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蘇蘇有樣水果一直都不喜歡吃,那就是蘋果。
記憶尤深的是,小時候蘇媽天天要在我耳邊念叨一句「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你」。
在我心裡,這句話殺傷力如同唐僧對著孫悟空念經一樣大,聽得我腦闊痛...
現在蘇媽出手更狠,知道我基本不買蘋果吃,上周直接給我寄了一箱,怕我生氣還說,「拼團買了兩箱,吃不完那麼多」。
得嘞,這是換著法子讓我乖乖聽話,親媽無疑!(委屈)
那麼問題來了,蘋果除了干啃,怎麼做才好吃呢?
(來自蘇媽沉甸甸的愛~)
用來裝飾甜品或蛋糕肯定不合適,蘋果削皮就容易發黃。再退一步做水果沙拉,又覺得沒什麼意思。
正苦惱中,突然想起小表弟特別喜歡吃麥當勞的派~要不然就做蘋果派吧,我還沒做過呢!
蘇蘇做的蘋果派,是從冰箱隨手拿的手抓餅皮,外層口感比麥當勞的更薄更脆~
做法一如既往的簡單,把炒好的蘋果丁,放進手抓餅皮里,等待烤箱「叮」的一聲就好了。
不過,再簡單的東西,都有製作要點。所以,我要提醒下寶寶們,往餅皮里放餡兒的時候,不要塞太多,不然烤的時候,餅皮會漲起來,容易漏出來哦~
蘋果派
>>>制 作 時 間<<<
30分鐘
>>>烹 飪 器 材<<<
不粘鍋 烤箱
>>>烹 飪 食 材<<<
蘋果 2個
黃油 10g / 糖粉 30g
鹽 1g / 肉桂粉 1g
澱粉 10g / 水 20g
手抓餅 1張 / 全蛋液 60g
>>>制 作 過 程<<<
1、2個蘋果削皮、切丁
2、蘋果丁倒入鍋內,放10g黃油,中火翻炒1分鐘
3、加入30g糖粉、1g肉桂粉、1g鹽,炒到蘋果出水
4、10g澱粉+20g水調成澱粉水,快速拌勻,炒軟後熄火,盛入碗內備用
5、1張手抓餅皮切掉邊緣,呈正方形狀
6、再切成4小份
7、取一小張餅皮出來,中間放入第4步炒好的蘋果丁,頂部再蓋一小張餅皮,用手壓緊邊緣
8、再用叉子在四邊壓出花紋,收口
9、放入墊上油紙的烤盤中,用刀在頂部餅皮劃兩下
10、表層刷上60g全蛋液
11、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220度烤15分鐘
12、蘋果派做好啦~
烤好的蘋果派,外形方正又飽滿,蘇蘇第一眼覺得有點像豆腐!
嘗一口,「呲」的一聲,餅皮被唇齒分成了兩半,嚼下去酥脆中帶有層次感,還沾著微微的醬汁,多了一絲甜。
咬到餡兒的時候,蘋果丁小小一個,吃起來又軟又清甜。
連著餅皮一起咀嚼,口感相當飽滿豐富,好吃到都讓我忘記了自己曾是個不愛吃蘋果的小仙女~
人有時候就是很奇怪,對於自己一直討厭的某種食物,在發現其他食用方法後,竟然會轉變喜好態度。
像蘇蘇吃煮雞蛋不喜歡蛋黃,但炒雞蛋就很喜歡吃蛋黃。還有今天的蘋果派也是,換個做法,就消滅掉了兩個蘋果,開心和健康都收穫了!
嘻嘻,家裡有寶寶的寶媽也可以試試,說不定能解決你家孩子不愛吃水果的習慣喲~
Tips:
1.炒蘋果丁的時候,可以加點肉桂粉,能提味,沒有可以不放
2.如果蘋果水分比較少,可以不用澱粉勾芡
3.接口處不要有蘋果餡兒或者糖漿,否則壓不緊,會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