成品」、上網查找範文,要麼用其框架,修修改改,要麼用其內容,刪刪補補,最常用的鍵,乃是「Ctrl+C」「Ctrl+V」,最常乾的事,就是把前人成品的「紙質版」轉化為「電子版」,有時前言難搭後語、首尾難以呼應,而材料脈絡取決於你找到了什麼樣的素材、材料質量取決於你拼湊的技藝。
用一首打油詩來說,就是:
新手小白剛入行,
白紙一張待揮毫,
呆萌無知一臉茫,
拼拼湊湊照畫瓢。
貳:小成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材料框架已有自己思路、內容寫法也有自己風格,即便拷貝也是為我所用、服務材料,能略有些心得、稍有點上路,應對日常性、事物性的材料,綽綽有餘,偶爾在推材料時,也能搭上幾句話、插上幾句嘴。但遇大型的、綜合性材料時,往往筆高懸、難落下,有想法、沒辦法,有思考、沒思路,個把小時下來,寫寫刪刪,進度緩慢、碼字湊數,尤其是想寫得深刻有味、妙筆神韻,尚需引路、還需點撥。
有道是:
構思布局自有意,
善用對仗和排比,
初見成效心自喜,
再上台階需努力。
叄:迷茫階段
材料時時寫、篇篇寫,耗精力、耗腦力、耗體力,漸漸走進「吃不飽」且又「餘額不足」的透支困境,加之無暇看書、無力勁補,有種被掏空、被榨乾之感,框架傳統單一循環往復、詞語陳舊乏味鮮有新意,習慣性翻找曾經之作、他人之文,對於寫材料,不自覺會心有牴觸、偶有畏懼,甚至懷疑自己、否定自己,那種「燈油將盡」與「外表光鮮」的衝突而導致的焦灼心理讓人倍感煎熬。
真可謂:
一入材料深似海,
慢進快出被抽干,
逆水行舟進且難,
萬里長征剛開端。
肆:傲嬌階段
長期的積累、磨練、沉澱,加之對周圍環境的充分認知和熟悉精通,讓你在一定範圍內成為佼佼者、所處環境中成為筆桿子,這時,倘若一般人擅改你的框架,調整你的文字,你會格外不爽、相當不服。而且在狀態好時、靈感來時,且恰遇得心應手的材料類型,也能寫得一氣呵成、酣暢淋漓,特別是自感得意之作,閒來無事,也會偶爾翻出來孤芳自賞一番。
真是:
髮際漸禿大挨目(M),
伏案久坐腰酸木,
勤勉不負辛勞苦,
日積月累見功夫。
伍:蛻變階段
當有那麼一天,你跳出了那個讓你傲嬌的「小圈子」,放眼高手濟濟的廣闊天地,會情不自禁流露出「井底之蛙」的羞澀,也會不經意間泛起「欲鑽地縫」的紅暈。與此同時,謙虛漸漸成為你最絕美的品質、踏實慢慢變成你最耀眼的品行,你開始向經典、向名著尋經問道,向智者、向大咖請教切磋,於是,就有了蛻變於無形、脫胎於瞬間的驚艷。
真是應了那句順口溜:
鼠目井觀天,
只在窩裡待,
抬眼周遭看,
高手在民間。
陸:自如階段
走進這終極階段,跳脫出「八股」對仗,不會刻意編詞造句、一味追求合轍押韻,框架結構邏輯緊湊,破層分段清晰明了,古文經典信手拈來,言詞表述精準簡潔,讓人讀之不煩、閱之不厭,甚至少讀一字都覺彆扭、多添一字都顯累贅。恍然間,才發覺寫材料只是基於工作的思考,而產生的思想上的智慧結晶,絕不是閉門造車的美文。
此階段,可以說:
鬼斧神工文字匠,
張弛有度任徜徉,
深邃淺出意自詳,
字透靈魂心翱翔。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寫材料,各家有各家的寫法,各人有個人的看法,寫的過程就是思考鍛鍊的過程,想寫好,必定需要多讀書、勤練筆、常思悟,提高自己才是硬道理。
作者:哲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