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額濟納旗 - 張掖 玩: 張掖 七彩丹霞 宿: 張掖 市 交通:大巴 D2張掖 - 蘭州 - 遵義
玩: 蘭州 水車博覽園、 中山 橋、 黃河 母親雕像 交通:動車、城軌、11號車、灰機
從 額濟納旗 往 張掖 途中見到的綠色植物。從 酒泉 到 張掖 的動車上看到的綠皮火車。
白楊樹的樹葉。想起初中語文課本里茅盾寫的《白楊禮讚》:當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草原上奔馳,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毯子;黃的,那是土…綠的呢…是麥田… 我木有看見麥田。看見一排排的挺拔的白楊樹,腦海中泛起 西北 漢子的畫面。
白楊樹密密麻麻的就沒有高大挺拔的感覺。
中午在 酒泉 小憩,順便「唱唱歌,跳跳舞」,再補充點能量。
按常理,在車站吃的東西很多,但在 酒泉 車站找不到吃的,旁邊的餐館停業,走了幾百米在一 重慶 人開的小餐館裡胡亂吃點充飢。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進門打卡,看 張掖 七彩丹霞注意,從哪個門進去遊玩後就從哪個門出,游完坐景交車時別忘問師傅,上錯了,不同的進口距離相差幾十公里。
張掖 七彩丹霞中的睡美人景點,不要近距離盯著看,要遠遠的看喲,名不虛傳的一個睡美人。
從一個沒人頭的角度看到的睡美人。
都想從這個景點去看日落,今天一直都霧蒙蒙的,日落沒希望,但是人人都想登上制高點,感覺沒白來,其實估計這樣覺得不吃虧。
張掖 七彩丹霞的美是無法用文字來描述清楚的,只有慢慢欣賞圖片。聽說,冰溝丹霞也不錯,不過時間不允許,留點遺憾,給下次重遊找一個藉口。
人雖多,但秩序井然。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這哪裡是什麼泥土彩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上帝在這裡打翻了他的七彩調色板?hin喜歡這幅圖,張掖 丹霞說是七彩,但主要顏色有三種:黃色、白色和紅色。
上上下下的遊客太多,但是景區的管理很到位,馬上出動大批管理員參與其中,限制上去的遊客人數,限時批量放行。
遊玩七彩丹霞後到市區已經很晚了,周邊沒有任何吃的。這是 張掖 市新開張的酒店,房裡裝修味道都依然存在。一個人用較低的價格享受了舒適的標間。
五點過就起床往車站趕,準備下一站行程- 蘭州 。這是忘記及時預訂車票的懲罰。這次行程準備中最不可思議的疏忽。
張掖 車站上車時,天還沒亮。這是剛剛天亮時車窗隨拍。
水車博覽園
從 蘭州 站出來後,滴滴到達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 黃河 風情線的水車博覽園。
一進門就看見水車博覽園的標誌,水池裡的觀賞魚、階梯式的流水平台和旁邊的垂柳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坐在旁邊真有點樂不思蜀了。
水車博覽園
進來水車博覽園後(忘了是哪個門),看到的音樂噴泉。
水車博覽園
水磨的介紹。
水車博覽園
這個是水磨,很省力。和兒時記憶里的需要人去使勁推的不一樣。
水車博覽園
幾乎每個到這裡的小孩都要去試試,放點玉米在磨子中間的小洞裡,水磨下面的水的流動帶動水磨轉動,這樣就把玉米磨碎了。
黃河風情線
來到 蘭州 ,肯定要漫步 黃河 風情線。多地可以乘坐羊皮筏子。據說,吹牛(皮)一詞就與羊皮筏子有關:很久以前,由於橋樑交通不發達, 黃河 兩岸的人們渡河出行是個大難題,後來,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皮筏當船使用。人們把牛羊殺死後,剝其皮,然後把經過處理的皮縫製成袋狀,只留一個小孔,然後把這些皮袋子吹滿氣封緊小孔放在木排下,就制好了皮筏了。那個時代沒有打氣筒,人們是用嘴吹氣,一個牛皮筏子是需要身強力壯、肺活量很大的多個人才能將其吹滿氣。
因此,在 黃河 上游一帶,是沒有人敢說他一個人能把牛皮筏子的袋子吹滿氣的。如果有人這麼說了,人們不會相信的。後來,人們就對喜歡說大話亂誇口的人說:「你要真有本事,就到 黃河 邊去吹牛皮(筏子)吧!」從此,吹牛(皮)就成了說大話亂開口的代名詞,並且漸漸流傳開來。
水車博覽園
很多地方都有水車,但從沒見過水車博覽園裡那麼多的水車。
水車博覽園
水車博覽園裡到處是水車以及水車的介紹,這兩個是比較大的水車,就在 黃河 邊上。
水車博覽園
簡易水車,對我來說不陌生,小時候看過。不過我家鄉的農村叫龍骨車,因為外形像條龍取其名。
水車博覽園
蘭州 水車之父-段續的雕像。段續: 蘭州 人,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考中進士,先後在 雲南 、湖廣任職,在湖廣任職期間,對當地筒車產生興趣,晚年回到故里,致力於水車的仿製,幾遭失敗。
後來再返南方考察,結合 黃河 水流湍急的情況,於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終獲 成功 ,為 蘭州 黃河兩岸農民帶來了福音。
黃河風情線
漫步 黃河 風情線,一路都是風景。路邊樹上叫不出名字的水果。
黃河風情線
黃河 風情線上的,對於體育活動,我是小白一枚,地擲球是什麼全然不知。
黃河風情線
看到這裡,想起一個段子:一個文疏才淺的俊生站在 黃河 邊作詩抒發感情:啊! 黃河 ,你真黃。
中山橋
站在 黃河 水邊看到的 中山 橋。
黃河 風情線上的很出名的 中山 橋。也叫 黃河 鐵橋。位於白塔山下,是 蘭州 歷史最悠久的古橋。其前身是一座浮橋,於1907年 德國 人作技術指導, 甘肅 總督出資修建的鐵橋,也是 黃河 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後來政,府又對鐵橋加固讓其更加耐用。
蘭州吾穆勒牛肉麵
蘭州吾穆勒牛肉麵
蘭州 拉麵很出名的有一家,叫馬子祿牛肉麵,但聽說12點過就關門。蜂友說吾穆勒蓬灰牛肉麵也不錯,所以前往,意料之中的排隊。走時打包兩斤牛肉(80大洋一斤)。
從吾穆勒蓬灰出來後,公交到 黃河 母親雕像處。
黃河母親雕像
黃河 母親雕像,計劃中的 黃河 風情線的最後一站。此次國慶遊走任務完成。 此次 蘭州 停留時間有限,如果有下次,一定長足 甘肅 省博物館,那裡有關於 絲綢之路 的文化歷史詳情敘述。
看完 黃河 母親雕像,時間還有點早,已經走累了,想早點到達機場休息,於是把車票改簽,早早的就從 蘭州 西到中川機場了。
一如既往的喜歡春航,儘管這次並木有享受到廉價航空的價格優惠。到達 遵義 有點晚了,好在之前把車停在機場熟人的酒店裡的,取車回到溫暖的家。
我的「西行漫記」-張掖的走馬觀花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