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建高架 鄭州科學大道將建隧道快速路

2019-10-15     今報三門峽

科學大道是鄭州主城區連接高新區的大動脈,今年年初,鄭州市舉行的全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透出消息,鄭州市今年將開工建設科學大道高架等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網體系。10月15日,記者從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科學大道(繞城高速—西三環)道路規劃正在進行批前公示,按照計劃,科學大道(繞城高速—西三環)路段將建設隧道快速路。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米方傑

科學大道將建隧道快速路

沿線將設置地面或隧道進出口

近幾年來,位於鄭州西北部的高新區快速崛起,但由於只有科學大道等幾條道路與主城區銜接,使得高新區的發展難以大展拳腳。

科學大道快速路的建設近幾年來雖屢屢提及,但一直以來並未有實質性進展。記者留意到,在今年年初舉行的鄭州全市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透出消息,鄭州市今年將開工建設科學大道高架等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網體系。而同時,今年年初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了2019年度鄭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其中便包括科學大道—北三環西延高架(西三環—西四環) 工程,文件顯示,該項目全長6.3公里,計劃總投資20億元。

而根據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最新發布的公示信息,科學大道快速路的建設將捨棄高架而改為隧道快速路。據悉,目前該道路規劃正處於批前公示階段,規劃公示截止日期為11月14日,其間群眾如有意見和建議可撥打0371-68810284,向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反饋。

記者了解到,鄭州高新區科學大道(繞城高速—西三環)路段,將採用淺埋隧道方案建設城市快速路,公示信息顯示,科學大道(繞城高速—西三環)路段規劃為城市快速路,全長約13073.96米,現狀道路為雙向8車道,規劃道路紅線寬度60米,兩側各控制50米綠化帶。

同時,記者留意到,根據規劃公示信息,科學大道隧道快速路沿線將在白松路、瑞達路口東西兩側,設置隧道進出口,在紅松路、長椿路口東側,設置地面進出口。此外,科學大道與西四環、西三環將通過立交橋進行銜接。

從鄭州主城區到高新區將「提速」

支撐高新區快速發展

該道路規劃中提到的「淺埋隧道方案」到底是什麼?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解釋稱,淺埋隧道施工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隧道工程,其施工不僅受覆蓋層地質因素的制約,而且還受地面環境的影響,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地下連續牆挖法、蓋挖法、淺埋暗挖法及盾構法等。

該業內人士同時介紹說,相較於高架橋,隧道不僅在消減汽車噪音、尾氣污染等方面有更多優勢,而且採用隧道使上方地面道路的使用完全不受影響,比高架橋的利用程度更高效。「與高架相比,隧道更有利於處理好與周邊環境的關係,」該業內人士表示,鄭州此前建設的農業快速路及京廣快速路、隴海快速路等幾條快速路,雖然方便了市民出行,但也對城市空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割裂,影響城市景觀風貌。「現在,不少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都從地上轉向了地下,從建高架轉為了建地下隧道。目前日本、瑞典等不少國家已開始拆除高架橋。」

據了解,根據鄭州市發布的地鐵8號線規劃路線,地鐵8號線將途經科學大道,對此,有市民提出,科學大道隧道快速路規劃建設是否對地鐵8號線產生影響?對此問題,記者向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交研中心進行了諮詢,但截至記者發稿並未得到回覆。

一位長期關注鄭州交通建設的分析人士表示,科學大道是高新區連接鄭州主城區的一條大動脈,沿線不僅分布了眾多企業和小區,同時,鄭州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也分布在科學大道兩側,肩負著高新區與鄭州中心城區「聯通」的重任。「目前,鄭州市主城區正在穩步推進『環+放射』快速路體系完善,科學大道快速化工程便是鄭州市快速路系統成網的重要工程之一,隨著科學大道快速工程的建設,從鄭州主城區到高新區將『提速』,也將進一步支撐高新區快速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I5YzW0BMH2_cNUgHT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