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忠:泰禾是一家很真實的企業 正轉換角度對存量物業進行升級

2019-10-15   搜狐焦點網

10月15日,「與美好共生長」,搜狐焦點文旅主辦的中國文旅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盛大啟幕,文化旅遊領域知名專家、業內精英大咖雲集的論壇現場,泰禾集團副總裁全忠也對他眼中的文旅地產發表了看法。


泰禾集團副總裁 全忠



全忠稱,一直以來,文旅地產都有較為豐富的發展背景,一方面,文旅地產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倡導,此外,作為房企轉型的方向之一,開發商也有進行多元化嘗試的需要,畢竟文旅和地產的相關度還是很高的,起碼要高於教育和醫療行業。此外,從城市的發展、土地供應的結構上看,文旅地產的發展實際上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全忠表示,不同於傳統住宅,文旅通常是開發商自持的,並且在運營的過程中會形成特有的IP,IP帶來的品牌價值是無價的,甚至是可以不斷延續的,在文旅項目的社群、社區、商業等多方面的運營密切結合之後,所帶來的價值便不僅僅是帳面上的現金流和利潤,還會帶來更高的品牌溢價,而"品牌"和"名牌"不一樣,"品牌帶有美譽度",於泰禾而言,其公認的IP是"院子系"。

長期以來,文旅地產一直受到「短期升值難、長期周轉難」的困擾,對於企業的資金情況也有較高的考驗,於此,全忠稱,盈利情況方面,文旅地產應該被區別的看待,個別獨特的文旅IP,可以引發"老帶新",老客戶帶新客戶,使得市場從"買方市場"恢復至"賣方市場",因此,不能簡單的將文旅地產與傳統地產做盈利能力的對比,"文科生"和"理科生"怎麼比呢?

泰禾是一家很真實的企業

"我見到了卸妝後的泰禾"

5月,全忠加盟泰禾集團,任職集團副總裁,分管品牌工作,作為繼沈力男之後,泰禾集團到任的第三位分管品牌工作的負責人,全忠是前《萬科周刊》第四任主編,也有過創業的經歷,從業經驗豐富,並且是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的多年好友,來到泰禾的近半年時間裡,全忠對於泰禾的印象是否發生變化?

於此,全忠稱,"過去的印象里,在我眼中,泰禾是一家發展較快的企業,從一兩百億做到一千多億,泰禾實現了很快的轉變,尤其是院子系產品,也為我留下過較深的印象,但當時的了解也並不夠全面,在我現在的印象里,泰禾首先是一家很真實的企業,而不是被PS過的企業,泰禾沒有被媒體粉飾和修飾,我見到了卸妝後的泰禾"。

今年以來,泰禾一直在"風波"中前行,股權出售、人事變動以及資金問題不斷,談及此,全忠表示,"泰禾現在所遇到的困難及取得的成績,是所有千億企業跨越千億門檻之後都遇到過的問題,屬於青春期綜合症,有叛逆心理,也有其他的很多變化,這也是一個好的方面,泰禾在積極應對,不掩飾迴避問題,也不妄自菲薄,這是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應有的健康狀態"。

全忠坦誠,市場下行周期下,泰禾也有銷售的壓力,四季度前,泰禾會重點抓這樣幾個事情:

第一,快速提高銷售量和銷售速度,尤其是全國性的項目,很多城市都還在限購狀態,但是諸多優質的項目,泰禾還是希望繼續做大;

第二,做好項目的同時,積極解決客戶關係,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客戶體驗度;

第三,泰禾也會積極提升內部管理,加強對幹部的培養、培訓、考察和學習,近期泰禾正在進行全國高校的招生巡演,這也說明了泰禾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也在做各種各樣的準備,泰禾沒有離場心態;

"泰禾沒有文旅地產盈利的目標"

"泰禾在轉換角度對存量物業進行升級"

全忠稱,在泰禾·廈門灣的項目中,80%是文旅業態,20%地產業態,目前泰禾的所進行的文旅項目還沒有到結案的程度,因此尚不能評論盈利和虧損的問題,但是從項目施工、銷售和客戶的反應方面來看還不錯,去年8月開盤到現在,大致售出100億,泰禾會努力做,力爭做最好,但還沒有設定具體的盈利目標。

10月11日,泰禾集團新品泰禾·北京公館面世,這場以「時代·煥新」為主題的發布會吸引了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的站台,並聚集了萬通集團創始人馮侖、知名作家海岩、知名主持人春妮等重量級人物的加盟,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搜狐焦點網的信息顯示,不同於泰禾·北京院子動輒300平米以上的戶型面積,泰禾·北京公館有諸多的80-90平米戶型面積的產品,這是否意味著泰禾產品線路的轉型?

於此,全忠表示,從服務的升級、硬體、地段、設計等翻蓋你來講,泰禾·北京公館都是有提升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產品線的轉型,"原來做院子,現在做公寓了","意味著我們過去做高端物業,現在開始針對更加小眾一點的人群了,於消費者而言,他們也有在城市中心或者相對中心的位置有一個帶有城市會客廳功能的房子,這是太和的一種嘗試,並且泰禾不是第一家,是另一種角度上,對於存量物業的一次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