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殺「牙神經?

2019-07-11     阿旺說牙

常聽朋友們說,牙疼去看牙醫時被「無情」告知需要「殺」牙神經。「殺「神經是什麼意思?「殺神經」會不會疼?如何「殺」?「殺」完對牙齒有何影響? 關於這些問題,今天在此向大家一一解釋:

「殺神經「是牙科專業術語「牙髓失活術」的通俗說法,這裡牙髓指的就是「牙神經」,也就是讓牙齒疼痛難忍的根源。牙髓失活術是通過在牙齒中封入甲醛甲酚等製劑將牙神經活力消除。牙髓失活是根管治療的第一步。

要理解「牙髓失活」,首先應明確什麼是「牙髓」:牙髓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主要包含神經、血管,淋巴和結締組織,和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質細胞,其作用是生成牙本質。牙髓具有保護性反應,當蛀牙或外傷使外部牙冠受損時,可在相應的髓腔內壁形成一層牙本質,稱為修復性牙本質,補償原本的牙冠厚度。

為何要「殺牙神經」?

牙髓通常封閉在牙冠內部,不與外界接觸,當蛀牙或外傷導致牙髓接觸到外界細菌時,有可能發生感染,這時必須清除受感染的牙髓,以免感染擴大。當嚴重蛀牙傷及牙髓(導致牙髓炎)將引起劇痛,尤其在夜晚,這種情況需要殺神經。牙根發炎需要靠牙片來鑑別,這種情況牙根上一般有黑色影像,也需要殺神經。一些外傷導致「牙髓暴露」也要殺神經。

「殺牙神經」的步驟

根據失活時間的不同,通常分快速失活(48小時之內)和慢速失活(兩周內)兩類,主要步驟為:

步驟一:徹底暴露牙髓:使失活藥物可以充分接觸牙髓,達到失活目的;在已患有牙髓炎的牙齒上用牙科高速鑽機鑽一個洞,直達牙髓;有些髓腔已暴露,只需要去除表麵食物殘渣和腐質即可暴露。

步驟二:封入藥物:根據患者時間要求和牙髓炎的進展狀況選擇失活藥物,有些情況不需要失活可直接進行根管治療的步驟。並根據牙髓的情況判斷多久後可以複診與病人溝通預約。

步驟三:複診。封入藥物並不算治療的完結,應在相應時間後預約複診,牙醫根據牙髓失活情況,依據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次失活以及後續治療等。

「殺牙神經」疼不疼?

殺神經通常不用打麻藥,封藥本身不會引起特別劇烈疼痛,根據人身體情況和牙齒敏感程度,疼痛感覺不同。藥物會在牙齒內部停留48小時到2周甚至更久,這個過程中牙髓逐漸失活,敏感度逐漸降低,基本會比治療前疼痛減輕,通常3天左右就完全感覺不到疼痛。極少人反應嚴重,需要止疼藥輔助治療。

「殺牙神經」後對牙齒的影響?

殺死神經對身體沒什麼大礙,對牙齒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痛感會減輕甚至消失。由於牙髓失去活性,牙齒便失去了來自牙髓的營養供應,不能獲得鈣的供給,硬度會持續緩慢下降,脆性增加,易劈裂。

溫馨提醒: 牙神經一旦感染或損傷,將難以恢復,因此發現蛀牙,哪怕只是一個小黑點,千萬不能拖著不管。所謂「小洞不補,大洞受苦」,為避免傷及牙神經,必須儘快修補齲洞。定期的口腔健康全面檢查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tNpMWwB8g2yegNDFr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