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UP主一夜漲粉百萬,哪個大學生不羨慕他

2020-04-21   生活即是熱點

2019年12月3日,何同學在他的房間準備拍攝。

2019年6月6日晚上,一個年輕人正緊張地刷新微博。他原本對這個夜晚滿懷期待。精心製作的視頻沿著進度條緩慢上傳,但一則突發新聞開始刷屏,整個微博還因此一度癱瘓。「完了……白給了……」

年輕人為了這一天準備已久。當日白天有一項重要消息:工信部宣布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5G時代正式開啟。

他選擇在這一天上傳此前做好的5G測試視頻,因為這是最好的時間點和引流源頭。

好巧不巧,明星林志玲在此時公布婚訊,微博瞬間被「志玲姐姐終於結婚」的消息和輪番惡搞所淹沒。「那是從天而降的流量黑洞。」他事後回憶道。

對視頻創作者而言,這種引發大眾熱議的熱點事件能輕易傾軋自己有限的領地,普通觀眾的目光會錨定在熱點上,注意力將被生生搶走。

有網友在何同學的這條微博下評論,「這就是北郵最好的招生宣傳視頻」。

人生莫測,命運無常。他只能如此自我安慰。稍稍釋然後,他摘下眼鏡,昏頭睡去。他並不知道,一覺醒來以後,他也將如平地驚雷,成為現象級的討論話題。而這種一夜成名的經歷,比大眾期盼已久的「志玲姐姐終於嫁了」奪目不少。

在以5G般的速度爆紅之前,認識他的人並不少。他在B站和微博上的ID都叫「老師好我叫何同學」,B站粉絲29萬,微博粉絲21萬。

彼時,他在線上還只是小有名氣的數碼區視頻博主,在線下則是一位斷不會引人駐足留意的北京郵電大學大二男生。

但那一夜之後,一切都變了。


在一個「可以影響別人的宇宙」里,

給予每個人快樂與教益


現在,何同學在B站、微博上的粉絲量已經漲到341萬、134萬。

那個在校園內默默無聞的大學生,成了大眾熟知的「何同學」;而這個最初差點沒辦法實現理想的年輕人,也突然成為某種未來生活的展示者和引路人。

那個以5G開頭的、所有人都翹首以盼但不明就裡的未來,在何同學的視頻中被描繪得既有趣又豐富。隨著痞子阿姆(Eminem)飛速饒舌的節奏,下載速率達到峰值,下載進度條一騎絕塵。

而他在視頻中展示的實踐精神和逆轉思維的靈氣,也喚起了許多人對科技生活的嚮往。

5G還沒火,何同學先火起來了。

@老師好我是何同學的b站主頁。

他受邀與電信研究院標準技術研究所原首席專家龔雙瑾暢談通信行業的發展,也如願採訪了微軟Surface之父帕諾斯·帕奈,還持續創作了播放量超400萬的優質視頻,讓許多人知道融於生活的數碼產品如此有趣。

用何同學在視頻中的話來說,這相當於打破了某個次元壁。

他出現在一個「可以影響別人的宇宙」里,將本來沒有交集的人聚集在自己的視頻之中,給予每個人快樂與教益。從一個看內容的變成了一個做內容的,這是每一個Up主夢寐以求的事情。

何同學做第一條視頻有一個傷感的背景:大一那年,他問喜歡的女生要不要來看他的英語演講比賽,女生應允後卻爽約了。何同學的比賽成績因此受到影響,「然後我就買了一台iPhone X——相當於某種報復性消費吧——買來後卻發現不是特別好用,於是就想做個視頻吐槽一下」。

視頻中,一張呆萌又稍有不甘的臉,嘴裡吐槽著iPhone X的Face ID功能,下方的視頻說明則寫道:「第一次做這種視頻好緊張,哪裡有問題請大家多多指教。臉比較大,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從一個看內容的變成了一個做內容的,他出現在一個「可以影響別人的宇宙」里。

這是何同學創作的第一個數碼產品吐槽視頻,儘管還沒有後來精妙順滑的轉場、鋪排有致的爽點,文本也顯得粗疏,但它記錄了一個年輕人因為憤懣、不爽而激發的飽滿的創作慾望。

在「影視颶風」「視頻大拍檔」「8K8K」「貳_33」「老番茄」等視頻Up主的影響下,何同學的製作水平飛速進步。

他在《如何在B站學習做視頻?》中說:「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帶著學習的態度去看你最喜歡的Up主的視頻,看他們是如何把控視頻節奏、怎麼轉場、怎麼使用音樂,以及最重要的,怎麼把一個視頻串起來。」

執導《極盜車神》《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殭屍肖恩》等電影的英國導演埃德加·賴特也給了何同學許多啟發:「他將很多平民化的技巧應用到商業電影里,許多特效都是用非常基礎的設備拍攝的。」


他展示自己淳樸而逗趣的一面,

坦陳自己成長中的困惑、糾結和反抗


爆紅之後,如何延續熱度無疑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何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你肯定不希望這期播放量500萬,下期就掉到50萬,別人看到後會覺得你不行了,你自己看了也難受;

但從另一方面看,只要熱度足夠高,你就什麼都不用怕。你想做任何題材的視頻都會有人來投資你、配合你。這是熱度帶來的選擇。」

B站UP主一夜漲粉百萬,哪個大學生不羨慕他

何同學視頻的標誌性片頭。

何同學收到過幾乎所有數碼產品品牌的邀約,但迄今為止,他只創作過一期手機品牌的合作視頻,這在「恰飯」成風的數碼區堪稱一股清流。

品牌方並沒有要求過多,僅僅希望「提一下我們的新款手機有幾個攝像頭」,但他坦承那一期「不是很有意思」。

他努力用複雜的鏡頭運動和有趣的情節設計來擺脫商業痕跡,但「內核上依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產品介紹」,這讓他有些沮喪:「以後接商業單子時肯定會從內容本身考慮,做有意思的、觀眾愛看的內容。」

短短一年時間裡,何同學視頻的平均點擊量已經超過了科技區的所有元老級Up主,但他認為自己做的並不是傳統的數碼評測:「雖然主題可能差不多,但是執行的方式和風格差太遠了,所以我覺得跟他們比較可能沒有什麼參考意義和價值。」

傳統的數碼評測也讓他有些倦了——過去那種買到數碼產品後揣摩許久、做各種測試的熱情已經淡去,廠商寄來的樣機變成了不得不做的任務。

他甚至開始認真思考別的視頻方向:「我覺得做勵志視頻也特別好,比如拍一個30天內每天堅持早睡早起的過程,讓別人也嘗試讓生活變得更好,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

何同學認為自己更像一個生活區Up主。事實上,除了以科技產品為主題的視頻,何同學在《漲粉百萬後,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給三年前自己的一封信》等視頻中,更像一個聰明又有點呆萌的鄰家小弟。

在何同學的視頻《給三年前自己的一封信》中,高考前,因為一次為班裡同學製作紀念視頻、收穫成就感的經歷,他感到」長這麼大,第一次有點明白將來想做什麼了「。

他展示自己淳樸而逗趣的一面,坦陳成長中的困惑、糾結和反抗。這個形象是他圈粉的重要原因。

何同學在房間裡貼滿黑色卡紙,牆上掛著美國隊長的盾牌、超人和蝙蝠俠的海報,以及用12部iPhone 5C外殼組成的時鐘。他在視頻中加入Stronger等流行樂鋪墊情緒,用別出心裁的運鏡和剪輯讓冰冷的數碼產品或使用體驗變得靈動可感。

將這些元素結合起來的何同學,像一個熱切攀談的小哥,而非高高在上的科技大佬。


不需要被解析,也很難被複製


微博粉絲已過百萬的何同學收到了上萬條私信,但平時做作業、剪視頻、準備期末考試等活計已經太忙、太累了,所以他只能選擇「完全不處理」。

信息的密集轟炸在他因5G測試視頻爆紅的頭三天內達到極致。他被各種各樣的讚賞和邀約淹沒,生活節奏被打亂,似乎從一個清閒而篤定的普通人變成頂流明星。

春節期間,何同學沒有更新。他曾經說,做視頻很有意思,但考慮視頻後期種種傳播細節是一個相當無聊而且內耗嚴重的過程。

剛剛從期末考試中解脫的他在微博上回應網友的催更——「朋友們,新視頻在做了,很有意思的一期視頻」,他已經成為一名「忙著在家裡閒」的鴿子型博主。

「朋友們,新視頻在做了」「真的在做了」。

何同學的視頻風格被很多人嘗試解構,甚至模仿。一名ID為「扶你吃」的新晉Up主將何同學的視頻進行了像素級分析,詳細剖析了其在運鏡、轉場和文本上的獨到之處,並用上了很多很何同學的meme、橋段和口頭禪以表敬意,比如觀眾熟悉的「陷入了人生的大思考」。何同學對此很詫異:「沒必要沒必要,哈哈哈哈。」

從一個初學剪輯的普通大學生到垂直領域內體量驚人的大V,何同學確實不需要被解析,也很難被複製。

未出江湖,便已留名。在很多人看來,何同學已經是一身才華的青年才傑,但他同樣也是一名為未來迷茫的普通年輕人。

「這個新視頻,依然是盡全力的一期,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未來,何同學自認為不具備老番茄那樣兼顧學業和視頻製作的能力,坦言「在主流賽道已經追不上人家」。不過,他對做視頻仍然有著超乎常人的熱愛與執著,他的靈氣和積攢的才情也會呈現在未來的視頻之中。

他估計自己「應該會開一個小的視頻工作室,繼續做下去」,嘗試在創作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然後站穩。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何同學在實現自己新的目標之後,也會像粉絲破百萬時那樣,輕嘆一句:「我還是做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