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芷苓的冷暖人生,曾在上海演了149場,場場爆滿,後抹淚離開

2019-12-02   聽戲APP

大多數人都知道樣板戲《海港》中方海珍的飾演者是著名的京劇演員李麗芳,卻很少有人知道第一個扮演「方海珍」的演員是重芷苓。當時《海港》還叫作《海港的早晨》,方海珍"還叫作「金素英"。童芷苓的弟弟童祥苓則是聞名遐邇的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飾演者。姐弟倆都為樣板戲立過汗馬功勞。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姐弟倆卻被同台批鬥。

1995年7月6日,73歲的童芷苓病故於美國,臨終前還向小妹童葆苓問起她最疼愛的小弟弟重祥苓的近況,當重葆苓告知她童祥苓在幫兒子開店時童芷苓長嘆一聲可惜,便與世長辭了。童芷苓在上海工作了幾十年,為上海的京劇事業做出了貢獻。在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打入牛棚」,最晚解放期間受盡了殘酷迫害。她生前所在單位上海京劇院和上海文化局卻以「童芷苓的問題單位做不了主」為由,未能善後,以致靈前冷落,無限淒涼都是回憶錄惹的禍

童芷苓究竟有什麼問題呢?那還得從1964年說起。那一年,上海京劇院二團準備排演現代京劇《海港的早晨》。藝術上造詣不凡政治上要求進步又有京劇現代戲演出經驗的童芷苓,很自然地被選中出任這齣戲的女一號金素英」1964年6月「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上海京劇二團把《海港的早晨》帶到北京繼續加工並在駐地進行過幾次內部彩排,得到了北京文藝界的一致好評。

江青卻一反常態,不但溪蹺地對這齣經她提議改編的京劇現代戲驟然失去了熱情,看也不看一眼,還對張春橋惡狠狠地說了句,與童芷苓在一個黨內我感到恥辱!江青所指是什麼呢?此時的重芷苓還不知道,在軍統特務沈醉的回憶錄中,提及軍統頭子戴笠過生日那天,曾叫重芷苓唱過堂會。其實,在梨園行里向來有「誰當皇上都得聽戲」,唱堂會與政治無關」的共識,但在那個極左」的年代,無風還起三尺浪呢就這輕巧的一筆日後帶給了重芷苓無盡的苦難儘管這樣,上海京劇二團還是很希望能夠讓《海港的早晨》參加現代戲會演幾次試圖請江青來審查她都推說沒空,有病。張春橋看了該劇覺得可以,但江青一次也沒有來,致使《海港的早晨》沒能參加京劇現代戲的匯演。

1965年1月,修改完成後的《海港的早晨》經張春橋同意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試驗公演。由重芷苓、小王桂卿主演。公演一個多月後,在觀眾的一片讚揚聲中江青才勉強看了演出。當時她並沒有提出什麼修改意見。不料,3月8日,張春橋忽然把劇組領導和創作人員召去,板著面孔說,客人(指江青)看了戲,很生氣。重芷苓等幾個主創人員隨後被扣上」抵制現代戲」的帽子,逐出劇組。劇組改建後,抓緊時間排演,於6月7日在上海藝術劇場進行內部演出再次邀請江青前來指導。

江青於11日召見劇組人員時大發雷霆說讓一個最好的演員漬中間人物」不知什麼鬼迷了心竅。儘管這個戲沒有了童芷苓的身影,但弟弟童祥苓正是應姐姐童芷苓之邀來劇組出演江青所謂的中間人物"的。童芷苓感到恐懼,天真的弟弟還問她"中間人物"是什麼問題?重芷苓沖弟弟擺擺手,示意弟弟不要亂講話。會議結束後大家沉默散去童芷苓與弟弟從後台出來她一路走一路嘆息,弟弟不解其意她輕聲對弟弟說我恐怕完了。對政治不敏感的弟弟尚不知重家

即將面臨的災難,重芷苓也不好深說分手時只對弟弟說了一句小弟咱們好自為之吧。

自此,童芷苓被上海京劇院擱置起來不准她上台演出。她與丈夫陳力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夫妻倆迅速地消瘦下來。生性快人快語,活潑好動的童芷苓整日大睜著一雙驚恐的眸子沉默不語足不出戶。以往親親熱熱的同事和朋友無人敢來串門。童芷苓思念父母雙親,記掛著弟弟妹妹,可她哪兒也不敢去生怕家人因為自己的出現受到牽連。儘管弟弟曾經勸慰她說,《海港的早晨》是描寫新中國建設的,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成功的範例可以借鑑,戲搞得不太好在所難免,江青點下名也算不了什麼。敏感的童芷苓知道,讓江青點了名就意味著藝術生命的完結,政治上的玄奧更是單純的弟弟所不能明了的。弟弟的話非但沒能寬心,反而讓她為不知深淺的弟弟更加揪心了。自從1957年「反右」運動中,妹妹童葆苓的丈夫石揮蹈海自殺後,不祥的陰始終籠罩在童家上空,如今輪到自己了,難道重家兄弟姐妹註定會像多米諾骨牌一般一個個倒下去嗎?那麼下一位無疑就是小弟弟童祥苓了。

作為姐姐的童芷苓憂心忡忡,卻又無能為力事情終於有了轉機。一天弟弟童祥苓興沖沖地前來看望她,並告知《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一角選中他來飾演時童芷苓大感意外,這可能嗎?這個從天而降的喜迅使她興奮得不知所措,只是一個勁兒地撫摸著弟弟的面龐,囑咐弟弟要爭氣,拼上一切也要成功。童芷苓心裡明白,此時惟有弟弟演好《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才能洗刷重家反對現代戲」的罪名文革「伊始,童芷苓以美蔣文化特務」的罪名,被紅衛兵抄了家,抄出的黃金被抬了出來,童芷苓披頭散髮地低著頭。

當其時房子、汽車早已上繳國家只留下這點黃金記錄著她往日的輝煌了可她不想對瘋狂的人群解釋什麼。令重芷苓想不到的是,這只不過是她苦難的開始六和塔下的謎團此時,身為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的江青,大權在握,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文藝圈中有可能知道三十年代自己作為藍苹小姐在上海灘種種行跡的知情人,企圖將了解她底細的人一網打盡,她編織的這個網裡全部是當年的舊友和同事。為此,江青找到葉群,葉群又向江騰蛟進行了布置,讓軍人化裝成「紅衛兵」,於1966年10月9日凌晨,在上海兵分五路對趙丹、鄭君里、顧而已、陳鯉庭、重芷苓等五家進行毀滅性抄家。

抄到的所有材料,一律專程送到北京交給葉群。這些人查抄得十分細緻,尤其是涉及到三十年代藍苹小姐的照片或有關的文字材料,全部收回,片紙不留。收集到的材料先是放在空軍某處可是江青不放心,後來,又讓空軍把材料送到了林彪辦公室里,由那裡的趙秘書當若葉群、謝富治和江青本人的面在後院的火爐里全部燒毀。

江青要找的東西就是當年在六和塔下舉行婚禮的照片和兩本落入前夫唐納手中的日記,以及五八年她寫給鄭君里的一封信。江青認定唐納出國後這些物品準是留給了他這幾位好友中的某一個鄭君里最為可疑,而且自己的手跡還在他的手裡如果說趙丹等人與六和塔婚禮還有

關聯的話,那麼查抄重芷苓的家就不知道江青一夥究竟是如何考慮的。童芷苓雖說三十年代在上海紅極一時,與話劇電影界人士有過些許接觸,還曾在《夜店》等多部電影中飾演主要角色但與藍苹往來不多六和塔下更無她的身影與唐納的關係更沒有密切到可以私藏日記的程度。

為什麼重芷苓會牽涉其中?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秘密抄家」在粉碎四人幫」後成

為」國案」,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在葉永烈的《江青傳》中第一章秘密抄家」里詳盡地記錄了這次抄家的全過程。秘密抄家的主要目標是鄭君里,江騰蛟覺得只抄一家目標太暴露,要找幾家「陪抄才能掩人耳目,徵得葉群同意後,童芷苓等幾家不幸被選中。童芷苓自抄家後遭遇厄運。隨著弟弟童祥苓扮演的楊子榮」順利排練,對童芷苓的批鬥就愈加頻繁和狠毒。童芷苓常被勒令跪在桌球檯上,被人揪頭髮,拉膀子,四周還畫著暗喻童家黑勢力"盤根錯節的蜘蛛網目的就是為了刺激年輕氣盛的童祥苓讓他心情煩躁演不妤楊子榮」,既而從舞台上消滅童祥苓,消滅「董家班作為上海京劇院造反派」頭子的于會泳還惡意唆使後樓學館的學生們,以極其殘暴的酷刑拷打童芷苓等幾個被揪斗出來的人。

頃刻間上海京劇院學館成了人間地獄。童芷苓常常被造反派」當成棒球打過來又打過去,還被裝入麻袋在樓梯台階上反覆拖拽,幾次被抽水馬桶里的水衝擊得背過氣去…種種慘無人道的法西斯酷刑讓人不忍目睹,更令人髮指。童芷苓常常遍體鱗傷、血跡斑斑。每次折謄過後她都悄悄地讓護士用沙布把傷口包紮好,她不想讓任何人看到她的傷痕尤其怕衝動的弟弟知道。瘦弱的童芷苓咬牙忍受肉體的折歷就是擔心弟弟忍無可忍上了造反派」的當.

姐弟相殘只因一封家書

1966年,《智取威虎山》晉京演出得到毛澤東的肯定,興奮的重祥苓在給妻子的信中,順便也給他的姐姐童芷苓寫了幾句話因為他知道姐姐對懸繫著童家人命運的《智取威虎山》-劇的動向很是關心。弟弟首先告訴姐姐主席看了戲還改了詞然後他寫道我們文藝工作者應積極去表現工農兵我希望姐姐若有什麼問題就交待,但我相信姐姐不是壞人。不料,這封信落入了造反派」的手中,就這幾句簡簡單單的話語竟成了弟弟為姐姐翻案的白紙黑字的鐵證。

童芷苓知道糊塗的弟弟闖下大禍了,童家將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果然,弟弟剛一返滬,姐弟倆就同台被批鬥。連遠在北京的妹妹童葆苓也未能倖免,年邁的父母雙親更是被驚嚇得主動帶領紅衛兵查抄早已一貧如洗的家。為了保全弟弟及全家人,童芷苓決定犧牲自己。可她幾次派丈夫陳力前往弟弟童祥苓的家,均未成功。1967年的一天,姐夫陳力終於披星藏月悄悄地進入了童祥苓的家傳達了童芷苓的話姐姐說,看到弟弟被連累她非常難過她吩咐弟弟一定要揭批她哪怕一次也行,事已至此,大家何必同歸於盡。促犟的弟弟哪裡肯聽從姐姐的勸告?姐夫陳力臨別時無奈地說,重芷苓為一家人的命運都操碎心了。暗示董祥苓別再犟了想法兒活下去最要緊.

深夜,鬥爭大會在《海港》劇組舉行。當批鬥到童芷苓時童芷苓如願地看到弟弟主動起身緩慢而機械地交待了與姐姐見面和通信的問題。弟弟終於聽話了,肯揭批姐姐了!心慰與心痛同時襲來。童芷苓把自己的前半生想了幾個來回還是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大罪,竟要面對這般的骨肉相殘?童芷苓,祖籍江西南昌,1922年8月21日生於天津。

10歲開始學藝,不久便以她的動學敏悟、表演傳神而得到前輩名旦王瑤卿的賞識,由此打下深厚的旦角藝術基礎。1936年她搭班演出經登台,即顯露頭角。翌年,應南京大戲院之聘,南下獻藝,以舞台新星享譽金陵。抗日戰爭爆發後,她隨戲班輾轉南方各地,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1939年,重芷苓組建苓劇團」,即後來的童家班」在天津連演3個月聲名大振,當時天津《庸報》有《名坤伶童芷苓特寫》一文,給她的表演技藝以頗高的評價。同年,她在天津拜荀慧生為師。在潛心研習荀派藝術的同時,還兼學梅、程、尚各派。三十年代,她經常演出《紅娘》《金玉奴》、《香羅帶入《紅樓二尤》、《釵頭鳳》、《魚藻宮》等荀派戲,以及《天女散花》《貴妃醉酒》、《生死恨》《鳳還果》、《抗金兵》等梅派戲。

她戲路很廣,表演既講究規範,又注重運用傳統的程式來創造角色,因此被譽為荀派梅唱"。1943年春她的一出《紡棉花》轟動滬上在上海6個月的演出期間,該劇上演了149場,場場爆滿。1945年她正式投師於梅蘭芳門下在表演藝術上得到進一步深造。

五十年代以來,童芷苓結合自己的表演特點,對《紅娘》《金玉奴》等傳統劇目的舞台演出作了更為合理的藝術加工和處理,使人物性格更豐滿、完整她又成功地塑造了尤三姐、王熙鳳武則天、謝瑤環等性格各異的古代婦女形象她還是解放後最早出演現代戲的演員之一。她主演的大型現代戲《趙一曼》,運用京劇藝術形式,成功地塑造了現代女英雄的形象受到抗聯戰士的熱情讚揚1961年她又主演了農村題材的小喜劇《送肥記》以生動、風趣的藝術語彙塑造了農村婦女錢二嫂的形象,深得觀眾好評。1957年,由重芷苓挑頭組建的重家班"由於弟弟童祥苓、弟妹張南雲的回歸與原來的大弟重壽苓、妹妹童葆苓匯合一處更加壯大了力量在上海更是赫赫有名.

想不到多年的努力,竟成了百口莫辯的罪行」自己成了美蔣文化特務童家班」成了反動封建幫派」,連累了童家,更連累了她視為珍寶的小弟弟童祥苓。面對向來正直坦蕩的弟弟違背心愿地揭批自己童芷苓思緒萬千是她從洪水中敦出了弟弟,是她引領弟弟走上京劇舞台是她邀請弟弟回上海參加童家班」也是她強迫弟弟昧著良心童芷苓知道,她的每一聲啜泣都如尖刀般刺入弟弟的心肺她強忍著但終於還是嚶嚶地無助地哭出聲來蓋棺仍未定論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幫」,本是舉國歡慶的時候,母親卻到了彌留之際,重家兄弟姐妹終於在母親的病床前吃了一頓團圓飯。童芷苓聲淚俱下地對親人們訴說著文革」中的悲慘遭遇連連感嘆活下來可真不易呀!

在清理文化大革命遺留下的冤假錯案時上海京劇院的其他被揪斗的人員均獲得平反回到了原單位。一心盼望平反的童芷苓卻願望落空。弟弟曾是江青點名讓他飾演楊子榮」的,因此被認定為江青的親信再次遭到審查。歷史竟然如此富有戲劇性!以前她連累了弟弟如今弟弟又連累了她進入八十年代,童芷苓雖然回到上海京劇團恢復了演員身份沒收的財產也相繼退還給她儘管衣食無憂生活富足,但關於她的歷史問題有關單位卻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童芷苓精神上飽受的瘡痛無人負責,更無人賠償。這一時期童芷苓多次赴香港、美國等地訪問演出,與國內外京劇同行合作演出了《宇宙鋒》、《大鬧寧國府》《梅龍鎮》、《坐樓殺惜》《金玉奴》等傳統名劇1987年訪美期間,紐約亞洲協會為表彰她從事京劇藝術50周年的輝煌成就,以及她訪美期間為推廣中國京劇、促進中美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特向她頒發了傑出藝人獎」。同年5月,童芷苓離開了上海這座把她一生的淚水都流乾了的傷心城市,定居美國。期間,童芷苓只回國一次看望弟弟童祥苓送了一大包西洋參囑咐弟弟保重身體。此後再也沒有回國直至客死異鄉。2002年,童芷苓的骨灰由兒子陳吉送回上海安葬於福壽園鍾靈苑終與丈夫陳力長眠一處。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童芷苓身後的是非功過卻由誰人評說呢?

墓碑上鏤刻著盛裝的重芷苓,飄飄然似在天國歌唱,耳邊依稀迴蕩著她那句心愁百結的[四平調:那失路的英雄別具悲懷……這是童芷苓扮演的柔情似水,性烈如剛的尤三姐"初見到在《寶劍記》里客串林沖的柳湘蓮」,一見傾心,看戲歸家,仍念念不忘,細細品味,深深思慕,以致情不自禁地高歌起舞。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不成想這竟成了童芷苓生的讖語了。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