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國有輪胎企業

2019-07-27     輪胎商業網

在輪胎行業中,國有企業這個專用名詞幾乎僅屬於中國。在中國,國有輪胎企業在整個中國輪胎產業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4

9年建國初期,全國能夠生產輪胎企業只有國營一廠、國營二廠和上海大中華、正泰四家企業,其中上海大中華和正泰為私營橡膠廠。正是以這四家企業為基礎,擴展出一個又一個輪胎廠遍布全國各地。

國營一廠

更多的稱呼是樺林輪胎廠,始建於1938年,時稱東北橡膠公司瀋陽橡膠一廠,輪胎年產能5萬條,系國內唯一一家專業輪胎生產廠。1950年,毛主席曾親自前往視察。同年底由於抗美援朝工廠遷至牡丹江,與同遷的瀋陽橡膠二廠和遼陽橡膠九廠合併,改成國營第一橡膠廠(牡丹江),生產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年產能達到10萬條。1952年輪胎產量達到17.3萬條,居全國之首。1955年為一汽配套,規模擴大至60萬條,1980年達到年產100萬條的水平。



國營一廠是全國第一家從國外引進載重子午線輪胎生產線的廠家,1989年當10萬條載重子午線輪胎投產之後,國營一廠開始將技術擴散到全國各地,通過子午線輪胎技術對外轉讓和工廠技術人員外出工作,為山東等地一大批子午線輪胎企業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現在風神輪胎就是來自國營一廠援建的河南輪胎廠,國營一廠將工程大胎全部遷入了河南輪胎廠,現在的風神輪胎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輪胎企業集團。


2000年起,國營一廠改制股票上市,不久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企業倒閉破產,為佳通輪胎收購現在是樺林佳通輪胎有限公司。

國營二廠國營二廠就是現在的黃海橡膠,始建於1933年,時稱齊魯公司青島橡膠廠,後為山東橡膠總廠,年產輪胎5萬條。1952年改稱國營第二橡膠廠(青島),1958年和國營一廠一起下放地方改稱青島橡膠二廠。和國營一廠一樣,國營二廠同樣為全國輪胎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65年青島第二橡膠廠劃出三分之一的設備(20萬條),600多人籌建了寧夏銀川橡膠廠。現在的銀川橡膠廠產能達到百萬條,是佳通輪胎一個重要生產基地。




1969年再次幫助建設泰山輪胎廠,同年為配合中國第二汽車廠建設,在湖北十堰支援建設了東風輪胎廠,現在是青島雙星的主力工廠。




1971年又派出大量人員支援魯西南肥城橡膠廠,還為越南、新疆、河南、山東、湖北、海南等國家和省份參與援建和培訓輪胎技術和生產人員。

對於國營二廠的歷史可以翻閱文章《中國輪胎興亡史——黃海橡膠風光淡去》

上海大中華

熟悉雙錢輪胎的歷史都知道上海大中華,始建於1928年,1934年開始生產輪胎,1954年合營之後成為專業輪胎廠,年產能10萬條。





1965年,大中華一分為二,內遷貴陽,建立了貴州輪胎廠,後於1996年改制為上市公司,股票在中國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貴州輪胎的「前進」成為中國輪胎產業響噹噹的品牌,2018年位列全球75強第36位,總資產104.81億元,凈資產34.03億元。




1990年,大中華與正泰聯合組建上海輪胎橡膠集團公司,1992年實行股份制在國內外發行股票。2002年上海輪胎橡膠集團的原大中華橡膠的載重輪胎廠為主,改成上海雙錢輪胎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正泰

上海正泰橡膠廠始建於1927年,1946年開始生產輪胎,1980年成為全國最大輪胎企業,年產能150萬條。2001年新建的年產14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廠與法國米其林合資成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輪胎有限公司,「回力」品牌也為其收購,正泰的名稱從此在行業消失。





正泰不僅在技術上於70年代支援東風輪胎廠(現雙星生產基地),還在1980年支援過杭州橡膠廠(後來的中策橡膠)。

除了上述四大輪胎企業之外,還有國營第三橡膠廠(瀋陽)簡稱國營三廠,曾經研製成功殲擊機輪胎,1965年撥出1/3設備人員援建銀川輪胎廠,1969年有部分搬遷援建桂林輪胎廠,成立飛機輪胎車間,以該廠實驗室為基礎組建了瀋陽橡膠工業公司輪胎研究所,後於1974年遷往桂林成立曙光橡膠工業研究所,成為我國唯一的特種輪胎科研生產基地。




國營第七橡膠廠(瀋陽)1965年搬遷至朝陽,成為朝陽橡膠廠,遼寧輪胎廠。1969年部分搬遷至雲南建設雲南輪胎廠。1990年後期改制之後,名稱又改為朝陽輪胎廠、浪馬輪胎有限公司。




1956年化工部決定在重慶新建四川輪胎廠,改擴建後的東北各橡膠廠的基建隊伍大部被調去,後來形成了重慶輪胎廠,1994年進入中策橡膠,2001年被佳通輪胎收購。


正是這些國有輪胎企業,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時候,撐起了中國輪胎一片天,正是有了統一的發展戰略才成就了現在輪胎產業的百花齊放。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國有輪胎企業沒落了,但是他們所做的貢獻以及留下的資產不應該被忽略。很多人總是在指責國有輪胎企業,說他們不如民營企業有戰鬥力,有創新能力,內部關係混亂,經營不力。

但是當我們回想歷史,在那樣一個時代,如果僅僅依靠個人和民營能夠把輪胎產業發展壯大嗎?隨著經濟發展,民營輪胎企業展示出了驚人的爆發力,玲瓏、賽輪也已成為行業佼佼者。但是作為國有企業的雙錢、雙星、貴州輪胎、風神等、依然在中國輪胎市場乃至全球輪胎市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RL2YWwBUcHTFCnfSp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