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萬多個蠶繭,蠶娘一絲一針織出一條38米最長蠶絲婚紗長裙

2020-04-21     朱文鑫

吳江令人痴迷,第三次走進吳江的震澤古鎮——這座被譽為中國絲綢小鎮里,我遇見了目前最長的一條蠶絲長裙,用了2萬多個蠶繭,蠶娘一絲一針織出38米最長的一條蠶絲長裙。是的,到了吳江不得不去震澤,到了震澤不能不去體驗蠶文化。震澤也被譽為絲綢小鎮。

桑蠶文化園是以蠶桑為主題的生態園,通過一系列浸入式體驗,更好地了解了震澤的蠶桑絲綢文化。你可以零距離觀看蠶從芝麻大小到吐絲結繭的一生,還能親自動手學習蠶繭作畫、醉墨扎染、靜心刺繡,用蠶桑衍生物製作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


在千畝桑蠶園內,不少親子家庭從周邊而來體驗採摘之樂,感受千年蠶桑文化的魅力。植物扎染、蠶繭手繡、植物拓染、絲巾課堂、刺繡學堂等。在太湖雪蠶桑文化園,可以近距離觀察絲綢產生製作的過程,還能體驗豐富多彩的絲綢文化活動。



據記載,嫘祖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織錦染五色衣裳,結束了古代先民以樹葉獸皮遮體的荒蠻時代,開創了人類衣著文明的新紀元。

從桑葉園開始,一條絲綢之路就這樣出發了。絲綢何以為絲綢的驚艷,太湖雪蠶桑文化園讓我們看到了無限可能。蠶桑文化園的設計是一個日子型布局,提醒著我們每日都要創新。兩個庭院,一個叫絲綢院,一個叫桑梓院,寓意專注絲綢,功在桑梓。



絲綢不同於其他商品,精緻華美的背後,還有無法用價格衡量的文化價值及代代傳承的匠心。因懂得而珍惜,因難得而全力以赴,用最好的品質,把美好延續。讓更多人能夠領略到真正的蠶桑之美、絲綢之美,體驗種桑、養蠶、制絲、扎染等工藝,發現絲綢製作過程中蘊含的智慧與獨特魅力。

這是我第二次走進震澤時拍攝的這條蠶絲長裙。桑田千里碧,蠶室時時春。來到太湖雪桑蠶文化園裡面,去細細聆聽每一根絲、每一片葉的故事。

從桑園到養蠶房,從陳列館裡的舊式民間繅絲器具到現代化的繅絲設備,從綠色環保染料原料到華美艷麗的絲綢製品,關於蠶桑的一切,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這裡也是愛情之地,兩隻蠶,遙遙相望,你在長江頭,我在長江尾,演繹著一段絲絲愛戀。

一方小小的絲巾,輕輕彎成小巧的形狀,浸染晾曬,出來後便是一幅上好的作品。放在空中隨風飛揚,天然的染料,賦予它自然的芳香。一床絲被,與你滑的像絲一樣的肌膚,給你絲絲不舍。

還有扎染、拓染、自製小方巾,在一泡一染間,領略絲綢工藝的獨特魅力,體會工藝背後那代代傳承的智慧與匠心。



以蠶繭為畫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製作獨一無二的蠶繭畫。享受一段別樣的歡樂,一段別樣的美妙時光。這樣的作品,就在一個集身心休閒、絲綢展示、文化體驗、精品會議等功能於一體的蠶桑文化園,成為震澤的「絲綢小鎮」。

「一帶一路」把震澤打造特色「絲綢小鎮」從而形成了一條千年絲綢之路「新絲路」,一方最好的水和土地,生產出優質的桑和絲,傳承著桑蠶文化底蘊深厚。


慢游吳江,快樂無疆,震澤還把絲綢+品蟹有機地聯繫起來,讓你品嘗完美味的太湖大閘蟹的同時品味太湖雪蠶桑文化的絲絲不離不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qK2n3EBnkjnB-0zYL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