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能藥」面前,川貝都失色了!

2020-09-19     美食導報

原標題:在「萬能藥」面前,川貝都失色了!

說起燉雪梨湯,很多人會想起「川貝燉雪梨」「冰糖燉雪梨」等。其實,能和雪梨配伍入湯,並且具有不錯潤肺止咳功效的,還有「陳皮燉雪梨」。

據一些老中醫、老廚師介紹,以往在廣東地區,不少人喜歡煲這道湯水,因為原料簡單、味道宜人,而且功效顯著,大家不妨多煲多喝,抗「疫」健體。

溯源

萬能藥眾人皆宜

在全世界有中式料理的地方,都會有一種不可缺少的食材,它叫「陳皮」。說起陳皮,產地很多,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地都有。但真正讓華人公認為第一的陳皮,當屬廣東的「廣陳皮」;而在「廣陳皮」當中又被公認為第一的,就只有「新會陳皮」。

不懂中餐的人很難明白:陳皮不就是乾的柑橘皮,哪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事實上,大部分人對「什麼是陳皮」,都只是一個模糊概念。正因如此,很多人甚至是「吃了一輩子陳皮,原來根本沒吃過真的陳皮」。

根據「新會陳皮製作技藝」傳承人陳柏忠先生介紹,我們平常所說的陳皮通常是指「廣陳皮」,而「廣陳皮」指的,就是新會地區所產的新會陳皮,沒有之一。概括來說,新會陳皮是用新會茶枝柑製成的,並且是將茶枝柑的鮮果皮開成三瓣狀,陳化3年以上的才稱新會陳皮。而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又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

現代研究表明,陳皮中含有大量揮髮油、橙皮甙等成分。它所含的揮髮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道內積氣,增加食慾。中醫則認為,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溫胃散寒、理氣健脾的功效,適合胃部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狀的人食用,而且食用陳皮無諸多禁忌,大人小孩都可。由於這種特性,陳皮在中國尤其是南方一帶,也被稱之為「萬能藥」。

解構

百搭陳皮畫龍點睛

至於陳皮在中餐里的應用,曾有老廚師形容就是:陳皮百搭,專做「和事佬」。意思是,這種其貌不揚的乾果果皮在中式料理中有「摧枯拉朽」的作用,無論蒸、炒、煮、燉,一丁點陳皮往往就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大部分中餐菜式,都可以將陳皮加進去(甚至連炒青菜也可以),它可以起到協調甜酸苦辣鹹的作用。當然,陳皮最佳的吃法還是燉湯煲湯,這樣不僅可以全面體現它調和百味的能力,還能更充分地表現出它的保健功效。

因此,很多人說,陳皮不光是「萬能藥」,還是烹飪里的「百搭菜」。所以,關於陳皮的料理很多,那麼今天所說的「陳皮燉雪梨」,到底有什麼好處和特點?據一些老中醫、老廚師介紹,以往在廣東地區,不少人就喜歡煲這道湯水喝,因為原料簡單、味道宜人,而且功效顯著,很受百姓歡迎。

解構

陳皮令雪梨甜得正好

陳皮配雪梨主要可起到潤燥降火、宣肺止咳、和胃生津的功效,對於目前的天氣和衛生狀況來說,可以起到不錯的養生保健功效。而且,最重要的是,陳皮與雪梨本身就是一對非常好的「味道搭配」,如果在餐桌上搭配了這道簡單而又好味的湯水,定可大放異彩。

據江門老廚師馮昔賢介紹,許多人喝雪梨湯時,其實都會有這樣的食味經歷:雪梨湯是甜膩的。

誠然,雪梨在湯和粥中,吃起來都是比較甜的,事實上大部分水果只要在加熱以後,吃起來都會呈現比較甜膩的味道,尤其是雪梨、蘋果。這是由於大部分的水果只要通過水煮,果肉就會因加熱而生成大量糖分,而且裡面的水分析出並蒸發,這樣一來,水果的甜度就會大增。

這種甜度會隨著高溫的泡煮而愈發明顯,形成類似於熬出來的濃香味。於是,大家的味蕾都會認為它就是一種甜膩,甚至有可能出現「苦澀」的味感。因此,大家仔細品嘗的話,就會發現這其實是「甘」的一種表達。

為了中和這種味道,陳皮就顯得畫龍點睛了。很多人以為,陳皮在雪梨湯中只是理氣調和,其實它更重要的價值,就是「抑甜」。陳皮作為甘醇陳香,對雪梨的這種濃甜非常有效,它一邊以「苦味」去制衡雪梨的甜,一邊又以「香味」去放大雪梨的甜。最後,陳皮還能以自身的陳香,去理順兩種味道之間的融和。所以,陳皮和雪梨搭配燉湯,喝起來不僅清甜,而且有一股暖和厚實的中氣,讓人倍感舒適。

製作

陳皮雪梨湯

材料:

雪梨2個,陳皮5克,冰糖、枸杞適量。

做法:

1.雪梨用鹽搓一下,把皮上的蠟質和髒物都洗乾淨;

2.砂鍋加水,梨與水比例為1:2,大火燒開;

3.燒水期間,給梨削皮,果肉滾刀切,果肉泡入淡鹽水中,入鍋前撈起瀝干水分;

4.水開後,下陳皮、梨皮和果核,大火燒開,期間撇去浮沫,小火煮20分鐘;

5.撈去渣子,加入冰糖和梨肉,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5-10分鐘;

6.關火,加入枸杞即可。

烹飪技巧:

上述為陳皮雪梨煮成湯,比燉的方法要省時間。如果時間充裕,大可改成燉的方法,湯水會更為清潤。即將雪梨肉與陳皮、冰糖、枸杞同燉2小時。

圖文 |馮睿峻

編輯 | 某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ttUpHQBURTf-Dn5ZH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