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漢護師自述:在武漢的日子,感覺自己不再是異鄉人

2020-02-21   得意科技

「口罩遮住了他們的臉,留下的只是奔跑的背影,但他們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刻出現,一直守護在我們的身邊。」


這兩天,得意生活聯合杭州 19 樓、重慶購物狂、常州化龍巷、合肥論壇、銀川發布、掌上天津、惠州西子湖畔、洛陽派等區域平台,同步推出的「聚城市之光,點亮武漢」專題,在9座城市的年輕人,尤其是志願者團隊中引起強烈反響,網友們為這種危險時刻「站出來」的勇氣點贊。



陳葉是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主管護師,也是6歲孩子的母親。馳援武漢的日子,每天在病房穿梭忙碌,為病人測量生命體徵及血氧飽和度,不知不覺,她的名字被病人記住。與病患並肩戰鬥的日子,她儼然成為武漢大家庭的一分子!



常州化龍巷:在武漢的醫院,你主要負責什麼?


陳葉:進入病區交接班後我開始了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為病人測量生命體徵及血氧飽和度。


由於防護的需要,醫護人員與病人接觸時,病人感覺到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手套,而且戴著口罩也看不到表情,醫患交流的時候,許多觸覺、視覺、聽覺等或多或少都有障礙,但是在我的測量過程中,一位病人對我說「你的手好溫暖!」


因為一直在病房穿梭忙碌,加上我本身熱性體質,隔了四層手套,她居然還能感受到我手心的溫度。



常州化龍巷:很多人都很害怕,你為什麼站出來?


陳葉:我當然也會害怕,武漢大雪那天晚上,11點左右,遠在常州的愛人突然打來微信視頻電話,6歲的兒子正眼淚汪汪地在那一頭喊媽媽,說是下巴起了一個大包,痛得要命,眼睛上也有一個,腫得睜不開。


愛人不是學醫的,這情況讓他不知所措。我就讓他們不要熱敷,局部消消毒。


話雖如此,我還是有點擔心,一夜沒睡好。一大早上,我就收到兒子發來的語音,說是下巴和眼睛的紅腫已經消退,語音里他稚嫩的聲音告訴我不要擔心,心情瞬間明朗起來。



常州化龍巷:講講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


陳葉:一天,有位病人向我們走來:「你是陳葉嗎?」沒來得及回答,身邊的小夥伴開玩笑說你是不是認錯人啦?結果我一轉身,他指著我防護服背後的名字開心地說:「我就說是陳葉吧!常州的,你昨天休息哦!」


我湊近一看,原來是15床的陳大哥,上次他的靜脈輸液第一次沒打上,是我去幫他穿刺成功的,沒想到就這麼一件小事,讓他記住我的名字了,心中不免有些驚喜!


被病人惦記著,覺得自己不再是異鄉人了,這些天與病患並肩戰鬥,我們已然成為武漢大家庭的一分子!


常州化龍巷:說一句對武漢的祝福吧。


陳葉:如果可以,希望我的手心熱些,再熱些,傳遞更多的溫暖和信心,傳遞更多安慰和力量!隔離的是病毒,隔離不了的是護患共同戰勝疫情的心!



朱雀,餘杭人,85年出生,目前在杭州創辦了一家小型公司。除了「創業者」,朱雀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公益人。


疫情肆虐,醫用物資緊缺牽動著國人的心。朱雀作為發起人之一的「保護逆行天使」志願者團隊成立於今年的除夕夜,並發起了一個15天公益計劃,10名核心成員通過朋友圈傳播,總共募得捐款38萬餘元,已累計向12家醫院捐贈了醫療物資。



杭州19樓:介紹一下你們「保護逆行天使」的志願者團隊。


朱雀:我們團隊有10名核心成員,最大的75年,最小的88、89年,全是做企業的。10個人裡面,上海一個,武漢一個,廈門一個,其餘7個全是杭州的。


杭州19樓: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志願者的?為什麼想要發起這個「保護逆行天使」?


朱雀:其實我一直在做公益,但是之前都是捐錢,捐完錢就完事了。這次會做這個是因為我有一個武漢的朋友,叫田颯,封城那天,我給他發了條微信「兄弟你那邊現在情況怎麼樣?」,他給我了回了很多語音,聲音是哽咽的。


一個大男人聲淚俱下地和你說這些,我聽了很不好受,就想著一定要做點什麼。剛好年三十晚上,我朋友王章偉給我打電話,他也是做企業的,做了13年公益,他還拉了在湖北的劉雨飛,我們3個人就一起成立了這個公益團隊。

杭州19樓:你們這個團隊是如何在運行?


朱雀:我們團隊分成3個小組,一組負責與醫院對接,一組負責與供應商對接,還有一組負責後續物流的協調和跟進。因為我是發起人,所以基本上每一組的工作都要做,都要跟,要統攬全局。我們基本上一天要工作18個小時,非常累。

朱雀

王章偉

田颯


杭州19樓:遇到過什麼困難?


朱雀:最難的就是找物資。我們有200多個群,都是醫院和供貨商的,每天能收到兩三萬條信息,要找到合適的貨真的不容易,談一批貨,從溝通到付錢要花費一天的時間。


除了找物資,運輸也遇到了困難,現在特殊時期,很多地方物流不讓進。另外我們很多貨是從海外進的,也要花費很多時間。


有一批印尼來的貨,運到國內的時候滯留了3天,最後前前後後加起來差不多10天才送到醫院。





杭州19樓:講講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


朱雀:有一件事真的是讓我很心累,就是被捐款人質疑,有幾個人在群里說我們不公布明細,不透明,管理不好,我們覺得很委屈。


因為找貨、發貨都是要時間的,從第4天開始才有醫院收到貨,但他們還是不理解我們,不過還好,這樣的人是少數。醫院那邊收到貨了之後,說的最多的就是謝謝,因為他們真的太忙了,根本沒有時間煽情。


杭州19樓:總共募到了多少錢?捐贈了多少家醫院?


朱雀:我們到現在募集到了38萬多捐款,總共捐贈了12家醫院,包括9家武漢及周邊的醫院,還有3家杭州的醫院。我們捐贈的物資主要是口罩、護目鏡、手套和消毒水。


杭州19樓:疫情結束後想做什麼事?


朱雀:要開始為我們各自的公司操心了,一個月幾十萬到幾百萬的虧損,是我們要面臨的新的挑戰。


鮮敏,是重慶市殘疾人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重慶芸中鷹科普義工負責人。


雖然是個60後,但她想法超前。疫情發生後,她看到外地用無人機消毒的新聞,立刻萌生了利用公司無人機噴洒消毒液志願服務的想法,隨後成立了巴南巾幗志願者女飛手隊。



重慶購物狂:女飛手隊平時的工作是什麼?


鮮敏:我們這個團隊從大年初七就開始開展志願服務了。我每天都會親自帶隊,主動向各鎮街和村社區徵集需求、領任務,通過無人機開展勸導、消毒噴洒等,減輕鎮街和村社區工作的壓力。


重慶購物狂:取得哪些成效呢?


鮮敏:我們在巴南區石龍鎮、石灘鎮、接龍鎮三鎮鎮街以及村社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芸中鷹科普義工分別在大興村、大橋村、雙寨村、萬能村、青山村、新槐村、碑埡村及政府廣場、雙新中小學、接龍中學、太平中小學、新正街、小觀居委會等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區、學校等場所進行消毒作業。


我們每天一般都會工作3-4個小時,到目前為止已開展消毒10平方公里,宣傳教育覆蓋約30餘萬人。



重慶購物狂:在做志願者的過程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鮮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次我們到鄉鎮,包括去巴南區作業,都是當地政府的領導親自帶隊跟我們一起去做。他們從大年初一起就戰鬥在第一線,對工作那種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我們很感動。



重慶購物狂:說一句對武漢的祝福吧。


鮮敏:我們堅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迎來曙光!武漢加油!重慶雄起!中國必勝!


劉楊,今年32歲,是一名建築工程師建造師。1月23日,武漢封城當天他便加入志願者隊伍。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伢,30多年他沒有見過這樣的陣勢。他說,武漢是我的家,曾經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空無一人,我們沒有時間難過。用武漢話說,「講胃口的時候到了!」



得意生活:在志願服務中,你主要負責什麼?


劉楊:我的家家是老武漢人,用武漢話說叫「講胃口滴時候到了」。封城那天晚上,我老婆說她朋友圈裡面好多學生家長是醫生、護士,交通工具一停他們上下班通勤成了大問題,於是她說「你克跑哈子撒,克為社會做點貢獻!」就這樣我加入了志願者隊伍。


主要負責接送醫護工作者通勤、工作餐配送,定點醫院和社區辦事處防護物資的配送。



得意生活:這個時候你為什麼站出來?


劉楊:我並不害怕,只是對武漢封城這件事情感到震驚,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30多年了沒有見過這種陣勢。


看著曾經熟悉的街道空無一人,我內心無法平復,因為這是我的家,我想這也是每一個武漢伢的心理狀態吧。但現在我們來不及難過,要站出來為她做點什麼。


得意生活:講講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


劉楊:在志願服務時,接送過醫生、護士,為社區、醫院送過物資,送過餐,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哪一個人哪一件事,而是一種狀態,一種精神。

劉楊接送醫護人員、運送物資


送過護士小姐姐去上班,她們有的直接拖著行李箱去醫院,說就直接在醫院住下,來回跑太費事;


有自帶自行車,說麻煩您把我送去,我今天下夜班1點半叫不到車的,你們也辛苦,我就自己騎車回(關鍵是武漢封城頭幾天都是雨天),為的是不占用過多的資源;


還有的醫院對接人在調休的凌晨3點鐘接到我們送物資的電話,會馬上從家裡爬起來到醫院等我們……


太多太多的事情,但是每個人都沒有一句抱怨,這是我看到的不一樣的武漢,不一樣的擔當。


得意生活:介紹一下你所在的志願者團隊,大家是如何分工協作的?


劉楊:目前我加入的志願者團隊有守護醫者、抗疫志願者聯盟、武漢志願者救援車隊,基本年齡都在30-45歲。



機制簡單靈活,卻能夠形成強大的作戰力量,從接到物資,搜集信息,接單、制單、派單都由後勤調度統一分配。


按區域分礄口、江漢、江岸、武昌、洪山區等,按用途分類,如防護物資類、供需食品類等,製成表格分發到微信群里,由相應區域內的接單司機接單後,進行配送,配送完成後進行反饋,上傳送達圖片、視頻等,接收方的簽字確認,這是一套完整流程。



截止到2月13日,我們共運送出6695桶酒精,1550個外用口罩,882雙醫用手套,280個防護鏡,117箱藿香正氣液。


團隊群裡面有很多人都不認識,都沒有見過面,就算見面了也都只看得到眼睛,但是眼睛也是心靈的窗戶嘛,我們都把窗戶打開見到彼此。


這裡沒有公司老總,沒有法人老闆,只有並肩作戰的武漢年輕人。


得意生活: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劉楊:希望疫情過後,大家能夠在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能夠為我們在城市危難之際一起做的事情感到自豪。



8座城市向武漢喊話:

「武漢,bing 慌」

「武漢,攢勁的很」

「武漢,一定掂」

「武漢,si個勁」

「武漢,屏牢」

「武漢,雄起」

「豪騷點,好促來」

「等你好了來天津,想吃嘛就吃嘛」

武漢響亮回應:

「武漢,不服周」


聚城市之光,點亮武漢

期待著早一天

我們到9座城市串串門

將那些錯過的美好事情一一完成

如果你到武漢

熱乾麵豆皮燒麥糊湯粉牛肉麵雞冠餃面窩糯米雞……

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安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