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剩女沒房沒車,拒絕被男友媽媽安排後回老家,生活從此變了樣

2019-09-27     福利電影社

最近,有一部很俗卻很好看的台劇,豆瓣9.1分。

雖然中國台灣經濟是一年不如一年,但他們的電視劇卻一年比一年更好看,更貼近民生了。

正如網友所說,「不被流量被資本綁架,就能靜下心看生活的力量」。

他們的經濟在落後,可他們的影視不知不覺又走到了兩岸三地的前面。希望內地的觀眾和影視人別再被流量被資本綁架了,能靜下心來看看生活的力量。


不過正好趕上國慶假期,大家都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了,只有10集,幾天就可以刷了。

相信我,這部劇也適合跟爸媽一起看,雖然俗但很溫暖.....

陳嘉玲,台北漂。

她生在台南,在台北一漂就是20年。

今年,她39歲了。

最大的才能,就是在拍照時恰好閉眼,精準度高達百分之百。

她的TITLE(頭銜),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助理。

打扮光鮮亮麗,實際上是一個二十四小時服務的高級保姆。

為老闆準備一切,包括定時喂藥、定點喂養、定期提醒......

有時候還要陪老闆一起玩疊疊樂,一玩就是很久。

老闆玩得很開心,她早就很不耐煩了,卻不得不繼續裝作很感興趣的樣子.....

老闆娘打來電話時,她負責監督老闆吃水果,吃完還要拍照片發過去。

其實往往她都把水果倒進了垃圾桶,因為老闆不愛吃.....

老闆真正愛的是小三,她就要陪著小三去看房。

她有一個相處四年的男朋友,同居了三年半。

幾年同處一片屋檐下,兩人已經沒有了激情,只有瑣碎的日常,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瑣事重複.....

她和男友不像戀人,更像是室友,平平淡淡。

沒有什麼開心的,也沒什麼討厭的,天天沒什麼變化,天天都一樣。

現在,兩個人遇到大姨媽來了,共同反應居然是——

好開心啊!

大家一起樂開懷,終於不用像交作業一樣互相計較了。

皆大歡喜,一個人去看電視,一個人去看雜誌,氣氛一片祥和。

這樣,39歲的陳嘉玲,看不到所謂的安穩,仍然在漂著。

「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一轉眼就要40歲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動彈不得。」

「動彈不得」,形容這個年齡段的人,實在太妙了。

「動彈不得」,每一個上班的人,都夾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月亮和六便士之間,哪個都想要,失去哪個都心有不甘。

「動彈不得」,也許並不是不想動,而是一動起來,各種事情都會變,太麻煩了。

對女主陳嘉玲來說,生活,真的要這樣癱著過嗎?

在前男友婚禮上,她酩酊大醉,大鬧現場。

朋友們嘲笑她:「20歲喝醉酒是可愛,40歲啊,是可憐!」

這樣的人生,真的很可憐嗎?

深受刺激的陳嘉玲,立馬做出了一個決定——

回到家就向男友求婚,老娘也有男朋友,要啥前男友!

男友是個很好的人,但男友的媽媽可不是那麼容易打發的。

房子要住在男友媽媽附近,婚紗要買媽媽喜歡的,連裝修都是媽媽說了算。

大齡女青年決定要「俗」一點,都這麼難嗎?!

叔可忍嬸不可忍,終於有一天,她「開掉」了老闆,「開除」了男朋友,走向了一無所有的道路......

40歲了。到底怎麼做才好?

沒有模板,沒有攻略,更沒有標準答案......

俗女養成記

導演: 嚴藝文

編劇: 江鵝

主演:謝盈萱 / 溫升豪 / 陳竹升 / 藍葦華 / 吳以涵

首播: 2019-08-04(台灣)

由台灣華視(CTS)自製,首播收視超越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創造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的最高收視率。

導演嚴藝文,不僅是個好導演,還是個好演員,曾憑藉《天使的收音機》獲金鐘獎迷你劇集女主角獎。

這次她的「戲癮」還挺大,客串了街坊鄰居、媒婆、學生家長.......

溫升豪,剛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與賈靜雯演精彩的對手戲,這次發揮依然穩定。

陳竹升,《大佛普拉斯》用夾娃娃治癒自己的那個男人,這次角色很重要,因為很像《請回到1988》里的德善爸爸。

金鐘視帝吳慷仁在劇里也有客串,到底在哪一段,你要仔細看清楚嘍。

女主謝盈萱,在去年的金馬獎上,獲得了金馬影后。

這可不是個輕鬆的勝利,要知道,她擊敗的可是孫儷、周迅、曾美慧孜等等......

演這部劇,是謝盈萱很開心的一件事。

她說,從影這麼多年來,在目前演過的作品裡,最貼近她自己性格的一個人物。

她在全劇里放飛自我,各種惡搞、污污污、無下限的台詞層出不窮。

敢做敢說,敢作敢為,本色演出,這個角色真是被她演活了。

接下來,女主陳嘉玲就會人生大逆襲,開創新時代,還是遇到灰王子,走上霸道總裁瑪麗蘇的道路?

她辭職後再找工作,被嫌棄年齡太大,處處碰壁。

沒了收入,怎麼在台北混?房租都快掏不起了,吃飯都成問題。

最後,只剩一條路——回老家台南。

想看人生逆襲開掛的故事?這裡真沒有,一點都沒有。

導演嚴藝文說了:

「都這把年紀了,我絕對不要做什麼勵志的、追夢的故事哦!

抱歉,也沒有嫁給總裁,或是開什麼文青咖啡廳、回家鄉發揚文化什麼東西的……

不要不要,我絕對不來這套,我希望這部戲能夠儘量貼近真實。」

陳嘉玲回到老家,在車上跟來接自己的弟弟一頓抱怨。

回到了家,陳嘉玲的父母、長輩們也並沒說什麼,跟往常一樣平靜。

這個家,真的與別的家庭很不同。

陳嘉玲小時候在上學時寫《我的志願》,所有孩子都寫要當老師、當太空人、當科學家,只有她寫——當一個家庭主婦。

老師和同學們哄堂大笑,大家都說太LOW。

但嘉玲的家人看到「家庭主婦」這個志願之後,並沒有說不好,也沒強逼她更改志願。阿公反倒寫下了這麼一句話:

「一日平安一日福,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阿公看來,陳嘉玲就是最完美的孩子。

「嘉玲對阿公來說,就是那個最好、最漂亮的孩子;嘉玲對阿公說的話,都是最好聽的。」

阿嬤是一個觀念保守的老派人,她從小就跟阿玲說,婚前是處女,婚後才幸福。

在嘉玲回來後,她就一直不停地安排嘉玲相親,因為這年齡實在也太尷尬了.....

不過阿嬤在生病的時候,說出了心裡話:

「時代已經不同啦,你們現在沒嫁的也很多。」

「阿嬤有時候也很羨慕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阿嬤已經做了六十年的陳李月英了,現在我也做到累了,等哪天阿嬤懶得呼吸的時候,把阿嬤的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讓阿嬤能自由自在去當李月英好嗎?」

誰不是端著、硬裝著去過自己並不想要的人生?

「走到人生這個階段,不再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清清楚楚,輕輕放下或許更好。」

嘉玲的爸爸,平時話不多,對孩子管教不多,他一直覺得嘉玲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了。

嘉玲的媽媽,是一個傳統家庭婦女,相夫教子,做好家務,希望兩個孩子能成才。

但這兩個孩子,個個都不省心。

對女兒的決定,雖然媽媽很生氣,但這是女兒自己的選擇,她還是無條件支持女兒。

「我回來你會不會開心?」

「你開心,我就開心。」

「你有沒有失望?」

「你不會,我就不會。」

女兒40歲了,在外地漂泊多年回家,有女兒在家,也算是一件好事。

而兒子30多歲了,是個同性戀。

本來以為這家裡又會掀起一次軒然大波,但媽媽卻很淡定地說,我早就知道了。

原來早在上中學的時候,媽媽就知道這件事了,因為無意間看到了弟弟的日記。

在媽媽也很懵,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她打電話求助,才明白這不是病,也不是不正常。

也是從那時起,媽媽決定守護在兒子身旁,做支持他的人。

「他活到現在三十歲了,這麼大了還不敢跟別人說,也是很辛苦。

我也很想告訴他,阿明啊,其實媽媽都知道。你不是只有一個人而已,不用這麼孤單。」

什麼是開心和幸福?

百科這樣解釋:

幸福,是指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

現實里,太多人把實現自我價值的標準,都交給了別人,交給了最世俗的觀念。

比如買房買車、成家立業、全身名牌、豪車大別墅,似乎這才是成功的。

而《俗女養成記》告訴我們,成功不是必須的,而作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我們好好為自己而活就行了。

還有,你其實並不孤單,有許多人默默關心著你愛著你,就是你不知道而已。

40歲剩女沒房沒車,拒絕被男友媽媽安排後回老家,生活從此變了樣

人生真的太短了,沒必須太執著,或者跟生活較勁,或者非要實現夢想不可。

「你是幾時開始忘記了,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

你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到你沒時間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你自己。」

是啊,時間很長,人生很短,短到沒時間去討厭自己。

平凡不是你很庸常,而是生活真正的本態。

平凡,也是地球上絕大多數人的正常生活狀態,僅此而已。

放下執念,方能自由。

快到國慶長假了,忘了工作的壓力、生存的焦慮,還有那些世俗的比較,多陪陪自己的爸媽,多給他們說說「我愛你」,去享受你自己的自由人生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B5cc20BJleJMoPMyf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