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往年三四月份的樓市小陽春大機率是不會有了,其實參考去年金九銀十的銷售狀態就不難看出,全國樓市已經算是最近10年來最穩定的時刻了。因此即便沒有疫情,今年也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波瀾,更何況是疫情陰影下的人人自危。以南京為例,目前一二月份積壓的房地產登記案件,已經開始陸續辦理,但是為了安全分流房產部門還是開放了關於南京身份證人群的服務,外地人的案件還得拖後。本身行政部門的效率提不起來,對市場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大量的賣房換房的交易時間將被拉長。
二月份開始不少開發商開始了降價促銷,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恆大,幾乎打開所有主流APP開屏都是恆大全國樓盤75折促銷的廣告。並且恆大還針對網絡下定給出了一定的優惠政策和保底操作的宣傳。但是實際成交效果可能並不太好,就基層銷售透露出來的消息看,實際成交一般。有很多房產自媒體專家就指出,75折銷售看似力度很大,但是實際上恆大過去一直有8折促銷的政策在,75折也只是降了0.5個百分點。
即便降得幅度有限,但是開發商還是實實在在降了的,為什麼沒什麼人去買呢?歸根結底還是由於二十年樓市血淚史下,人們內心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咱們都知道,過去只要是在降價周期,售樓處維權的新聞就特別多,因為老百姓心裡不平衡啊,自己買的房子幾個月不到就降價了;而更多的人則是很明智,降價期間不去買房,每一次不謹慎的付款可能帶來後期無止境的維權。但實際上降價的房子大家不願意買還有一些比較隱形的原因。
1、混淆型降價
不少開發商為了促銷,表明低價促銷,低到多少價位起;你一看這麼低自己能負擔得起了,便去了售樓處,發現這樣的房源非常少且位置奇差,與自己的心理預期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說房價雖然較低,但是實際房源的質量還配不上這個低價,低價房源還不是說買就能買到的。正常水平的房子都是正常價,老百姓認為開發商這是在混淆視聽,慢慢得就不願意蹚渾水了。
2、套路型降價
過去經常出現的一種降價套路是精裝轉毛坯,單價一下子能下來2千一個平方。這樣的操作屢試不爽,可慢慢的老百姓也明確了這種套路的欺騙性,精裝修房目前市面上基本上都要2千左右一平的成本購買,降了等於沒降。到頭來自己裝修還要費時費力。因此面對這樣的套路型降價大家也就冷靜了。
3、投資心理存在
市場內剛需往往對於價格是敏感的,雖然他們只買一套房,但是也希望買了房子能夠坐上漲價的車。而那些本來就是投資買房的人更是這樣考慮的,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雖然在低價抄底購房在房價高點出售賺的最多,但是這個時間點誰都無法掌握,可只要你在上漲區間內開始買房,政策允許的前提下短期拋售出去,這個錢是穩穩賺到口袋裡的,所以因為這樣的心理影響下,人們不肯能在降價時期去購房。
想要買房的朋友,今年不妨多等等多看看,後續可能給你挑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當然人不可有貪婪之心,買房前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是什麼,不管是投資還是自住,符合自身要求才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