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雲山、蕭朝貴不死就不會天京事變?錯,蕭朝貴自己就是野心家

2020-01-09     吟風社

天京事變源自楊秀清的跋扈和大權獨攬,而楊秀清大權獨攬是源於能夠制衡他的馮雲山和蕭朝貴很早就陣亡了,所以常見的觀點,這二人若不死,有二人調和洪楊之間的關係,同時制衡楊秀清的權力,天平天國的權力之爭是不會鬧得血流成河。這觀點當真對嗎?本文認為很值得商榷,馮雲山還好說,蕭朝貴本身就是一個野心家。

天平天國有個奇異之處在於,作為領袖的洪秀全,他的能力在初義六王當中幾乎是最差的,甚至早在拜上帝會傳播期間,他在廣西跟馮雲山一起傳教了百多人後就當了甩手掌柜,自己回廣東寫教義去了,之後拜上帝會的兩千餘人都是馮雲山發展而來,若非馮雲山忠於友道,早就將架空洪秀全了。

洪秀全

假設馮雲山不死,他確實是會繼續支持洪秀全的,而且馮雲山的性格比較恬退,多少確實會起到居中調節的作用,然而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馮雲山在太平軍起義之後,地位已經明顯比不上楊秀清和蕭朝貴。

1848年初馮雲山被捕入獄,這期間人心浮動,有多人借神上身,"口出勸誡、或責罵、或預說未來之事",這裡面不乏與拜上帝會教義相悖,宣言不信上帝、耶穌,都是為了藉機謀取特殊權位。這些人里,楊秀清和蕭朝貴初期利益相對一致,配合默契且選擇上身的神是"天父""天兄",這兩個"神"的身份是有助於提高拜上帝會的凝聚力的,同時他二人除排除異己之外,也刻意的去維護去抬高洪秀全的地位,洪秀全乃是"上帝次子"的身份正是這一時期確立的。

楊秀清、蕭朝貴利用天父、天兄下凡的戲碼極大的抬高了自身地位,而洪秀全來到紫荊山後,發現人心浮動,為了時局需要,不得不認可了二人的天父、天兄下凡的權力。這樣一來,當天父與天兄下凡之際,在神權地位上,莫說馮雲山,就連洪秀全都要屈居二人之下。

楊秀清

1848年11月,馮雲山出獄,與原本就是精神領袖的洪秀全不同,馮雲山幾年間一直是拜上帝會名正言順的領導者,後來的太平天國禮法、官制、軍制、曆法等諸般制度均出自馮雲山之手,一開始楊秀清和蕭朝貴一開始也不敢冒然凌駕於馮雲山之上,馮雲山在神權地位上被說成"上帝第三子",僅次於洪秀全,楊、蕭雖得到了代"天父""天兄"的傳話權,畢竟只是"上帝第四子"和"帝婿",而蕭朝貴的天兄聖旨里,起初也比較克制,說"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俱是軍師也!""馮雲山有三個星出身,楊秀清亦有三個星,蕭朝貴有二個星。"

但隨著二人利用天父、天兄下凡得到的實力積累,蕭朝貴開始說此處"兩個軍師在此"(即楊秀清與蕭朝貴),否認馮雲山原有的軍師地位,天平天國是軍師負責制,軍師掌有大權。金田起義前夕,蕭朝貴再次藉助天兄下凡的名義,命令洪秀全與馮雲山"避吉"(即躲避兇險的意思),二人只能住到位於山人村的胡以晃家去,山人村地處偏僻且閉塞,等於直接讓洪秀全、馮雲山脫離職位,將金田起義的全部籌備都交由自己與楊秀清之手。至此,楊秀清、蕭朝貴二人都真正壓倒了馮雲山,1851年3月28日的《天兄聖旨》蕭朝貴提到的人名次序是"秀清、朝貴、雲山",完全將自己置於馮雲山之上了。

天兄聖旨

甚至可以說,在排擠馮雲山的過程中,蕭朝貴出力比楊秀清還要大。而在蕭朝貴感覺自己地位逐漸穩固之後,他又遇到了一次機遇,那就是楊秀清病重,他又開始了嘗試超越楊秀清真正成為太平軍的一號實權首領!

1850年的六月底,楊秀清患了重病"至耳聾流水,口啞流涎,二月余之久",在之後的兩個月里,"天兄"下凡了二十六次,要知道,整個1850年,"天兄"一共下凡了五十次,這兩月竟占了一半之多,在這段時間裡蕭朝貴對楊秀清進行了排擠與孤立,八月洪秀全下令韋昌輝接楊秀清去花洲養病,蕭朝貴為了防止逐漸失勢的楊秀清與洪秀全合流,利用"天兄"下凡的名義禁止韋昌輝與楊秀清見面,並嘗試拉攏韋昌輝。

蕭朝貴

楊秀清雖然病癒了,但此時蕭朝貴已隱然是太平軍真正的首領了,若非在太平軍軍興初期楊秀清憑藉更勝其餘諸王的能力,累積了更大聲望,又將雙方拉回了均勢,蕭朝貴這個首領地位多半會繼續幹下去。1851年3月,太平天國確立五軍主將和封軍師,楊秀清被與蕭朝貴都被任命為軍師,其中楊秀清為正軍師、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右正軍師、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副軍師、後軍主將。相對而言楊秀清官職雖然大一些,但蕭朝貴也同樣是軍師,馮雲山則已經被排擠為副軍師。

馮雲山

所謂風水輪流轉,蕭朝貴趁著楊秀清重病得勢,他卻也在十月十八日永安城附近的水竇村戰役中身負重傷,而永安封王是在七日後的十月二十五日,這次受傷徹底使得他失去了和楊秀清分庭抗禮的資本,在永安封王的事件中楊秀清登頂,作為東王的他有節制其餘四王的大權。1852年的四月和七月,馮雲山、蕭朝貴前後陣亡,接管了二人權力的楊秀清徹底架空了洪秀全,自此截止天京事變之前他都是太平天國實際上的主人。

事實上,如果馮雲山、蕭朝貴不死,無非是洪秀全多馮雲山這麼一個幫手,但爭奪天平天國最高權力的,還會再多一個蕭朝貴。太平軍初期的永安六王,大致會分成三派,楊秀清自己一派勢力,也是最強的勢力,洪秀全與馮雲山、石達開一派,但是在石達開率軍西征前,他其實並沒有什麼權力,韋昌輝早就以蕭朝貴為靠山,二人繼續會是一派。三派都有人對最高權力存在嚮往,這樣的鬥爭情況只會更加複雜,最終很可能會導致火併的結果更加慘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bHql28BxtCz63RLoTjM.html