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入撈金大潮、用實力說話的陳坤,是不是跟長安汽車有些相像?
文 | 陳昊、梁秋夢
PRO、MAX、PLUS,這三個往常只用在手機、電腦等產品命名中的詞彙,今年不約而同地分別出現在了榮威、吉利、長安三家車企的SUV產品上。
榮威RX5在成都車展前一周上市,博越PRO和CS75 PLUS則在車展第一天緊隨而至。不過,儘管相隔時間很短,但跟榮威RX5和博越PRO相比,CS75 PLUS顯然砸出了更多「水花」。
據統計,當天整個長安展台估計聚集了超過800名觀眾。當一位留著中分黑髮的男士穿過夾道的人流,走向長安舞台中央時,等待已久的觀眾,爆發出源源不斷的掌聲與歡呼。
原來,長安汽車請來了跟它同樣出身重慶的影視明星陳坤,為CS75 PLUS的上市站台。
陳坤為CS75 PLUS的上市站台
其實,長安汽車已經有五年左右的時間沒有簽約過代言人,長安對CS75 PLUS寄予的厚望不言而喻。而無論是陳坤的重磅亮相,還是CS75 PLUS在緊湊級SUV中極有競爭力的10.69萬—15.49萬元售價,都可以看出長安在以一種極強的傾訴欲傳達著重回上坡路的決心。
年少時就結緣 如今實力相碰
「我跟長安的故事其實從小時候就開始了。」在接受汽車產經採訪時,陳坤回憶道。
由於出演《火鍋英雄》,陳坤因此被不少人記住他的重慶人身份,但鮮少有人知道,陳坤自小就與長安結下淵源。年少時,陳坤居住在重慶江北長安汽車所在的區域,他有許多同學都是長安子弟,陳坤平日最大的盼頭就是溜進這個軍工廠看一看,甚至,他還幻想過進入長安工作。
後來如我們看到的,陳坤沒有進入長安,而是離開家鄉,在影視行業成長為一名「實力派」代表。
剛出道時,憑著《金粉世家》的金燕西角色,陳坤當即成為了富家公子哥最完美的形象標杆。在電視劇最火那幾年,演員們都報到天價的時候,陳坤沒有加入撈金大潮,而是嚴守著高標準,做自己認可的事。在《火鍋英雄》里,他有2/3時間都在被打。跟陳坤同一起點的男演員,還在耍酷裝帥打柔光,而他已經完全不顧形象了。
「他拍電影很少,拍電影也很挑。」這是《火鍋英雄》導演對陳坤的評價。
那麼,這樣一個挑剔、驕傲的人,為何會接受長安汽車的代言邀請,難道只是因為兒時的情懷嗎?
「長安在創新技術上的不斷發展,我自己感覺跟我還比較契合。第二個我也很希望通過我微薄的影響力,為民族品牌做出支持。」陳坤說出了他的考慮。
第一個原因不用贅述,CS75 PLUS的實力背後,正是長安投資43億元的全球研發中心在發揮作用。它擁12個領域、180個實驗室和雲數據中心,整合分布在全球五國九地。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今年對集團作出的評價是:技術過剩。
第二個原因也有其背景,實際上,如陳坤所言,民族品牌正好面臨著守份額、保發展的關鍵之戰:跟CS75 PLUS發布的同一天,一汽大眾旗下品牌首款SUV--捷達VS5正式上市,售價8.48萬-11.28萬元,搶奪自主份額的野心路人皆知;另外,一大波美系和韓系產品如領界、智跑、ix35等都將成交價格大幅下壓到12萬元以下。
在這種凌厲攻勢之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夏天,幾大頭部車企都十分默契地對旗下SUV產品做了升級。如頗為市場認可的長城F7、比亞迪宋pro,以及中期改款的博越PRO和榮威RX5 MAX等。這一波緊湊型SUV集體覺醒的收官之作,就是長安的CS75PLUS。
讓陳坤高調亮相,也說明了長安對於當下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它必須用流量去喚醒市場。當然,有流量還不夠,想穩住格局,還是要讓產品說話。
性能過剩 超越合資
實際上,在緊湊型SUV這個級別,人們慣有地對它持一種包容態度。因為成本因素的制約,消費者不會去要求更大排量的動力或者更平順精密的變速箱。
可是,為什麼不能要求更多呢?憑什麼1.5T+7DCT變速箱就是情理之中?
長安CS75PLUS給出了一個另類的答案。其高配版配備了藍鯨2.0TGDI+愛信8AT的動力組合,最大功率達171Kw,最大扭矩達360N•m,動力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還有1.5T+愛信6AT,性能亦不讓人,動力相當於3.0L自然吸氣發動機。
有必要說明的是,長安研發的藍鯨NE平台是多年厚積薄發的科研成果,藍鯨2.0TGDI發動機因突破自主品牌汽車動力總成技術的天花板,曾榮獲「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稱號。
6月份亮相在重慶的藍鯨NE1.4T高壓直噴發動機,116kW的最大功率、260N·m最大扭矩、1400rpm的最大扭矩轉速,已經超過寶馬1.5T發動機、大眾EA211發動機這樣的合資品牌。並且,其最高熱效率也達40%,能達到40%熱效率的,在業內是鳳毛麟角。
與自主競品、合資競品對比,CS75 PLUS都是參數最優者
兩款發動機均達到國六標準,消費者不存在任何接受度或使用上的焦慮。此外,新車還達到了「C-NCAP五星碰撞標準」,並取得了中保研的「優秀標準」稱號。
再加上IACC自適應巡航系統、APA5.0遙控代客泊車系統、梧桐車輛系統、360°高清全景系統、藍牙鑰匙等等加持,可以發現長安在竭力以極高的性價比,最大限度地突破消費者對價格與價值的慣有判斷。
長安CS75 PLUS的上市,意味著新一代自主品牌硬核SUV,拉開了自主SUV相互對抗以及與合資品牌SUV進入下一輪競爭的序幕。而無論是幾年內不過時的動力,還是「過剩」的智能裝備,又或是十分克制的價格,都讓CS75 PLUS與合資品牌的鏖戰變得更有可看性。
緊湊型SUV 7月銷量排行榜
其實,CS75與老牌勁旅哈弗H6一樣,有他們的存在,才讓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成為一時的翹楚。而哈弗H6之所以能穩居榜首,很大原因在於其推新速度極快,全系車型擁有16款配置的「全覆蓋」策略能滿足各式消費者。
作為長安的「中流砥柱」,CS75前期推新速度稍慢,導致其銷量稍遜色於哈弗H6。不過,如果從汽車產品五六年一次換代的客觀規律而言,我們不妨把CS75 PLUS看作是長安在新的周期的又一個制高點,是長安重新駛回王座的最核心動力。
從市場反饋看來,自8月16日開啟預售至上市前一天,短短19天的時間,CS75 PLUS的預售訂單就達到11,729輛,這也讓我們看到它成為爆款的潛質。
當然,漂亮的預售數字只是第一步,市場環境暫且還不輕鬆,吉利博越PRO和榮威RX5 MAX也都實力不俗,究竟有陳坤站台的CS75 PLUS能給長安汽車帶來怎樣的變化,汽車產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